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第三次來,趙耀直接開啟了深度催眠。
他在聊天中發(fā)現(xiàn)老人愛泡腳。
于是在老人躺在弗洛伊德榻上的時候。
趙耀讓他放松,讓老人想象著自己的雙腳浸入了溫暖的盆中,水漫過了小腿。
身體暖暖的,微微出汗......
溫暖的感覺,讓他的全身都在放松......
過了一會兒,老人就發(fā)出了緩慢均勻的呼吸聲......
趙耀決定將泡腳盆換成溫泉,“你的膝蓋也浸入了這個暖暖的溫泉。
你的擔憂、你的恐懼全部從熱氣中蒸發(fā)走了......
你的整個身體都極為放松......
你抬頭看了看天,很藍......
溫泉旁邊是綠油油的草地......
你漸漸變得年輕......朝氣......
你從溫泉里出來,慢慢走到了一片溫暖的熱帶雨林,撥過層層密密的樹葉,你會看到一幅景象......
這幅景象,是你熟悉的地方嗎?”
老人:“我不確定......熟悉不熟悉......但我好像來過這個地方......”
趙耀:“你看到了什么?”
老人:“村莊......
稻田......
墳墓......
水溝......
還有......一塊石頭......”
趙耀:“什么樣的石頭?”
老人:“長長的......那種長方形的......上面有數(shù)字......我看不清那個數(shù)字......”
趙耀皺眉,“數(shù)字是什么顏色的?”
老人:“是......紅色的......嗯......是紅色的......”
趙耀明白了,他試探地問:“這塊石頭是邊境碑對嗎?”
老人:“是......我不確定......”
趙耀:“碑的那邊是哪里?”
老人:“是......越國......”
趙耀頓了頓,他算了算老人的年紀,大概知道了。
童年的老人站在邊境碑前,看到了“那邊”的景象。
趙耀緩緩問道:“這邊是村莊,那邊是戰(zhàn)爭對嗎?”
老人:“是......”
趙耀知道了,在戰(zhàn)Zheng中什么殘酷的事情也可能發(fā)生。
趙耀:“好,現(xiàn)在你慢慢走過邊境碑......”
老人:“我......不敢......”
趙耀說:“沒關(guān)系,去看看那邊有什么?”
老人點頭應著,“大人不讓......我偷偷去......”
老人的頭微微扭動了一下,皺了皺眉頭,用孩童的語氣描述:“有......村莊......狗叫......湖......老人......孩子......火把......土坑......很多人......哭......笑......”
趙耀:“你看到有很多人?”
老人:“是的,很多人。”
趙耀:“他們在干什么?”
老人:“他們......在砍頭.....”
趙耀:“砍誰的頭?”
老人:“嬰兒......”
趙耀悚然,老人在小時候可能目睹了邊境那邊村莊的殺嬰行為,從此有了心理陰影。
趙耀:“他們?yōu)槭裁匆@么做?”
老人不斷重復起了三個字,“殺首子......殺首子......他們在殺首子.....”
趙耀感覺一股涼氣,順著脊髓直沖腦殼,他知道所謂的“殺首子。”
就是部落里每個家里生下來的第一個孩子,要被殺掉,同時被族人分而食之。
一方面的原因,是以前的人們,認為將頭生子獻給鬼神,可以得到神靈的庇佑。
庇佑以后這個家族,會出生更多的孩子,他們會平安長大。
殺首子又叫宜弟,就是對以后出生的孩子,家族子嗣的綿延都有好處的意思。
第二個原因就是源于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zhuǎn)變的時期,衍生出的特殊風俗。
在母系氏族社會,一個女性可以和多個男性繁衍后代。
在向父系氏族社會轉(zhuǎn)變的過程中,男權(quán)迅速崛起,女性成了男性的戰(zhàn)利品和附屬品。
男性開始要求女性的貞潔。
掠奪回別的部落的女子,為了保證自己家族血統(tǒng)的純正,男性族人會殺死男子妻妾所生的第一個孩子。
確保血統(tǒng)的純正,孩子都是自己的。
無論是因為什么,殺首子都是極其殘忍和滅絕人倫的一種風俗。
但這種風俗,已經(jīng)在歷史的變遷中銷聲匿跡,即使是邊境落后的部族,也不太可能延續(xù)這種風俗。
那是因為什么呢?
在歷史中被淘汰的慘絕人寰的風俗,為什么會重新上演?
除非......
趙耀恍然大悟,戰(zhàn)爭!
越戰(zhàn)中的大量男丁去打仗,女人守村莊。
幸存者回到家鄉(xiāng),為了保證妻子所生孩子是自己的,而非敵人的。
第一個孩子要被殺掉。
老人的潛意識牢牢記住了這血腥恐怖的一幕,他的潛意識為了保護他,將這段記憶封存。
老人這時的腿猛地動了一下,“頭!頭!滾過來了!
?。。 ?/p>
趙耀知道潛意識在抗拒催眠了。
潛意識和催眠在爭奪意識的控制權(quán)。
為什么老人一直說‘我不是哥哥,我是弟弟?!?/p>
那是因為那一幕對他產(chǎn)生的心理沖擊,他怕自己被殺掉,雖然他不會被殺掉。
但在孩子的概念中,一旦符合一個身份,就會承擔一個后果。
這是屬于孩子的邏輯。
趙耀開始引導。
“我數(shù)到三,你將從夢境里面出來,并且不會記得......”
老人慢慢睜開眼睛,“我睡了一覺?”
趙耀說:“是,你睡了一覺?!?/p>
老人問:“催眠什么時候開始?”
趙耀說:“催眠已經(jīng)結(jié)束了?!?/p>
老人:“結(jié)束了?我說了什么?”
趙耀:“你什么也沒說。你就是被小區(qū)里挖出的骷髏嚇到了。
這樣吧,我建議你搬家。
搬家之后定期來我這里做心理治療。
我已經(jīng)了解到你的癥結(jié)所在。
相信如果堅持做心理治療,你將會慢慢好起來。”
老人感激地走了。
趙耀看著老人蹣跚岣嶁的背影,他的阿爾茨海默癥正在慢慢吞噬他的腦細胞。
他終究會忘掉一切。
在忘掉一切之前,他需要平靜。
趙耀要做的,就是讓他平靜。
直到忘記那一天真正到來。
心靈的震顫就像是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那只停留在花朵上的蝴蝶。
微微鼓動了一下翅膀。
全世界刮起一陣颶風。
人們看到了颶風,卻不知道它源于一場薄如蝶翼的震動。
大概心理師就是這樣的職業(yè),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只為找到那只蝴蝶。
放走冰凍的蝴蝶,終止精神世界的颶風。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在心理師的眼里,他們都一樣。
汲汲于生或者汲汲于死,靈魂會記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