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訴去到鐵鋪時,里面不只有胡鐵匠一個人,所有人手里都在忙著,一眼看去有十來個人。
胡鐵匠看到黎訴,連忙迎上去,“黎公子你來了,這個是你的犁,我已經做好了。”
“謝謝。”黎訴道了一聲謝。
胡鐵匠連忙道,“不客氣不客氣,這個犁有名字嗎?”
“曲轅犁。”黎訴道。
“好,這個名字好,很貼合!”一個白頭發的老頭拍手這說道,“小胡,這就是你說給你圖紙的那位公子?”
胡鐵匠對白發老頭很尊重,“是的師父。”
白頭發老頭對黎訴也挺客氣,“公子日后有什么想法,還是可以來找我們合作的。”
黎訴微微點頭,他下一個要做的是推車,要找木匠,找鐵匠沒有用。
胡鐵匠已經趕制出一批曲轅犁了,在黎訴拿到犁后,肯定會有很多人來買犁,這種犁只有他家有,其他鐵匠鋪是沒有的。
想到那個畫面胡鐵匠笑得樂開了花。
黎訴拿著曲轅犁上了牛車,大叔發出疑問,“訴小子你家打新犁了?這個看起來和我們用的犁不太一樣?”
“這是曲轅犁,你看它這個結構,它會更加的節省力,掌握方向也會更加方便。”黎訴說得輕松,大叔眼睛瞪得大大的。
他也是聽到過村子里面流傳的那個傳聞,“這個就是你說的改良犁?”
黎訴點頭,“對。”
“了不得啊!”真的不下地則已,一下地真搞出來了一個改良犁。
只是不知道效果是不是如訴小子說的那么好。
即便是沒有那種效果,能想出改良犁就已經很厲害了。
大叔眼睛忍不住地往那個犁上面瞟,如果真有這個效果,也不知道這個犁貴不貴,只要不是太貴,他家也愿意買一把。
黎訴扛著犁走進家里,“哎呦,這扛的是個啥?”馮翠翠詫異問道。
看起來像是犁,但又不是很像。
“娘,這個就是我說的改良的犁,我教你們怎么用。”這樣明天家里人下地就能輕松點了。
“他爹,快出來,快出來,小四弄了個奇形怪狀的犁,說教你們怎么用!”馮翠翠激動地朝房間里面喊。
黎訴:“……”什么奇形怪狀的犁,人家叫曲轅犁。
黎大平和黎正義,黎正強都趕著出來,家里女眷和小孩們也好奇的出來看。
黎家院子里是有幾塊地的,就是用來種種菜啊蔥啊的,做菜的時候方便。
正好空了半塊地,準備這兩天松松土撒點菜籽,現在正好試試這個犁。
黎訴給他們講解后,黎家人一臉新奇,真的有這么神奇嗎?一個人就可以拉得動,掌握方向的人也會更輕松?
“上手試試就知道,爹,大哥,你們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等他們看見了就相信了。
黎大平和黎正義激動的扛著犁進入地里,按照黎訴說的操作,真的把犁給拉動了。
黎正義激動又驚訝,“真的可以拉動,而且比兩個人拉還輕松!”
“真的可以自由掌握方向,連換方向都很方便,你們看,這樣輕松的就換過來了!”黎大平一邊激動的說一邊操作示范給家里女眷們看。
黎正強臉上多了幾分急切,“大哥,讓我也試試!”他迅速地跑到黎正義身邊,想接替過大哥身上的犁。
黎訴:“……”搶著拉犁的他還是第一次見。
黎正義不舍地把犁讓給黎正強了,黎正強拉上犁后激動喊道,“我感覺我可以拉一天!”
黎訴一言難盡,他不懂,但他尊重。
女眷們看著心里頭火熱,這樣的話,就可以輕松一些了,她們看向黎訴的眼神火熱,詫異于黎訴有這樣的能力。
黎家人第一次這么期待第二天勞作時間的到來,主要還想炫耀炫耀新犁。
黎訴看書看到困了才上床睡覺,第二天又早起去私塾,這種感覺和現代讀書的生活很相似,早起晚睡狂看書。
黎訴只想說他高考前都沒有這么努力的看過考試知識,那時候他還在看雜書呢。
黎訴第二天去縣里的時間早了一些,他去找木匠打了一個做生意的小推車,下面有輪子,可以放火爐的那種。
要是在縣里買一個店鋪錢不太夠,也暫時沒必要,先看看市場如何,如果不錯干一段時間就可以買店鋪了。
在黎訴看來,做生意即便看著每一份賺得不多,但只要生意好,賺錢的速度是可以很快的。
木匠拿著圖紙看了好一會兒,“可以做,但時間可能需要好幾天,你交一百文定金。”因為這種樣式的做起來較為復雜,木匠決定收取一部分定金。
同時心里犯嘀咕,最近有奇思妙想的人很多,前段時間他還聽說隔壁街的那個鐵匠買了一份圖紙,還把整個師門都喊來了。
其實他今天拿到的這份圖紙也挺稀奇的,不過他沒有買下的心思,一是他沒有那么多銀子,二是這個看起來不錯,但是用的人不會多的。
現在很多做吃食生意的都是有自己的店鋪的,沒有自己店鋪的也不一定愿意再花錢買一個這種樣式的。
黎訴麻利地交了定金就往私塾里面趕,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當然,也沒有時間再去看閑書了,看的全是考試需要的書。
黎訴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讀書考試上面這么努力。
不過想來也是,想要一年之內和這個時代學習了那么多年的書生們爭第一,不努力可不行。
黎訴目前心情是還算不錯的,有愛他的家人,他也愿意為他們做些什么,有努力的目標,他很享受自己現在的生活,壓力也是有一點的。
他之前其實是沒有一個什么目標的人,看書學習純屬是因為自己無聊找點事做。
……
黎家那邊興奮地扛著新犁去地里,臉上都帶著莫名的激動。
這可是小四給他們做的犁!就是因為心里心疼他們太辛苦,才花心思給他們琢磨改良了一個省時省力的犁!
同時又驕傲有這么厲害的兒子/弟弟。
現在村子里面的村民們也知道了黎家去王家的光榮事跡,有幾個之前看黎家不爽總在背后說閑話的人,最近也安分了。
這要是黎家一家子打上門來,他們可受不起。
聽說黎家那個小兒子還認識縣里的捕快,這就更惹不得了。
“老黎,你扛的這是犁嗎?沒見過這種樣式的。”和黎大平相熟的一個大叔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