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與寧遠澤一起過來的還有四名衙役,與一支十人小隊的鄉(xiāng)兵。
衙役主要是保護他的安全,這支鄉(xiāng)兵小隊則是護衛(wèi)工坊,一方面監(jiān)視災民,另一方面避免外人靠近,免得泄露工坊的秘密。
寧遠澤等人到來時,發(fā)現(xiàn)工坊的地址已經(jīng)被圈了出來,占地得有幾十畝。
每個地方具體建造什么也有標注,看得出來設計之人十分有經(jīng)驗。
“蕭夫人,這座工坊不小啊。”
寧遠澤有些驚喜,蕭夫人這是從哪里找來的高人?居然這么快就規(guī)劃的井井有條。
蕭迎微笑頷首:“這座工坊日產(chǎn)起碼五千石,最高可達到萬石?!?/p>
這個數(shù)量其實不算特別多,但若是以后銷量好,還可以繼續(xù)擴大。
寧遠澤則被這個數(shù)字嚇了一跳,五千石?萬石?那一個月豈不是至少能產(chǎn)十四萬石?那他們能賺多少錢??
想到這里,他趕緊問道:“這水泥成本如何?售價幾何?”
蕭迎早就算過這個賬,因此一口答道:“水泥主要是由白灰與粘土為原料,這兩種東西都隨處可見,成本極其低廉?!?/p>
“主要其實是人工工錢,需要進行開采、運輸、加工以及包裝。但總體來說,燒制一石水泥的成本估計不到20文?!?/p>
“至于售價,到時候還得縣令大人親自定奪?!?/p>
寧遠澤恍然,粘土的確到處都是,白灰在云安縣也很多,尤其是山里,甚至有幾座石灰礦。
尋常賣給百姓的石灰都要經(jīng)過加工處理,所以價格稍微高一點,但只是這種石灰礦的話,就完全不值錢了。
他心思頓時活躍起來,一石水泥的成本不到20文,哪怕售價只定為50文,一石就能賺到30文。
日產(chǎn)五千石,那一天就能賺150兩銀子,一個月就是四千多兩!一年就是五萬兩!
而且這還是最低產(chǎn)量,如果按照上限,那還能翻倍。
就算縣衙只拿七成,也是一大筆銀子了。
有了這些錢,他就能為云安縣做不少事情,大展拳腳。
想到這里,他不由呼吸急促了幾分,這生意做得!
他看向蕭迎的目光也火熱了不少,這位蕭夫人果真神奇,真是他的貴人啊。
“這成本的確不高,看來能賺不少錢。蕭夫人,我這次帶了五十人過來,不知什么時候能將工坊建好?”
他已經(jīng)有些迫不及待。
蕭迎如何看不出來?聞言不禁揚起唇角。
很好,看來這位縣令大人已經(jīng)徹底被征服。
“這座水泥工坊規(guī)劃的面積很大,需要修建的建筑很多。如果大人希望早日開工生產(chǎn),五十人可能不夠?!?/p>
“以蕭夫人所見,需要多少人?我希望十月初就能開工,如此正好趕上災民們服徭役的時間,生產(chǎn)的水泥也正好用來修建城墻?!?/p>
寧遠澤凝了凝眉,云安縣的城墻并不高,只有四米多,應付普通人夠了,但對于稍微像樣點的高手就只是擺設。
比如眼前人,想必就能輕而易舉翻越,否則也無法連夜殺死前任縣令,更不用說抵擋外敵了。
像是北邊的邊關(guān)之城,城墻都高達十多米,必須使用攻城器械才能爬上去。
但修建那樣的城墻造價非常昂貴,因為要用到糯米灰漿,糯米比普通大米更貴,少有人肩負得起。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他能自己生產(chǎn)價格便宜的水泥,完全可以把云安縣的城墻也修到十幾米高,且加寬加厚。
蕭迎思忖片刻道:“那再選三百人吧,到時候這批人修建好工坊還可以接著上工?!?/p>
寧遠澤卻搖了搖頭:“那些災民剛被安置下去,接下來還要修建房屋以及開荒種植,估計沒有辦法來修建工坊?!?/p>
“這樣,我從鄉(xiāng)兵里挑選三百人過來修建,這些人力氣更大,干活也更加利索,待遇跟其他人一樣就行?!?/p>
蕭迎自然不會反對,不過又提醒道:“水泥工坊的灰塵很大,人吸附多了容易生病,所以正式上工時最好佩戴面罩。”
“我更建議不要長期在里面上工,比如上一個月休息兩個月,一年上工四個月也就差不多了,這樣還能惠及更多的家庭。”
寧遠澤當即亮起雙眼,贊嘆道:“蕭夫人這個建議非常好?!?/p>
如此一來,起碼能有上千戶人家能來水泥工坊上工。
按照一個月一兩銀子的工錢計算,一年就能賺四兩銀子,對于普通人家來說已經(jīng)很不錯了,還不會耽誤農(nóng)活。
他琢磨著,到時候就從那些最貧困的家庭挑選工人,讓云安縣的老百姓都富裕起來。
說干就干,寧遠澤立馬又返回縣城,去軍營調(diào)集了三百鄉(xiāng)兵。
有了這群人的加入,效率頓時大幅度提升,讓王大沖樂得眉開眼笑。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還能建造這樣的大工程,手底下管著這么多工人,而且大部分還是鄉(xiāng)兵,跟著夫人果然有前途!
蕭迎倒是沒太大反應,等工坊一切步入正軌,就帶著凌云蕭千回去了。
回到陳家村時已經(jīng)傍晚,剛好遇上那些被領(lǐng)回來的災民。
這些人走了一天都累得夠嗆,不過精神還好,主要是十分有盼頭。
這一路上他們也聽陳杰說了一些村里的事情,聽聞村里有一位蕭迎蕭夫人,做著很大的生意,還在村里修建了兩座工坊,隊伍里唯一的馬車就是她的。
而且還聽說她這次為了安置災民捐獻了兩千兩銀子,還把自己的空屋子拿出來給他們居住,眾人都感激不已,對蕭迎也多了幾分好奇。
如今乍然碰見,災民們都欣喜又激動,想看看這位蕭夫人究竟長什么樣。
不過直到來到廢棄的辣椒工坊前,蕭迎才下車,其余馬車牛車也陸續(xù)停下,陳杰率先走了過來。
“蕭娘子,你回來了?!?/p>
“嗯,這些就是分到咱們村的百姓?有多少人?”
蕭迎掃了一眼,天黑也看不分明,索性詢問。
陳杰道:“一共十四戶,一百零一人,你這屋子真能住下?”
“應該差不多。”蕭迎頷首。
之所以敢安置這么多人,就是因為她有一座廢棄的臨時辣椒工坊。
當初建造這座工坊時只用了十來天,有五間大屋子,三間大倉庫,幾個茶水休息室、雜物間與守夜的房間。
此外還有一排茅房,設施挺全,安排這些人應該夠了,反正只是臨時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