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枝意搖了搖頭,“不賣。”
“您稍等下。”
崔老板跑去喚了他的娘子來,他要進里屋與他的夫人商議下。
這種犁若真的能推廣開來,對大乾農業發展有利,他可是立了大功,就連朝廷都得獎賞他。
對日后他們的鋪子發展也有利。
他可不想錯過這次機會。
但這位姑娘真的沒哄他?
林枝意見她如此尊重自己的妻子,看來品行上沒問題。
她對崔老板很是滿意。
二人進去商議了一番,不一會兒就出來了。
崔老板走到林枝意面前道:“可以。”
剛才崔老板進了屋,他的夫人勸他,若是林枝意所說的這種犁不行,于他們店鋪也沒有什么損失,無非是賺不到銀錢。
若是真的如這位姑娘所說,那他們今日真的是遇到貴人了。
“姑娘,進里屋談吧。”
崔老板道。
“好。”
林枝意隨著崔老板進了里屋,畫了圖紙,以防萬一。
二人又在圖紙上簽了契約文書,一式兩份。
林枝意又與崔老板講了一遍圖紙上犁頭的原理,崔老板畢竟常年鉆研農具,一點就透,立即知道了該怎么鍛造。
“果真妙!”
瞧著崔老板癡迷的模樣,恨不能馬上去鍛造。
“崔老板什么時候能做好?我們急用。”
“明日,只要給我一日就好,姑娘可以先留個地址,若是做好了,我可以給姑娘送去。”
快了的話,他半日就能鍛造好。
但他做好后,想給林枝意送去,這樣也能順便在田間試試這犁。
“也好,我住在溪水村。那就不叨擾崔老板了,您先忙。”
林枝意走了兩步,又道:“崔老板去的時候,順便幫我帶個齒耙。”
“好,好。”
崔老板急于鍛造新農具,并沒有送林枝意。
他交代自己娘子看著鋪子,自己則是進了里院。
林枝意帶著柴丫也出了鋪子。
對面鐵行老板,見林枝意帶著柴丫出來,卻兩手空空,暗道,果然,她們并非買農具,就是來找茬的。
“站住!”
林枝意抬頭,見是對面鋪子的老板,有些無奈,“有事?”
他一個老板,不將心思放到自己的生意上,卻專門與顧客過不去。
“你們剛剛在我的鋪子鬧了事,還打了人,想走?沒這么容易。”
林枝意指了指他的鋪子,“你鋪子進了人,你不怕東西被偷光嗎?”
鐵行老板向自己的鋪子方向望了一眼,沒看到有人進去,但也怕真的進了人,“你們先等著,不許走。”
他跑回了鋪子。
才發現上了林枝意的當。
再回來,哪還有那兩位姑娘的身影。
他冷哼一聲,“臭丫頭,下次若讓我再見到你,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馬車上。
柴丫有些不服氣,“姑娘怕他做什么,若是他敢攔我們,我非讓他嘗嘗我的巴掌不可。”
“沒必要。”
林枝意淡淡道。
她不想將時間浪費到這種人身上。
林枝意與柴丫逛了幾條街,兩個時辰下來,馬車上都堆滿了。
當然,中間林枝意以買東西為由,曾將柴丫給支開,從空間里也取出了不少東西。
有在秦家收進空間的布匹——細麻布和葛布等,還有做里衣的紗絹。
葛布透氣性極佳,有‘夏布’之稱。
本來是原主買給府中下人做夏衣的,剛好林家人現在在鄉下,不易穿得太過招搖。
而中衣與睡衣,是貼身穿,自然要穿得舒服些,林枝意又取出了三匹紗絹。
空間里的吃食,林枝意也拿了出來,有她先前在京城客棧購買的十幾道菜。
又買了些糧油肉菜等,調料也買了一些。
但這些調料價格格外的貴,林枝意都沒買,從空間里取出來,換上了油紙包。
特別是鹽。
精鹽一兩都要十五文錢。
要知道,普通人的工錢干一整日,也就二三十文的工錢。
讓她拿出十五文購置精鹽?
她做不到。
何況,將粗鹽提取為精鹽,她也會啊。
索性就將空間里的鹽給取出來,換上油紙,放上了馬車。
林枝意在這條街上,只要看到她所需要的吃穿用,就買了下來。
因剛搬到溪水村,需要的東西實在太多,這次買完后,好久都不用再置辦。
她還給露兒買了頭繩,以及銀制的小手鐲。
想到崢兒是要讀書的,她又去了趟書肆。
崢兒今年七歲了,應該早就開蒙了,在她的記憶中,并沒有找到林崢讀書啟蒙的記憶。
反而看到的是,原主沒少欺負兩個侄子侄女。
因不知道崢兒讀到什么程度了,她便將這個時代啟蒙階段的書籍,比如《千字文》、《開蒙要訓》等買了幾本,又將基礎階段《論語》《孟子》《詩經》等也買了幾本。
筆墨紙硯買了四套,除了林崢與露兒外,還有林路沉和四房林修懷的。
只是,這個時代的紙非常貴。
普通的日常書寫白麻紙,百張三百文錢。
表面砑光、去雜質的精制紙張,要八文錢一張,百張可以按批發價,七百文。
楮紙、箋紙更貴些。
當然,最貴的紙要屬宣紙了。
林枝意購買了一千張白麻紙,就花去了三兩銀子,真是太燒錢了。
怪不得這個時代普通農家的小孩都讀不起書。
此時已經到了下午,林枝意帶著柴丫隨意找了個小攤子吃了碗陽春面。
而柴丫吃了兩大碗,碗中還多加了八文錢的肉。
柴丫摸著自己飽飽的肚子道:“跟著姑娘真好,每次都能吃的飽飽的。”
“那倒是。”
林枝意突然想到,在來房州前,柴丫曾與她說過,她攢的月例銀子要讓人帶回老家,給她爹娘,但后面她就忘記問柴丫了。
“柴丫,你的家人……”
“放心吧姑娘,在來房州前,我將自己攢下的月例銀子有十幾兩,已經托熟人帶給我爹娘了。”
“那就好。”她吩咐柴丫:“上馬車,我們回家。”
二人趕著馬車朝溪水村趕去。
剛到村子,她們就看到在村子里站街的嬸子大娘。
那些婦人眼尖的很,遠遠看到林枝意過來,“瞧,那位就是林家的姑娘。”
更有人朝林枝意揮手打著招呼:“回來了林姑娘?”
林家有馬車很是讓人羨慕。
她們可得跟林家人打好關系,萬一哪天去縣里,說不定還能捎帶一程。
林枝意也笑著回應大家,“嬸子,大娘,吃過了嗎?”
“嗯,吃過了,吃過了。”
林枝意:“爹娘還在家中等著我用飯,那我就先回家了,沒事你們來家里玩。”
“好,好。”
有些沒見過林枝意的,遠遠看到她,還以為她不會輕易理人,哪成想是個愛說話的姑娘。
“林姑娘可真不錯,也不知道成婚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