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澤答道:“一是因為表姐被敕封為誥命,有這個資格。”
“二是這次陳家村安置了三百多流民,導致村子里陳姓村民占比大大下降,再稱呼陳家村已經不合適。”
“三來表姐收了數百仆人,她一家的人數就抵一個村,所以有主導權。”
“四來表姐為村民帶來諸多利益與好處,深受大家的感激欽佩,大家愿意這樣做。”
寧樂殊越聽越自豪,是啊,她的迎迎可是有誥命在身,是月國第一位敕封誥命的村婦呢。
改個村名而已,便是改鎮名也沒人敢說什么。
想到這里,更加迫切想要見到自己的女兒,想看看女兒到底成長成了什么樣子。
于是次日一早,寧樂殊便在兄弟二人的帶領下一起去了陳家村。
休息了一晚上,寧樂殊顯得神采奕奕,精神煥發。
她要以最好的姿態去見自己的女兒,爭取給女兒留下最好的印象。
三人同坐一輛馬車,路上,兄弟二人與她訴說了許多有關蕭迎的事情,寧樂殊聽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
“遠辰,遠澤,你們說迎迎會認我這個娘,愿意跟我回去嗎?”
末了,寧樂殊忽然有些忐忑地問道。
從兩人的描述中,她漸漸勾勒出自己女兒的形象,是個很有主見且聰慧的人。
沒有依靠任何人,單憑自己的努力就能做到這一步,實在是讓人刮目相看。
而且聽寧遠澤的說法,最近又弄出不少稀奇的好東西,已經快馬加鞭送往御前。
以皇上的英明大度,一定會再次晉升自己女兒的品級。
女兒如此厲害,讓她這個當娘的開心驕傲,卻也沒有信心說服女兒跟她回去。
寧遠辰與寧遠澤對視一眼,這事他們也商議過,但沒有下定論。
他們沒有告訴寧樂殊的是,蕭迎很可能是一位修士,且背后還有高人,免得她擔心。
“表姐心地善良,從小吃了很多苦,知道小姑才是親娘,一定會很高興。”
寧遠澤笑著安慰,沒有直接肯定或者否定寧樂殊的問題。
寧樂殊連連點頭,她的迎迎真是太可憐了,她以后一定要加倍補償。
說話間,隊伍已經到了陳家村。
由于陳杰早知今日之事,因此村民們一大早就等候在村口,熱情歡迎。
蕭迎也在其中,于情于理,她都必須到場,今日的事對她來說也非常重要。
“見過縣令大人!”
寧遠澤一下馬車,百姓們就齊聲行禮問安,聲勢浩大。
蕭迎則敏銳地發現馬車里還有兩道氣息,猜測可能是寧遠辰或者寧遠澤的家眷前來看熱鬧,便沒太在意。
“鄉親們無需多禮。”
寧遠澤笑容和煦,心中感慨。
他一眼看見站在最前方的蕭迎,頓時上前打招呼。
“蕭孺人也在。”
“見過縣令大人。”
蕭迎也露出笑容,頷首致意。
寧遠澤這才收回目光,道明來意。
“本官今日前來是為嘉獎。各位皆知北邊幾州大旱,災民流離失所,不少來到我云安縣。”
“此次我云安縣共安置災民上萬人,其中三千人安置到了各村鎮。”
“其中又以陳家村安置最多,共有四十四戶,三百一十八人,乃其余村鎮十倍,當屬楷模!”
聽到這里,村民們無不挺胸抬頭,面露自豪。
雖然昨日就聽里正提及,但今日被縣令大人當面夸獎,感覺還是不一樣。
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己村子安置的災民人數竟然是其余村鎮的十倍,難怪縣令大人都親自前來嘉獎。
“此外,”又聽寧遠澤繼續往下說道:“本官還要特意嘉獎蕭孺人。”
“蕭孺人此次為安置災民捐獻了不少銀錢與糧食,更獻出水泥此等利國利民的寶物。”
“不僅為縣衙創收,也為災民提供了大量上工的機會,實在良策。”
他沒有說蕭迎大量購買仆人之事,雖然這也算安置災民,但畢竟是從牙行購買,且屬于她自己的財產,還是有所不同。
村民們頓時齊齊看向蕭迎,心生佩服,蕭娘子的確厲害啊。
寧遠澤又道:“經縣衙商議決定:獎勵陳家村白銀百兩,匾額一塊;獎勵蕭孺人白銀百兩,絹兩匹。”
此言一出,村民們當即喜上眉梢,爆發出熱烈的歡呼。
“好!”
“謝謝縣令大人!”
“謝謝縣令大人,大人可真是個為民著想的好官啊!”
“咱們陳家村真是出息了,這得讓多少人羨慕?”
一百兩對現在的他們來說雖然不多,但這可是縣令大人嘉獎的啊,意義不一樣。
這要是說出去,其余村鎮的人肯定會羨慕嫉妒。
至于獎勵蕭娘子的更多,那誰叫人家貢獻的多呢?現在他們是連嫉妒都嫉妒不起來了。
當雙方的差距過遠,連攀比的念頭都無法生出。
歡笑間,幾名衙役已經端著托盤上前,其中兩盤是雪白的銀錠,還有一盤是兩匹絹。
更有兩人抬著一塊兩米長的牌匾,匾額上還系著一朵紅花。
上書四個大字:樂善好施。
“樂善好施。”
有村民念出上面的字,笑得更加開心了。
也有人不解地詢問:“這是啥意思?”
“就是說咱們行善做好事,樂于施舍救濟貧困之人。”
李清風捋著胡須含笑點頭,他也是被救濟對象之一。
寧遠澤頗為訝異,看來陳家村的掃盲很有成效啊,這才不到一個月,村民們就能認出這些字了。
不少村民面色尷尬,他們好像也沒做什么,最多幫那些災民建了建房子,還拿人工錢了呢。
要說還是蕭娘子做得多,不僅提供上工的機會,食堂還提供便宜的午飯。
感覺這塊牌匾的功勞蕭娘子至少占一半。
見陳杰收下牌匾與銀兩,蕭迎那邊也安置妥當,寧遠澤再次開口。
“由于此番接納安置村民甚多,村里陳姓人數已不足三分之一,是以陳里正向本官建議更改村名。”
“本官考慮到實際情況,所以答應了。”
村民們面面相覷,這件事有的人已有所耳聞,也有人第一次聽說,因此反應各異。
災民們都表示無所謂,叫什么都沒關系。
一些姓陳的人家卻皺起眉頭,但也不得不認清事實,陳姓占比下降,再叫陳家村的確不合適了。
而且若是能得縣令大人賜名,似乎也不錯。
寧遠澤又說道:“陳家村是我月國唯一擁有九品孺人的村子,且蕭孺人對村里貢獻良多,所以本官認為村名可以帶上蕭孺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