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小慧又哭又笑,“齊同志,我們家那邊是深山,沒想到還有知青被分配過去。
所有進入大山的人,就像是被整個世界遺忘、時間停止一般,日子按部就班地過,沒有一點盼頭。
哪個去的知青不是先撕心裂肺地大哭一場,接受現實調整好心態,尋到發光發熱的方式。
我還記得呢,老師們接到齊同志委托滬市出版社郵寄的學習資料和各種書籍,大家可開心了!
我們學生們也高興,最期待的就是老師們上完課,跟我們講一段《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又或者他們帶著我們一起實踐《十萬個為什么》……
原本我們對大山外的世界概念模糊,根本不知道怎么想象,可是這些書籍,像是在我們面前撕裂了口子……
我們那考上大學的有二十多位,被冒名頂替的占了一半,如今我們都有大學上。
學弟學妹和鄉親們都說,讓我們遇見了齊躍進同志,一定要好好磕頭謝謝!”
齊躍進笑著說:“不僅是我,每個知青點都收到了書籍,這是很多同志一起努力的結果。
只不過他們高尚,將名聲推給了我。總之呢,你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和百姓有用的人,就是最好的回報了。”
“那齊同志,我不給你磕頭,鞠躬好不好?”時小慧眼巴巴地看向他,“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表達感謝了!”
齊躍進后退一步,看著小姑娘鄭重又虔誠地對著自己足足深鞠躬了九次。
“好了,我的任務完成了。你跟同學們好好上課,”齊躍進笑著說,“對了,我們華清月刊剛成立。你是個有故事的同學,不妨有時間加入我們,拿起筆寫出有力量的文字,也給自己賺點生活費。”
時小慧忍不住又鞠了一躬,“嗯嗯,齊同志我肯定去的!”
離開教室,齊躍進琢磨著,華夏真正做到脫貧,大家的生活肉眼可見地變好,不再在溫飽中掙扎,是在二十多年后了。
大山里的孩子們起點太低了,教育和眼界跟不上。送什么都不如送知識影響深遠。
冒名頂替的事情一了,第一期華清月刊才籌辦出來,一本有八十頁的彩印,上面內容很豐富品質高。開篇是華清文學院的教授寫的導讀散文,句句都能單列出來當青年的座右銘了。
故事、散文、詩歌、科普、微小說、連載長篇、推理、專訪、時事等等都囊括了,每一篇都在展現著華夏文字的魅力,不同的題材同樣的吸睛,文學匠心的殿堂!
初稿遞交上去后,陳校長他們拿來品讀都連連點頭稱贊,直接拍板通過了。
而這一期的月刊中,一篇只有短短五百字,卻反轉了三十次的偵探小說,被刊登到了京都日報上,下面注明了出處和作者。自然,以時小慧為主人公的“我用十年走出大山,致謝的那些人”,也在京都日報第二版。
這篇文章講述了時小慧求學的艱辛,遇到的那些領著她成長的家人、朋友、老師,以及將她從深淵中拽出來的調查小組。
樸素的文字中,人們卻能感受到一個大山里的小姑娘對知識的渴望,對外界世界的向往,也讓人能夠感受到人情的暖,忍不住珍惜自己的生活。
更是給市教局的工作畫了個圓滿的句號!
華清月刊第一期投放數量不算多,幾乎月刊剛發到全國各大高校,闞副校長辦公室的電話就被打爆了,全是那些高校追加期刊的請求。
不僅高校,就是市里條件不錯的初高中也將華清月刊當做學生讀物。學生們個人喜歡,想要反復品讀的,便去郵局訂購。
也有不少參加工作的青年,讀了京都日報了解到華清月刊,抱著嘗試的態度訂購的。
投放的是免費的,追加的則按照一本書三毛五收費。
在華清月刊第二期印刷出來時,第一期加印的電話還打著呢,并且反饋想要第二期的電話繼續。
闞副校長是哭笑不得,直接將用了這么久的電話專線,給了華清月刊。
不過才一個月的功夫,華清月刊不僅沒有虧本,反而盈利不少,賣出去了十五萬多份,扣除七成的成本費,也有一萬五千多塊錢!
第二期第一批印刷份數已經有二十萬份,而且每天還有數千份追加中。
華清月刊的成員們特別高興,齊躍進特意召集大家伙兒,還邀請了校領導開了個會議!
他先讓管財務的趙益民匯報了下第一個月的盈利情況。
當聽到一萬五千七百五十塊時,所有人都被震驚到了!
除了大報社,幾乎沒有學校的月刊能夠一本八十頁彩印,只定價三毛五的,而且他們給作者的稿費是按照最高的標準,相當于月刊的成本一漲再漲,利潤占比很低了,竟然還有這么多錢。
齊躍進笑著將話給接過去,“這次咱們開會,就是為了討論用這些錢做些什么。
我這里有幾個提議,第一呢,將這筆錢拿出一部分來,作為咱們學校為品學兼優的學生設置的獎學金,就,每個學期班里第一名五十塊、第二三名四十塊,第四五六名三十塊。
第二呢,我們開辦一些活動,比如說征文、演講、辯論賽等,設置獎項鼓勵大家積極參與。
第三則是拿出一部分錢,多生產些月刊,就以知青點為錨點,繼續往教育落后的村子、山區等郵寄。
咱們創辦的月刊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真真正正想要做一款讓知識分子增長見聞、能學到東西、陶冶情操的。
好的報刊就該讓更多的人看到!
第四,在教育落后的地方籌辦希望小學……”
可以說,這四項給開展起來,華清月刊真得就是一個公益性刊物了,能做到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
都不用討論,他的四項提議全部通過,接下來則是商討一些細節。
郭老說道:“希望小學籌辦工程量不小,可以讓咱們各個學院專業的學生們參與進去,從選址、規劃到建設,再到支教!”
“不錯,大學生也是一種教育資源,寒暑假時間不短。他們要想賺點生活費,也能趁這個機會去支教……”
齊躍進不過是起了個頭,剩下的事情大家各自都攬了活,都不需要他插手,只掌控大方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