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嵐的桌子上,放著強效護手霜。
趙耀說:“潘嵐有一遍一遍洗手的強迫癥狀。
這是強迫癥狀中,過度無意義地對一件事情的重復行為。”
垃圾桶里有帶血的紙巾。
趙耀帶著手套拿起紙巾看了一下,“潘嵐在剪指甲的時候,可能指甲剪得沒有很圓滑。
慌亂中的她,為了不斷修正指甲,將幾塊指甲邊緣的肉也剪了下來。
說明任何細微的變化,都能引起潘嵐內心深處的恐懼。”
潘嵐抽屜里放著各種藥和厚厚的有幾百張的檢查單。
從創口貼到治療心梗的藥都有。
檢查單從簡單的血常規到心臟彩超到骨髓穿刺,再到艾滋病的檢查,應有盡有。
而且從時間上來看,幾乎隔一段時間,潘嵐就要重復做一次檢查。
趙耀說:“強迫癥引起了疑病癥。
反復不斷地懷疑自己得了病,沒完沒了的檢查,一次次確認只能帶來短期心安,過一段時間又會循環。”
接著,趙耀對屋里的物品一一查看后對題安說:“我現在可以確定潘嵐不是肇事者。
她一遍一遍回到那個路段,確實是在確定自己有沒有撞人。
這是強迫癥病人一個典型的強迫行為,叫做折返行為。
折返行為基于強迫思維,那就是攻擊性強迫想法(aggreSSive ObSeSSiOnS),擔心自己會傷害自己,傷害他人。
她會來回駛過自己車輛走過的路段,來確定有沒有造成交通事故。
她不是肇事者,她是目擊者,或者她聽到了車禍的聲音。”
題安說:“她是目擊者或者知情者?”
趙耀說:“是。強迫癥人會根據自己看到的或者聽到的,將自己和這個事件緊密聯系在一起。
她為什么會一遍一遍回現場確認?
她是怎么知道那里有車禍的?”
題安說:“按筆錄里潘嵐的敘述,她走的路和事發路段不是一條路。
但真實性有待考證。”
趙耀說:“那就對了,她說的是實話。
她應該是聽到了車禍的聲音。”
題安說:“可是在問詢中,潘嵐完全沒有提過自己聽到過異樣的聲音。”
趙耀說:“強迫癥病人的認知中,她的所見所聞都要和自己扯上關系,她首先想到的不是‘是不是發生了車禍?有人撞了人?’
而是‘是不是發生了車禍?是不是我撞了人?人會不會死?’。
這是本身和自己沒有關系的焦慮和認知扭曲的主觀想法。
再將這種焦慮和扭曲不斷放大,直到它變成一場災難。
我可以幫你和她聊一聊,引導她說出客觀的,沒有經過主觀加工的視覺和聽覺。”
題安說:“強迫癥能這么影響人這么厲害?”
趙耀說:“是。如果是重度強迫癥患者,他的思維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像是有人寄生在他的意識里,每時每刻地糾正他的行為和語言,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到偏執。
得了強迫癥的患者生活是很痛苦的。
比精神分裂還難受,精神分裂至少有時候不自知。
強迫癥患者對于自己過度的行為是十分清楚,但無可奈何的。
強迫癥的自殺思維很強烈,但往往阻止他們自殺的,還是強迫癥。
有人怕死后血流一地沒人擦。
有人怕跳樓之后衣服就出現褶子。
有人甚至因為覺得上吊的繩子結打得不周正,而放棄了自殺。”
題安說:“老薛預審過了。
要不你和我回警局,再對潘嵐進行問詢?”
趙耀說:“行。”
問詢室。
趙耀跟潘嵐自我介紹,“我是心理師趙耀,介意我和你聊聊嗎?”
潘嵐警覺,“心理師?”
趙耀放下手里的東西,坐在了潘嵐對面,他開門見山:“似乎你有一點強迫癥?
試著找過心理醫生嗎?”
潘嵐點了點頭,“找過。沒有什么用。”
趙耀說:“想好起來嗎?”
潘嵐看了看趙耀寫的筆錄。
趙耀立馬反應過來,在筆錄上他有涂改了一個字。
趙耀立刻心領神會,將整頁紙撕了下來扔進了垃圾桶,重新寫。
趙耀這個舉動贏得了潘嵐極大的好感。
她漸漸放下戒備,回答道:“我想好起來。”
趙耀問:“記得什么時候腦中開始冒出不受意識控制的想法?”
潘嵐想了想,“好像我從小就是這樣。
只不過長大了,感覺越來越嚴重。
我知道這不對......”
趙耀接著說:“但你改變不了。”
潘嵐說:“是!我改變不了!
我最后總是被腦中的想法打敗。一遍一遍地重復。”
趙耀說:“因為這個,你至今無法戀愛結婚?”
潘嵐說:“是,我真想象不到,如果我的伴侶一回家將襪子扔到地上,鞋放得亂七八糟,我會不會拿把刀沖過去殺了他。”
趙耀看著潘嵐已經顫抖的嘴唇,光是想象就已經能讓她憤怒。
趙耀判斷,潘嵐的癥狀比較嚴重,她的病程很長,她的強迫癥是表象,她有深層次的心理動機。
光是聊天,潛藏在記憶里的心理根源不會露面。
趙耀提議找一個房間給潘嵐做催眠。
催眠結束,趙耀走出房間對題安說:“都明白了。
潘嵐兩歲時散落在客廳的玩具。
導致八歲的潘嵐哥哥被玩具絆到,頭部撞碎了魚缸。
碎玻璃劃破了潘嵐哥哥的動脈,她哥哥失血過多死亡。
潘嵐目睹了自己哥哥的血流成河和死前慘狀。加上后來父母親戚的責罵和懷疑。
焦慮和痛苦的種子在她心里發芽。
她因為沒有收拾好玩具,哥哥才死亡的。
她因為沒有收拾好玩具,父母才收回所有對她的愛,對她極盡厭惡。
從此,強迫癥和她的成長如影隨形。
她也被剝奪了快樂的權力。”
題安說:“她說了沒有關于車禍的事?”
趙耀說:“她說她在快到十字路口的地方,聽到了刺耳的急剎聲和撞擊聲。
但她無法判斷聲音的來源。”
趙耀將一張紙交給題安:“這是準確的時間。
她在聽到異響之后下意識踩了下剎車,看了一眼儀表盤上的時間。”
題安說:“這個信息太關鍵了。
當時十字路口還有別的車嗎?”
趙耀說:“沒有車,晚上十點。郊區車很少。
但她提到,十字路口有一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