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背后擊球’視頻大火過后,乒乓球職業圈子里,時耀也有了那么一點點的小名氣。
背后擊球,打出技巧的難度非常高。
徐明偉在正式比賽里打出過背后擊球,但真正被認可夠質量高的也就只有一次而已。
即便只有一次,‘背后擊球’也成了徐明偉的標簽,支持徐明偉的乒粉們,對此一直都是津津樂道。
徐明偉能打出來,不代表其他職業運動員也能打出來。
徐明偉的優勢在于個頭高、胳膊夠長,而且直板的握拍方式手腕發力比橫板更靈活。
絕大部分職業運動員,特別去做背后擊球動作,也只能應對極為簡單的球。
大多只能常規的推過去,有些甚至連推都推不過去。
原因很簡單,要求太高。
足球用后腳跟踢,只要往后伸腳跟就能踢到。
羽毛球技術水平稍高一些,就能伸拍到后面把球打過去,而且打過去的質量還很高。
相比之下,乒乓球拍太短了!
有些人身材壯實一點,胳膊從背后都伸不過去,連背后擊球的動作都做不出來。
另外,現役職業運動員大多數都是橫板,橫板沒有直板靈活,手腕動的再厲害也很難打出技巧。
在‘背后擊球’視頻火了以后,職業圈子里也有不少人在談,也有一些人專門去練了一下。
結果就發現,背后出拍要接到球容易,想打出稍微有質量的球,太難了。
更不用說到比賽里了。
比賽里去‘背后擊球’,牽扯到一個下意識反應問題,能用反手解決的球,為什么要背后去打呢?
只有極為特殊的情況,背后伸拍擊球才比用反手更適合。
所以,‘背后擊球’,就是個花哨無用的技巧,而且是短時間練不來的。
職業運動員,肯定不會花費大的精力去練一個花哨無用的技巧。
他們也只能放棄了。
但放棄不代表不感興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打球更好看,更具觀賞性,知道直播里的人擅長背后擊球,不少人都很感興趣,進了直播間馬上打字發言——
“還真是孫世成,這家伙退役后沒看見過了。”
“孫世成的對手是上次背后擊球的吧?打出個背后擊球看看!”
“我專門看這個來的!”
“絕對不白看,和孫世成打球打出一個背后擊球,就是一發大火箭伺候!”
“我艸!”
“土豪啊!”
張大川頓時眼前一亮,他趕忙說道,“我兄弟確實擅長這個,但到比賽里也要看情況。”
“不一定有,我們看著吧!”
“大家也期待吧!”
“最重要的,還是給我兄弟加油……”
他一邊說著,心里則想著,兄弟,一定要加油啊!
爭取多打幾個!
到時候,五五分賬!
……
場中。
時耀和孫世成互相拍了下手,就分列兩端開始賽前的練球了。
兩人練球就專業多了。
正對對拉、反手對拉,正手對反手拉長球……
兩人快速對拉幾十個球,連一個失誤都沒有,每一個球還都像是復刻一樣,和前一個的落點、高度都一模一樣。
練練手感,技術水平就能看出來了。
周圍看比賽的人頓時驚訝的討論起來,“也太專業了吧!”
“我感覺像是看職業的……”
“錄像!必須拍下來,路飛體育館能看到這樣的技術。”
“兩個都是高手!”
“對面孫世成本來就是打職業的,即便退役十年,技術也不會差多少。”
人群中,江大強一家三口也在小聲說著。
樊華開口道,“小時的技術真是好,球打出都好看!”
“當然厲害了。”
江大強說著又得意起來,“不然我怎么會找他搭檔打比賽,還是我有先見之明,最后拿了冠軍。”
“被人帶,有什么好吹的。”樊華不屑的撇撇嘴,忽然小聲道,“你們不知道,我也一直沒說,小時的身體也練的特別好,腹部都是硬邦邦的肌肉。”
“有嗎?”
江昭桐想了想,疑惑道,“可能我沒太注意。”
“我見過!”
樊華用力點頭,肯定的說道,“腹部肌肉一塊塊的,又不像是健身那樣鼓鼓的,看著順眼,就感覺很壯實有勁。”
樊華見過時耀練雙杠,杠上倒立的時候T恤往下掉,腹部肌肉就清晰可見了。
江昭桐執法見過時耀光著上半身,當時覺得抓到了違法人員,天色晚了也沒仔細看。
江大強沉默的聽著,眼色迷茫。
老婆、閨女說話的意思是,她們都看過時耀的腹部肌肉?
這個……
怎么感覺不對勁呢!
……
練球結束,比賽正式開始。
孫世成先手發球,他左手握球,把球放在臺面上顛了幾下,抬起頭,嘴角帶笑的盯著時耀。
他知道時耀。
時耀‘背后擊球’的視頻很火,刷一些乒乓球視頻就能看的到。
前面也看過時耀的比賽,基本上沒有碰見像樣的對手,每一場都是輕松取勝。
這個年輕人有水平,有威脅。
但也只是一點點。
他不在意。
任何領域,職業和業余都存在著近乎不可跨越的差距。
乒乓球也是如此。
他從小就經受專業培養,練的是技術,同樣也專業性的學習怎么贏下對手,找對方技術缺陷、如何跑動掉動、假動作、心理戰,等等。
在省隊效力近十年,還進入過國家二隊,論起比賽經驗也不是常人能比的。
業余選手?
就是隨意打打球而已。
他已經退役10年,但也只是身體跟不上,技術還是沒差別的。
手背擦了下汗,發球。
身體橫對球桌,向后拋球呈弧線下墜,手腕跟上再一抖。
球,過去了。
……
時耀舉拍彎腰站在對面,視線一直盯著對方球拍。
他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對方是退役職業運動員,還進過國家二隊,論起基礎的技術水平一定比自己強。
這是必然的。
乒乓球B級大概介于職業和半職業之間。
他必須全力以赴才有希望獲勝。
對方擅長反手和削球,比賽經驗要強出很多。
他的優勢在于年輕、身體好、爆發性強,另外,就是出其不意的打法。
打球,就是要發揮己方優勢,去攻對方的弱點。
大方向,就是多打對方正手,不要和對方反手相持,再多一些調動,發揮身體上的優勢。
第一個球,是個常規搓短。
時耀看準了球的轉向,輕松伸拍把球擊了回去。
依舊是搓短。
孫世成再回球,對搓短球拼的是控制力,找的是機會,對手很嚴謹,回球質量不差,根本沒有機會。
時耀再回球,忽然加力搓了個長球,打到了對面正手方向。
孫世成迅速反應過來,一拍掂回去,但是質量不高,被時耀變線打了角。
正手回拍,沒接到!
“好!”
人群有人喊出聲。
孫世成愣了一下,看向對面笑了笑也不在意。
下一個,繼續發球。
這次他發了個長線,被時耀正手拉了個直線。
孫世成正手回拉。
時耀再拉。
回拉。
再拉……
雙方循環對拉近十次,每一次都是長線正手,每一次速度都很快。最后一次,時耀正手拉球力道控制不足,球下了網。
“好!”
“漂亮!”
“這個精彩!”
周圍又傳出了喊聲,多數人就看個精彩,雙方長線對拉讓比賽觀賞性更強。
“1比1!”
時耀伸手拿過球,看著對面擰了下眉頭。
對方果然水平高。
對方擅長反手,但正手對拉,他也不一定是對手!
這是一次試探性的擊球,時耀在試探孫世成的水平,反過來,孫世成也在試探他。
一次試探,雙方心里都有底了。
換發球。
時耀身體橫在桌前,眼睛盯著球向后回拋,他拋的比孫世成更高一些,拋出的高度確定能穩定控制。
如果再拋的高一些,也能控制,但控制水平就差一些了。
高拋發球,依舊是搓短。
孫世成回球。
時耀主動發起進攻,猛地搓了個長線,孫世成正手把球削回來,他趁機上前連拉代扣就是一板。
球速太快,孫世成下意識一擋,球被擊飛回來卻沒能上桌。
“2比1。”
和第一個球類似,都是是時耀突然搓長,上一次是反應慢了些,而這一次,對方有意突然加力襲擊。
孫世成撫了撫拍面,攢了一句,“有點水平啊!”
時耀握著球沒說話。
再發球。
依舊是常規高拋搓短,孫世成沒有再回短球,而是直接搓了個長。
搓長、搓短,是球彈的位置變換,回球搓短對手難有機會,搓長,對手就能加力拉過去了。
主動權,往往掌握在率先拉長球的一方。
時耀贏下的兩個球都是主動搓長,但卻是加了力的,而且是找的機會,打的角度讓對手疲于應對。
孫世成直接搓長,等于是直接給時耀主動進攻的機會,他是要和時耀拼正反手對拉能力。
時耀發球的質量不錯,本以為孫世成還會搓短,沒想到對方直接搓長,一時間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他重心偏移,下意識的扭身把球拍往身后一送、手腕再一抖。
球成功被拉了回去!
這個回球質量并不高,打的是孫世成的反手,彈的還有點高,常規來說,直接可以反手加力,跑動換正手暴扣都可以。
問題是,孫世成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他回球是打算和時耀拼對拉,沒想到對方失了位,本來以為已經贏下來了,連拍子都放下了。
結果球被打回來了!
背后擊球!
孫世成只來得及舉拍推一下,球彈到對面比剛才飛的更高。
下一刻,時耀舉拍大力扣殺,他真是打上了力道,一記扣殺彈飛了四米遠。
孫世成想回身救球,最后只能扭頭望球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