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那場“海龍王發怒”,十米海嘯加十四級龍卷風的“豪華套餐”,可不僅僅是把那幾艘犯邊的倭船拍碎了就算完。那風那浪,帶著阿蠻和她的怪物朋友們的憋著壞的笑意,可是結結實實把倭寇本土沿海幾個最大的巢穴、碼頭、甚至是幾個小藩主吹噓的“無敵水軍”給刮了個底朝天!
船塢里的新船還沒下水就散了架,碼頭上囤的糧食物資喂了魚蝦,稍微像樣點的房子屋頂全被揭了蓋。更要命的是,那被皇帶魚攪起的渾濁泥沙,把好好的一片富饒漁場硬是給填成了泥灘子,沒個三五年都緩不過來。
這損失,傷筋動骨都是輕的,簡直是砸鍋賣鐵都賠不起了。僥幸活下來的倭寇頭目和小藩主們,聚在漏風的破屋里,看著外面一片狼藉,臉比死了三天還白。
“八嘎……那絕對不是普通的風浪!”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倭寇哆嗦著,“那是龍!是鳳!還有海妖的歌聲!我都聽見了!那是大唐的護國神獸!我們觸怒天朝了!”
“沒錯!”另一個趕緊接話,試圖掩蓋自己的恐懼,“我親眼看見,那巨浪就跟長了眼睛一樣,只砸我們的船和營地,旁邊的唐人的村子,連個籬笆都沒沖倒!這不是神罰是什么?”
“聽說……聽說大唐皇帝是真正的天子,有紫微星護體,手下能人異士無數,能驅使雷霆四海……我們之前搶掠,怕是惹來真龍之怒了!”
恐懼這東西,一旦生根,就瘋長。很快,“大唐皇帝派遣東海龍王率領神獸軍團前來問罪”的消息就在殘存的倭寇中傳瘋了,而且越傳越邪乎,說什么的都有,總之就是再不認慫,下次來的就不是海嘯,可能就是天火直接把島給沉了!
沒辦法了,不想真被滅種,就只能……跪得徹底點。
幾個還能主事的大頭目一合計,牙一咬,心一橫:搶是搶不了了,家底也賠光了,不如就趁著臉還沒被徹底打腫,趕緊抱大腿吧!稱臣!納貢!請求內附!只要大唐天子肯點頭,把那幾位爺(他們想象中的龍王神獸)收回去,以后好歹能混個合法身份,說不定還能跟著天朝喝點湯呢!
于是,他們搜刮了最后一點像樣的東西——幾把勉強能看的倭刀、一些珍珠、幾張完好的獸皮,又緊急抓了幾個識點字的,絞盡腦汁,用最謙卑的語氣,寫下了一封字字血淚(主要是嚇的)、懇切無比的“請罪內附表”。
派出的使者,挑的是最老實(主要是看起來不像倭寇)的一艘小船,船上掛起白旗,戰戰兢兢、一路磕頭似的漂到了大唐的登州港。
登州守軍一看這架勢都樂了:嚯!這不是前陣子還被攆得跟孫子似的倭寇嗎?怎么改送快遞了?
等那倭使幾乎是爬著上岸,雙手高舉那國書(其實就一藩主聯名信),用半生不熟的漢話哭著喊著要“面見天朝皇帝陛下請罪”、“永世稱臣”、“甘為本土”時,登州刺史差點沒把胡子笑掉了。但這事兒太大,他不敢怠慢,趕緊派人八百里加急,連人帶信往長安送。
消息傳到長安時,唐玄宗李隆基正在興慶宮里跟楊貴妃賞牡丹呢。高力士捧著那封來自登州的急報和旁邊翻譯好的“倭國(其實是倭寇代表)請罪表”,表情古怪地念了:
“恭呈天可汗大唐皇帝陛下御覽:下國野夷,僻處海隅,不識王化,往日多有冒犯,實乃豬狗不如,罪該萬死(此處省略三百字痛哭流涕的自貶)。前日東海,忽降神罰,浪高十丈,風旋十四級,毀舟破屋,乃知天威浩蕩,圣天子百神護佑(此處省略兩百字描述海嘯龍卷風有多嚇人)。小夷震怖,肝膽俱裂,豈敢再抗天兵?今頓首泣血,自愿舉族內附,永為大唐臣仆,土地人民,盡歸王化,懇請圣天子念我等愚昧,收為本土,置州縣治之。我等必恪守臣節,歲歲朝貢,生生世世,不敢再生異心……貢禮微薄,伏乞笑納……”
李隆基一開始聽得直皺眉頭,聽到“浪高十丈,風旋十四級”時,愣了一下,看向旁邊的貴妃:“玉環,朕近日可曾下旨讓東海龍王去練兵了?”
楊貴妃掩口輕笑:“三郎真會說笑,定是那倭人膽怯,遇了風災,自己嚇破了膽,編出這等說辭來請降呢?!?/p>
等聽到“自愿舉族內附,永為大唐臣仆,土地人民,盡歸王化”時,李隆基的眼睛亮了。開疆拓土,萬國來朝,這可是千古明君的象征?。‰m然那破地方沒啥油水,但這事兒它好聽??!說明朕德被四海,連這等化外兇頑都感召來歸了!
至于那什么神罰……管它是真是假,反正結果是好的!這一定是上天借風雨來警示蠻夷,助朕成就功業!
“好!好!好!”李隆基撫掌大笑,心情大悅,“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既然他們誠心歸附,朕豈能不容?告訴倭使,他們的請求,朕準了!著即派員勘定疆域,設立羈縻州府,就叫……‘扶桑都督府’吧!讓他們首領即刻來長安朝見!”
圣旨一下,倭使在長安驛館聽得消息,激動得差點暈過去,連連磕頭謝恩,心里那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命保住了!家保住了!雖然以后得跪著吃飯,但好歹有飯吃了!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阿蠻,正騎著鳳尾鯨,啃著海豚獻上的烤魚,聽著美人魚新編的《嚇破倭寇膽》小調,優哉游哉地繼續她的東海巡游呢,壓根不知道自己在無意間,幫大唐皇帝陛下刷了一個巨大的“萬邦來朝”的成就,順手把倭寇的老家給“和平演變”成了大唐的一個“本土”。
這波啊,這波叫“物理超度”后的“文化收編”,效果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