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安直視辛萬福,“你認罪嗎?”
即使能證明辛悅的姥姥姥爺,是被人毒死的。
即使題安知道兇手是誰。
但太久了,無法找到證據。
如果嫌疑人不認罪,法律將拿他沒辦法。
辛萬福問題安:“現在我認罪,是不是晚了?”
題安實話實說:“是的,一切都晚了。你知道我說的,不是時間。”
辛萬福問題安:“如果我被抓起來,之音怎么辦?誰來照顧她?”
題安說:“我們有慈善機構,安置這樣的患者。
醫院的醫生,會給她治病,義工會照顧她生活。”
辛萬福嘆了口氣,自言自語:“你們誰來照顧她,我都不放心。
義工不會像我一樣盡心的。
我要是死了,之音也活不下去了。
所以......我不認罪。”
辛萬福抬頭,直視題安:“我不認罪。
我不認罪。
悅悅是抑郁癥自殺。
我岳父岳母是病死的,和我沒有關系。
我沒有罪,我要回家。”
題安拿出手機,看了看手機上發來的信息。
他一字一頓地對辛萬福說:“心理師已經評估了夏之音的病情。
她的精神分裂癥,只要按時吃藥治療,雖不能痊愈,但癥狀會慢慢減輕。
最好的結果就是,一時糊涂一時清醒。
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惑,你們看了那么多家醫院,為什么夏之音的病情,卻一點沒有好轉?
直到我找到了抽屜里,夏之音平常吃的藥。
這么多年,你為了她離不開你,你將她的藥,換成了維生素是嗎?
你怕她清醒之后,指認你當年強奸她的罪行,你讓她瘋了二十幾年!”
辛萬福用手捂住了臉,淚水順著指縫溢出。
他說:“可是,我愛她,我愛她呀。
她也愛我,后來,她也愛上了我!”
題安緩緩地說:“你有沒有想過,夏之音不僅有精神分裂癥,還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癥。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是被害者對于犯罪者,產生情感的一種病癥。
這不是愛,這是馴化。
這不是愛,這是病。
只有讓夏之音離開你,離開你這個病癥的源頭,她才可能好起來。
所以,你認罪吧。”
辛萬福沉默半天后,點頭,“我認罪。
但我有一個條件,我想見之音最后一面。”
題安說:“可以。”
“好......”辛萬福拿起筆,在供認書上簽了名字。
見面室,夏之音像孩子一樣,敲打著會面室玻璃,哭著說:“悅悅爸,你快出來呀。
你怎么在這里?
悅悅要下學了,我也很餓了,你怎么還不回家。”
辛萬福趴在玻璃上,看著夏之音,泣不成聲。
一年后的看守所見面室。
夏之音笑著對玻璃那邊的辛萬福說:“辛師傅,謝謝你那天來幫我修管道。”
她臨走的時候,對獄警微微欠身致謝。
她說了一句,“我的朋友,勞您照顧,萬分感謝。”
辛萬福先是一愣,繼而眼淚滑落。
他呆站了一會兒,突然臉上的表情,像廣場上的鴿子騰空而起般釋然。
辛萬福在夏之音心中,那個臉色黝黑,手上布滿老繭,但有著干凈誠實的心的人,回來了。
他在她心中,重見天光。
題安問辛萬福,“如果還有出獄的可能,出去要干什么?”
“跟著她。”接著辛萬福憨厚地笑笑,“警官您別緊張。
我的意思是,在養老院,我不靠近。
我遠遠地看著她。
就像淤泥始終仰望雪花。
仰望,本來就是一種幸福。”
監獄大門緩緩關上。
將世界一分為二。
題安回到辦公室,他還需要加班。
辛悅這個案子,像一個蝴蝶的翅膀,微微顫動。
但這個城市,卻刮起了颶風。
辛悅跳樓自殺后,隔天一個男孩,也從同樣的位置一躍而下。
過了三天,又一個女孩,從同樣的位置跳下。
他們之間沒有聯系。
他們手中握著一張報紙,報紙的頭版頭條赫然寫著:“死亡是一種權力。”
這篇報道將辛悅的跳樓死亡,極端美化。
整篇報道的字里行間極具煽動力。
“縱身一躍,羽化成蝶。”
“世界像風在耳邊吹過。”
“死亡是極端的美麗。”
“天堂里面沒有抑郁。”
“跨出那一步,跨出時間。”
這樣的文字,被真正抑郁的人看到。
每個字都可能引發一場血案。
題安調查到最后才知道。
醫院精神科的一個實習醫生,將患者資料給了自己的男朋友。
她的男朋友就是寫這篇報道的實習記者。
他為了業績達標,一鳴驚人,一夜成名。
將這篇稿子,發給了精神科就診的抑郁病人。
并將辛悅跳樓的地點,塑造美化成了一個自殺圣地。
自己則守在這座樓下,捕捉有人跳樓的畫面。
他成功了。
他成了未卜先知,具有職業敏感度的有名記者。
他的稿子在網絡上,被十幾萬人轉發點贊。
在審訊室。
題安質問無良記者,“兩個生命隕落,你難道心里不會有一絲愧疚?”
記者無所謂地笑笑,“你是在站在道德制高點,來指責我嗎?
他們本來就是有病。
我只是恰好捕捉到。”
題安說:“是恰好捕捉,還是蓄意為之?
你的行為和殺人犯沒有什么區別!”
記者抱抱自己的肩膀,“哎呦,你說得我好怕怕。還殺人犯。
你干脆說,是我把他們推下去的?
怎么,你的破案率不達標嗎?
你需要拿我的案子來充業績嗎?”
題安憎惡地說:“就是你把他們推下去的。
你的女朋友已經招供,是她將門診抑郁癥名單,泄露給你的。
我們在跳樓的兩個孩子電腦里,看到了你給他們發的,鼓動自殺的電子郵件。
你還不說實話嗎?”
記者聳聳肩,“那又怎么樣?
據我所知,我國刑法并沒有教唆他人自殺的法條。”
題安一字一頓,“我是警察。
對法律,我比你熟。
煽動、幫助他人自殺,情節惡劣,會構成故意殺人罪。
你在牢里好好反省懺悔自己的行為吧。”
記者指著題安叫囂:“你等著!
等我出來,我要寫文章,將你搞死搞臭!
讓你在警察行業,再也呆不下去!”
題安淡淡一笑,“那得等你坐夠幾年牢出來。”
記者咆哮:“你等著!”
題安淡然,“我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