在院子里洗漱完畢,趙仙羆進屋后躺在床上,開始休息。
忽然,他意識到了什么,轉頭一看,卻見李毓婉并沒有像前兩夜一樣背對著他,而是身子平躺著。
感覺到李毓婉一點一點的變化,趙仙羆重新閉上眼,準備入睡。
不是他不想行周公之禮,而是這兩天,他的體質正在連續發生蛻變。
擔心會發生像昨晚一樣的事情,他不敢輕舉妄動。
李毓婉等了一會,不見身邊有動靜,頓時轉過身,重新背對著趙仙羆睡覺。
半夜。
趙仙羆再次感覺渾身如烈火焚燒。
他連忙起身沖出屋外,像昨天晚上一樣,打了幾桶冰涼的井水倒在浴桶里,然后赤溜溜往浴桶里一坐。
李毓婉也再次被驚醒,但這次她沒有起身追出去看。
光是聽到那一桶接一桶倒水聲,李毓婉就知道趙仙羆在做什么。
她是真不明白趙仙羆到底要做什么,明明被‘那股火’折磨的這么難受,卻不愿意對她說一句討好的話。
她又不是一個不通情理的妻子,只要趙仙羆開口,她斷然不會拒絕。
見趙仙羆這么固執,李毓婉一臉寒霜,裹緊被子睡覺。
嘩!!
幾個時辰后,趙仙羆起身,感覺力量、體質、感官,又提升了一大截。
他很想知道現在的自己,跟數百年前的霸王項羽比起來怎么樣。
不過,還不夠強。
趙仙羆很清楚自己現在雖然有千斤神力,但是面對成百上千,身披幾十斤重明光鎧的大唐精銳,只有跑的份。
而以大唐現在的國力,能穿明光鎧的高素質士兵至少在幾萬。
所以個人超強的體質,目前只能作為他隱秘的保命手段,在關鍵時候發揮奇效,他不能因此膨脹,忘記自己只是血肉之軀。
不過,千斤神力并不是趙仙羆的極限。
趙仙羆感覺到自己的體質、力量,每時每刻還在增長。
具體會到達什么程度,他很期待。
……
清晨。
也就是大婚之后第三天。
今天是李毓婉回門的日子。
王若嫻一大早就準備好了禮物,并且昨天就已經讓林伯雇了輛馬車,在趙家門外候著。
可等到王若嫻帶著林伯周媽幾個人,打開院門準備把禮品放上馬車時,卻見門前小巷又跟昨天一樣擠滿了車和人。
一部分是沖著趙仙羆來的,另一部分人是純看熱鬧來的。
王若嫻還在人群里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那天跪在雨里求著趙仙羆進宮的薛輕譽。
身邊還跟著幾個人,看起來像是薛家子弟。
薛輕譽一看到王若嫻,立刻招呼著兒子提著一大堆禮品走了過來。
“趙夫人,令郎起來了嗎?我今日是特地帶著犬子來感謝令郎的救命之恩,一點薄禮,還請收下。”
薛輕譽笑著,臉上擠出一道道褶子。
他感激趙仙羆救了他薛家只是其次。
關鍵是趙仙羆現在名氣很大,雖然當眾抗旨,但是皇帝并沒有怪罪,這樣一個大腿,他是能抱住就抱住。
抱不住,他也可以在人前厚著臉皮說是趙仙羆的半個師兄,沾沾趙仙羆的光。
“趙夫人,這是我家老爺的請帖,想請令郎去赴宴,請趙夫人收下。”
“趙夫人,這是我家夫人請帖,想邀請趙夫人一起去赴城東韋家舉辦的賞花宴。”
“趙夫人,趙公子在嗎,我家老爺讓小人來邀請趙公子,前去為我家老太爺治病,這是我家老爺準備的一點薄禮,不成敬意!我家老爺說了,這只是定…”
只是眨眼間,趙家門前就擺滿了箱子,站滿了手提或者肩挑各種禮盒的身影。
就在這時,一名玄衣男子大步走來,朝著王若嫻躬身行了一禮。
這名玄衣男子沒說話,但是王若嫻認識他。
王若嫻也認出玄衣男子身后不遠處的一輛馬車,太子的馬車。
李承乾今天雖然沒有來,但是心腹和常用的馬車來了。
王若嫻沒有想到李承乾會這么執著的邀請趙仙羆,她現在還不知道李承乾得了腿疾,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王若嫻感覺耳朵嗡嗡響。
她眉頭一蹙,閉著眼消解了一下耳邊的躁亂,睜開眼說道:
“各位,今天是犬子帶著新婦回門的日子,你們能不能讓開一條路,讓我兒的馬車能順利過去,別耽誤時辰?”
眾人見王氏臉色不虞,當即紛紛讓開。
很快,巷子清出半條道,夠一輛馬車通過。
有人想了想覺得趙仙羆今天既然要帶著妻子回門,肯定是赴不了約了。
于是告了聲辭,快速離去,打算改天再來。
有些人不急著走,想看看這位傳說中的趙家二郎長什么樣,同時也想看看趙家的新婦長什么樣。
在一道道目光下,趙仙羆帶著稍作打扮的李毓婉從大門走了出來,上了馬車。
雖然兩人只是短暫露了下面,卻引起一陣喧嘩。
“不是聽說趙二郎瘦骨嶙峋,樣子很嚇人嗎?我看也沒那么瘦啊?”
“你的消息過時了,那是大半個月前,人家只是因為生病,后來病好了,每天吃吃喝喝的,可不就把身體養起來了。”
“嗯,雖然瘦還是瘦了點,但人長的高,模樣也端正,如果恢復正常體型也是個翩翩美少年。”
“可惜,已經娶妻…”
“趙二郎的妻子是相州李刺史的獨女吧?果然長得沉魚落雁。
聽說趙李兩家舉行婚事時,連申國公的孫子都去了,想阻止,看樣子是對李刺史之女情有獨鐘,心有不甘?”
“別亂說話,傳聞未必是真。”
“傳聞也未必是假!”
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趙家馬車駛出了巷子。
車廂里,趙仙羆看著李毓婉。
李毓婉臉上微帶寒霜,轉過頭刻意看著別的地方。
趙仙羆記得剛才李毓婉面對王氏的囑咐時,神色還很正常,一副很認真聽的樣子。
所以這臉色,是擺給他看,在生他的氣?
在趙仙羆和李毓婉乘坐的馬車離開巷子不久,一個老者手持一張算命幡子,從遠處一步一步朝著小巷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