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早朝注定會載入史冊,成為改變大明國運的關鍵轉折點。
崇禎見目的已經達成,適時宣布退朝。
滿朝文武如夢初醒,一個個低垂著頭緩緩退出金鑾殿。
許多大臣手中還緊握著早已融化的雪糕,卻渾然不覺。
每個人都在沉思今日所見所聞,這關乎大明千秋萬代的變革,關乎子孫后代的命運。
一群依附溫體仁的大臣聚集在文淵閣旁的偏廳里,神色憂思。
“溫公,此事該如何是好?”一位御史壓低聲音問道,“那幫后世之人……”
溫體仁慢條斯理地抿了口茶,抬眼掃視眾人。
“老夫只問諸位一句,李自成、張獻忠之流,背后可有跨越三百年的高人指點?”
眾人面面相覷,紛紛搖頭。
“再問諸位。”溫體仁放下茶盞,聲音平靜無波,“自古叛臣降將,有幾個落得好下場?”
室內頓時一片死寂。
幾位大臣不約而同想起那些投降后金的漢臣,不是被猜忌排擠,就是兔死狗烹。
更不必說‘文字獄’三字背后,隱藏著多少血淋淋的教訓。
“那文字獄,那可比后世之人說的還要……”禮部侍郎點到即止。
在場眾人皆是心知肚明。
所謂‘文字獄’,其背后暗藏的深意,他們這些在宦海沉浮數十載的老臣,比江葉這些外來客看得更為透徹。
更何況,大清后來的所作所為,可算不得什么明君圣主。
瞧瞧后世子孫提起時恨得牙癢的模樣,這千古罵名是鐵板釘釘了。
兩相比較。
是投靠那注定遺臭萬年的蠻夷,還是為大明力挽狂瀾?
無論是忠義立場,還是天時地利,傻子都知道該怎么選!
見眾人沉默不語,溫體仁起身撣了撣衣袖,“還有疑問嗎?”
幾位大臣如夢初醒。
是啊,如今的崇禎已非昨日那個孤立無援的少年天子。
他背后站著來自三百年后的助力,掌握著跨越時代的智慧與力量。
那些神鬼莫測的手段,那些聞所未聞的武器,哪一樣不是碾壓當世的存在?
幾位大臣已然明白,這位手握重權的次首輔大人,心中的抉擇。
溫體仁意味深長地看了眾人一眼,轉身望向窗外的宮墻。
暖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投在青磚地上,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高墻。
“明日早朝。”他頭也不回地說,“老夫會第一個上奏,請設‘格物院’,師夷長技,以圖自強。”
這樣的暗流,正在各個派系之間悄然涌動。
每一位朝臣都在衡量利弊,衡量優劣,而在這場大變革之中,是否對自己有利。
他們每一位都很清楚,這后世之人,所帶來的變革,將關乎著他們未來的命運,家族百年的興旺。
-
乾清宮內,崇禎難得卸下帝王威儀,與江葉一行人圍坐暢談。
這位二十歲的年輕君主此刻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姿態放松得像是在與同齡摯友談心。
殿內除了王承恩在一旁伺候,再無其他內侍。
“他們真的會聽勸嗎?”崇禎忍不住問道,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
江葉輕嘆一聲,“人心難測,我不敢說百分百。”
“陛下不必多慮。”徐釗爽朗一笑,“今日咱們已經把話都挑明了,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該怎么選。”
蘇敏接過話茬,“是啊,今日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只要渡過眼前這個難關,大明不僅能像清朝那樣延續兩百多年(296年),甚至能能開創五百年、一千年的盛世!”
丁高出聲寬慰,“眼下的難關(天災),有我們帶來的后世經驗和助力,他們只需要積極配合完成,就可以在這場‘百年變化,千年格局’里搶先占據一席之地。”
老鷹意味深長地補充,“但凡有點腦子,想在青史上留名的,誰會放過這個機會?”
“陛下,要是真有那些冥頑不靈的老頑固,怎么叫都叫不醒。”李智這個充滿中二氣息卻滿懷真摯熱血的少年人,直接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那就全宰了!只留下識時務、肯干實事的。”
王信然聞言哈哈大笑,“陛下今日在金鑾殿上那股子瘋勁就很好!”
他模仿著崇禎的語氣,“‘反正都要死,那朕先送你們上路!'”
眾人見狀,忍不住哈哈笑出聲。
蘇敏很豪氣干云地一揮手,“陛下,大明鬧的瘟疫,所需的藥品,我包了!現代藥物管夠!”
徐釗跟著開口,“陛下,你得先組建一批完全效忠于你的軍隊,而這些人的裝備交給我。”
丁高四人跟著表示,“我們把現代化的軍訓模式,交給陛下。”
……
江葉見一個個如此積極的表態,輕咳一聲。
他看向崇禎帝,“陛下,您內庫里可還有什么古董字畫不?”
崇禎苦笑著搖頭:“不及祖輩留下的十分之一。”
蘇敏、徐釗幾人在聽到江葉這話,立馬意識到江葉的目的,反應慢如李智,還未品過味來。
江葉對著十人團開口,“明天出窯的官窯瓷器,帶回去可都是古董。”
一句話,十人團的眼睛瞬間發光、發亮,仿佛看到了金山銀山正朝著他們招手。
李智一臉熱切的看向崇禎,“陛下,我很樂意為你效勞!我全副身家都給你買裝備。”
“我也是、我也是。”孫琦跟著舉手,態度積極。
崇禎看著這群后世之人,突然變得率真跳脫的模樣,忍不住笑出聲來。
他第一次覺得,原來改變命運,也可以這么有趣。
王承恩在一旁悄悄抹淚。
他伺候皇爺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陛下如此放松、充滿希望的模樣。
窗外,冬日的暖陽灑在乾清宮的金頂上,仿佛為這座古老的宮殿鍍上了一層新生的光芒。
-
【這章為‘湖人總冠軍’大佬加更!感謝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