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行動不便,就躺在她的輪椅上接受催眠。
趙耀引導欣欣走到了一扇門前,他鼓勵她推開這扇門。
“你看到了什么?”
欣欣:“我看到了滿天的星星。”
趙耀:“你聽到了什么?”
欣欣:“我聽到了蛐蛐的叫聲。”
趙耀說:“你在哪里?”
欣欣:“......嗯,我也不知道。我好像在睡覺。外面在下雨。”
趙耀愣了一下,滿天的星星和下雨是不可能同時出現的。
說明這個記憶是經過加工的記憶。
極有可能是欣欣童年時期的記憶,因為在童年時期,孩子的所見所聞和成人是不一樣的。
最有可能發生記憶加工的時候就是童年時期。
趙耀決定試著引導一下,“對啊,外面在下雨。
滴滴滴滴......
你一個人嗎?”
欣欣:“好像......是一個人。
不,我抱著我的咪咪。”
趙耀:“咪咪是貓嗎?”
欣欣:“不是,是我的毛絨玩具,她是一只食蟻獸。”
食蟻獸?
毛絨玩具一般都是貓貓狗狗,熊熊兔兔,食蟻獸很少。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食蟻獸長什么樣子。
一個小孩子怎么會挑選食蟻獸,作為自己的哄睡毛絨玩具?
趙耀在心里默默思考著這個問題。
他突然明白了。
欣欣的心理問題和她的媽媽有關。
先不說欣欣抱著的毛絨玩具,事實上究竟是不是食蟻獸。
但欣欣認為它是食蟻獸。
母食蟻獸是自然界中最寵孩子的母親。
為了保護孩子免受其他野獸的傷害,她會時時刻刻將自己的孩子馱在背上,直到小食蟻獸有能力自己捕食。
欣欣不知哪里獲得這樣的信息,她把她的毛絨玩具當成了食蟻獸。
那個幻想中的,擁有世界上最溫暖懷抱的媽媽。
趙耀問:“聞一聞,咪咪身上有什么味道?”
果不其然,欣欣像小孩子一樣呢喃地說:“媽媽的味道。”
趙耀輕聲問:“記得媽媽的樣子嗎?”
欣欣說:“記得。媽媽在盒子里。”
趙耀知道了,是欣欣相框里的媽媽。
可是欣欣的肌無力和她的媽媽有什么關系呢?
為什么是在兩年前突然爆發?
肚子疼和失眠,這些癥狀和肌無力又是什么樣的關系?
時間差不多了,肌無力患者催眠時間不宜過長。
趙耀引導著欣欣走出了催眠。
欣欣慢慢睜開眼,“哥哥,催眠......結束了?”
趙耀說:“結束了。”
欣欣來了興致,“我說了什么?”
趙耀說:“說的不多。等治療結束,如果你實在好奇,可以給你看錄像。”
欣欣說:“好吧。不過,說了什么我自己不記得了。”
趙耀說:“我問你幾個問題。如果覺得不想回答,或者心里有不舒服,都可以告訴我,不用勉強自己回答。”
欣欣說:“好。你問吧。”
趙耀說:“你有一個毛絨玩具嗎?叫咪咪?”
欣欣笑,“催眠中的我說的啊?還真神奇。
我是有一個咪咪的毛絨玩具。”
趙耀問:“是食蟻獸嗎?”
欣欣好像沒聽清,“是什么?”
趙耀重復,“食蟻獸。”
欣欣說:“剛才我說是食蟻獸嗎?
嘿,真是太奇怪了。
我的毛絨玩具是一只熊啊。
食蟻獸是什么鬼玩意?”
趙耀問:“你記得你媽媽的樣子嗎?”
欣欣皺了皺眉,“我媽?我沒印象了。”
接著她做了個鬼臉,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咨詢室外面,“我媽把我爸給傷害慘了。
我爸把她的照片都扔掉了。
我也早忘了她的長相。
這么多年疼我愛我的是我爸,她那么狠心地走了。我也不想記得她。
太狠了,那女人。”
欣欣吐吐舌頭,像是談論一個不相干的人。
趙耀心里泛起了疑惑,催眠中的欣欣說盒子里的媽媽是怎么回事?
這個盒子不是相框,那又會是什么?
父女兩個走了,約定兩天之后再來。
趙耀和陳年討論欣欣的病情。
趙耀給陳年看欣欣的錄像。
“年哥,你怎么看?”
陳年思忖,“首先,食蟻獸確實是渴望母愛的象征。
這一點毋庸置疑。
也許是欣欣從電視上、書上偶然接收到的信息,小食蟻獸的童年,是在食蟻獸媽媽的背上長大的。
她渴望和母親身體的擁抱和接觸。
欣欣的父親是對欣欣無微不至的照顧,可是一個孩子和母親身體的接觸,是她一生溫暖感覺的最初來源。是健全人格的基礎。
恒河猴的實驗已經說明了一切。
幼猴因為見不到自己的媽媽,自己爬到了毛巾做成的絨布媽媽懷里。
但餓了之后,又會到另一個有奶的籠子里,問鐵絲網做成的媽媽要奶喝。
實驗人員都以為,幼猴會更喜歡呆在鐵絲網媽媽身邊,因為生存是動物的天性。
可是現實卻不是這樣的。
除了喝奶,幼猴都呆在絨布媽媽懷里。
實驗者由此確定,愛源于接觸,而非食物。
即使有一天母親不再分泌乳汁,孩子依然愛著母親,因為他們感受過母親的愛,保有愛的記憶。
后來這個實驗就有點殘忍了。
實驗人員將絨布媽媽身上放了機關,只要小猴子來擁抱,絨布媽媽身上就會出現利器傷害小猴子。
小猴子被刺得渾身是傷,依然要沖向絨布媽媽的懷抱里。
所以,孩子不會因為媽媽的傷害,而主動舍棄母親的懷抱,這是生物本能。
欣欣說的,她根本不想記得她的媽媽。是一種口是心非、自欺欺人的說法。
恰恰說明,欣欣很渴望缺失的母愛。”
趙耀說:“第二個疑點。為什么是滿天的星星和下雨同時存在于她的記憶中?
我由此推斷,她的心理問題出現于童年時期,因為孩子年紀小心智不全,最容易將記憶糅合,組裝在一起。”
陳年說:“是。滿天星星是靜態的,可能是欣欣自己睡覺,十分孤獨的情況下,從窗戶看到外面的景象。
下雨聲是動態的,可能欣欣的母親離開那一天是個下雨天。
所以雨聲成了離別的背景音。
她只要是孤獨想媽媽,渴望媽媽的懷抱的時候,腦中會自動下起雨。
盡管每次都是那天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