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巖山。
一千五百名軍卒盡是殺伐之氣,楊承對于他們的訓練方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一天一練,加上一些后世軍隊的訓練方法,以及自己改良的一些適合他們用的槍術。
在這樣的訓練下,他們的實力完全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不僅訓練,楊承還需要在其他方面建設軍隊,如一只軍隊的信仰與精神。
一支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軍隊,才能真正稱之為一支王牌部隊。
楊承如今就算將他們往這方面培養。
同時在其中增添了自己的一些私心。
精神建設方面無非是兩點,其一……為大周百姓而戰,而并非為朝廷而戰。
其二,便是以楊承作為他們的精神領袖!
只有做到這兩點,這一支軍隊才能能夠徹底成為楊承的部隊,而并非是朝廷的軍隊。
除了軍隊建設方面,周遭愿意加入他軍隊中的北境百姓們也是越來越多,隨著越來越多人知道加入他的營寨中便能夠吃飽飯,而且還能夠打勝仗,便有越來越多的青壯選擇加入楊承的麾下。
如今。
除了那一千五百精銳騎兵,楊承手上還有兩千余的青壯輔兵。
只是……對于他們的訓練,楊承目前還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只能讓方衛暫替自己。
不過方衛如今完全是將其當做了精神領袖,由他來訓練這一支部隊,也能夠讓這一支部隊對自己產生信仰。
“主公,大后日便是你與主母成親的日子,這里有我們看著,您要不回去吧?”
許二狗如今也不以大周官職來稱呼楊承,而是以家臣的方式。
對此,楊承自然是欣然接受。
而他麾下的部隊將領,也漸漸地接受這一稱呼,可以說……這一支部隊,即使是鎮北將軍魏無忌來了,說話也沒有楊承管用!
楊承這幾日見戎金方面沒什么動靜,派人進入草原也沒能打聽出來什么消息之后,便暫時消停了下來,將重心暫時放在了軍隊內務的身上,確實已經好一陣子沒有回去了。
過幾日便是大婚,該到他休沐的時候。
同時他也收到了一封姜媛的書信,說是她那位好友已經在來的路上了,在他們大婚之前便能夠抵達,楊承對于她的這位好友拿自然是萬分期待的。
現如今唯一缺的就是商隊建設,隨著大周百姓加入自己麾下的人員越來越多,輔兵數量將近三千,加之戰馬的數量也來到了近萬匹,手里的銀錢快要底了,若是后續繼續按照這個發展速度,只怕都撐不了三個月的時間!
商隊的建設確實要抓緊時間。
如若沒人能幫助自己的話,他只能暫時將軍務擱置在一邊,交到方衛等人的手上,將重心全部投入賺錢這件事情上,如果手里頭沒有銀錢的話,那么自己如今的經營將徹底功虧一簣!
除了那少部分死忠……沒錢誰還把腦袋別再褲腰帶上跟你打天下啊?
這很現實。
楊承若是將軍隊建設到萬人、十萬人級別,那必定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徹底死忠于自己,就算他們的忠誠度能夠做到跟著自己造反,但你要一毛不拔的對待他們,只怕也會生出異心。
所以,楊承必須多賺銀子,手里頭的銀錢支撐不了多長的事情,商隊必須立馬建設起來。
畢竟……就算將蜂窩煤和鐵爐子賣出去,這個過程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楊承總不可能等到銀子都沒了,才開始買東西吧?
商隊的建設分外迫切。
楊承對于那位商賈奇才的期望非常高。
“我一會兒收拾一下便準備回去,休沐至少七天時間,軍隊的大小事務都交給你和方衛決斷,若是遇到大事兒,第一時間通知給我就行。”
“是!”
許二狗領命。
軍隊如今離開楊承一段時間并不是什么大事兒,目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繼續訓練,并且加強營寨建設與防務。
城墻尚未搭建起來。
楊承交代給張崇武的水泥依舊在研究當中,還沒有什么聲響,唯有等他探究出了水泥,自己才能夠將黑巖山打造成為一處邊關要塞!
對于張崇武,楊承心中頗為滿意。
如今鐵匠、工匠的數量也來到了三百人,都在張崇武的統領之下,一切有條不紊的進展著。
如今將戎金蠻子派去挖礦,軍隊中的鐵礦暫時并不稀缺,在武器、裝備方面,楊承自然也有有所改革。
雖然目前無法制造出火器,但是楊承對于古代巔峰的盔甲、裝備還是極為了解的。
如前世唐代的明光鎧。
自己也可以在這方世界當中,將手底下的騎兵們打造成為玄甲重騎,這可是李世民手頭上的王牌軍隊。
還有陌刀!
由驃騎大將軍李嗣業率領的陌刀軍,堪稱冷兵器時代最強重裝步兵,最精銳者!
不過,想要打造出這些裝備,首先需要的便是冶鐵煉鋼的技術。
楊承畢竟出聲古武世家,在這方面略有研究,雖然只了解個大概,但是將這些大概全部告訴張鐵匠之后,他便能通過這些研究出超越這個時代的冶鐵、煉鋼的技術!
這不……這段時間內,張鐵匠就在煉鋼術上有所突破,只不過距離達到楊承的目標還是略有差距。
但憑借著冶鐵、煉鋼術的進步,目前軍隊的裝備、武器,肯定是要在大周軍隊之上的!
有了裝備的領先,軍隊的戰斗力自然有更大的提升。
交代好軍中事宜,楊承便離開了黑巖山,朝著山云村而去。
山云村一切如常。
只是,在看到楊承之后,他們眼中都充滿了敬仰。
楊承殺入草原解救了大周百姓的事兒,自然是小范圍的流傳起來,雖然還未傳到涼州城內,但城外邊疆百姓們大部分都有過聽說。
也是因為如此,才會有源源不斷的青壯選擇加入楊承的麾下,成為他帳下的輔兵。
“楊將軍回來了!”
“楊將軍和阿媛馬上就要成婚了,可不得回來嗎?”
“是啊!是啊!衛老邀了咱們全村人一起赴宴,這可是咱們村兒的喜事!”
“……”
村民們議論聲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