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升也不隱瞞王濤的為人,“黎兄,王濤這人手段陰損,在京城時得罪他的人經常被他背后下黑手。”
“他看上了一個女子,人家拒絕了他,他覺得丟了面子,找了一群人當眾把那女子……”
“那女子不堪受辱跳河自盡了,她家里人試圖為她伸冤報仇,最后全家不知所蹤。”
“還有一個得罪他的書童,被他做成了人猴……”
“就是通過非人的手段把那個書童渾身都燙上了猴的皮毛,在猴皮和人皮完全融合后,讓人用鎖鏈把人帶出來表演猴戲。”
“用鞭子,灌水,火燒這樣的手段讓那個書童不停地表演猴戲,直到累死。”
黎訴聽得眉頭緊皺,這是人干的事?畜牲吧?
“這只是其中一些,諸如此類的還不少。”宋升自己就和王濤不怎么對付,但王濤忌憚他家里,他倒是沒出什么事。
“沒有人處置他嗎?”黎訴問道。
“沒有實質證據,王家早已把證據處理干凈,而且誰也不愿意深究去當那個出頭鳥。”宋升給他父親說過,但父親讓他別管,這些事與他們宋家無關。
在黎訴看來,王家的政敵是有點不夠給力。
王濤現在還在書院繼續讀書,那知道他這些事的人是少數。
“王家讓王濤離開京城來明岳書院也是為了避避風頭。”宋升又繼續道。
“王濤在這邊是收斂了許多,應該是被家里人警告過了,可他本性就是這樣的人,黎兄,他不敢對我下重手,但他說不定會對你下重手。”宋升很是擔心。
“以你對他的了解,你覺得他要是對我下手會從什么方面?”
“他起了心思都是要人命的,雖然他自從來了明岳書院收斂了不少,但本性改不了。”
通過王濤這兩年的行為,宋升覺得王家內部應該是出了什么問題的,不然就王濤那個囂張的性子,不可能這么安靜。
黎訴對王濤了解得差不多后,給王濤下了一個定義,這人不算很聰明,但為人畜生,下手惡毒,家里有權有勢,目前家里出了一點狀況,王濤行為有所收斂。
黎訴表情歸于平靜,提前預想了一下就王濤現在的人設,對他下手會從什么方面,心中有了一個準備。
王濤是有權有勢,但他也不弱好吧?
要說關系戶,他其實也是。
不過魏院長最近沒有在學院,師父也沒有在身邊,他要更謹慎一點。
黎訴就當自己不知道這件事,暗中卻在觀察王濤。
觀察到王濤的眼神的變化,黎訴就確定王濤是準備動手了。
今天有“御”“射”課程,難道是對他的馬動了手腳?黎訴準備仔細檢查一下今天自己會用到的東西。
宋升現在和黎訴的關系越來越好了,把黎訴當成了知心朋友。
黃齋的學子全部到戶外參加今天的“御”“射”訓練。
明岳書院的小世家和普通學子人數是超過京城世家學子的,京城世家的學子一般會選擇直接入國子監,很少跑到外面的書院來。
所以來自京城世家的學子在明岳書院是受到眾人的友善對待的。
很多學子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思對黎訴表現得十分友善。
宋升來自京城書院的學子并不知道,因為他十分低調,存在感也不強,宋家祖籍就在這邊,眾學子就當他是本地的學子了。
王濤就是比較高調的那種了,身后永遠跟著不少人。
王濤嘴角帶著不怎么友好的笑,“不知黎兄來自京城哪個家族?在京城我似乎沒有聽說過黎家呢。”
王濤一開口,眾人把目光轉向兩人之間來回打量。
他們也挺好奇黎訴的身份的。
王濤等著看黎訴神色慌張的模樣,但黎訴神色淡然,“我家不在京城,王兄不知道很正常。”但我京城有點人脈。
王濤:“???”黎訴就這么承認了?
黎訴一開口和王濤預想的完全不一樣,王濤又繼續道,“那我怎么聽說你是京城大家族的少爺?我還疑惑京城誰家少爺我不知道。”
“不傳謠不信謠。”
王濤:“……”
黃齋的眾書生不由地望向黎訴,眼中十分詫異。
黎訴就這么迎著眾人的目光,表情都不帶變的。
“那你為什么不解釋?”王濤又質問。
“我又沒有聽說。”黎訴無辜地開口。
“笑話,書院就這么大點地方,你不可能沒有聽說,難道你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王濤根本不相信,只覺得黎訴虛偽。
“對啊,我來書院是讀書學習的。”
眾人回想了一番,他們看到黎訴時,黎訴不是在看書就是在寫東西。
黎訴每次手里的書都不一樣,很多書他們見都沒有見過,黎訴被夫子們夸都是他該得的。
連帶著他們看到黎訴看書學習都會有種緊張感,不由地多學了點。
王濤見黃齋的學子都信了黎訴的話,冷哼一聲目光如同毒蛇一般鎖住黎訴。
黎訴回望了他一眼,眼里冰冷,王濤心口莫名一跳。
王濤心想,黎訴看書認真,是想通過科舉改變階級嗎?
但只要殘疾了,這些努力就全白費了。
那黎訴肯定會很痛苦,他最喜歡看人痛苦的表情了。
讓黎訴這樣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科舉上面的人,因為殘疾了不能科舉,肯定比殺了他還痛苦。
王濤這么想著,心情好了許多。
“那還聽說你和魏院長認識?”王濤又試探了一嘴,心中雖然已經有了答案,但再問一下也無妨。
“見過兩次。”黎訴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王濤默認黎訴和魏院長不熟。
“所以你不是世家少爺,也不認識魏院長是吧?”王濤讓書院的學子都清楚黎訴沒有什么特別的。
黎訴但笑不語,沒有說話。
也不知道他托師父幫忙查一下王家的信師父收到了沒有。
黎訴不喜歡坐以待斃地等著王濤來對他下手,王濤最大的依仗不就是王家嗎?解決問題還得解決根本問題。
王家覺得王濤做事不動腦子,只管爽,在京城總惹事,他們善后都來不及。
擔心王濤在京城惹出大事,就想著把王濤送到明岳書院,覺得遠離京城他就惹不到厲害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