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石?”
陳星河認出了這種不算罕見,但用途廣泛的靈材。
“此物蘊含土靈氣,質地堅硬,是煉制低階法器、建造堅固屋舍的上好材料,也是土屬性陣法常用的材料之一。”
他站起身,目光掃過這片荒地。
“這條蜈蚣能成為一級妖獸,恐怕就是長年累月吸收這黃晶礦脈逸散的土靈氣所致。”
“它在此處筑巢,既守護礦脈,也依賴礦脈修煉。”
陳守耕聞言,眼中疲憊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鄉長的穩重。
“黃晶礦?能煉法器,能造房子?這可是好東西!”
他立刻看向身邊的楊守禮和巡護隊。
“楊里長,立刻組織人手,把這片區域給我圍起來,豎立警示牌,沒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挖掘。”
“巡護隊,分出兩隊人,日夜在此輪值守衛,發現任何可疑人物或異常,立刻示警上報。”
“是,陳鄉長!”
楊守禮和巡護隊長齊聲應諾,臉上都帶著興奮。
“爹,這黃晶礦的價值不算特別驚人,但勝在量大易采。”
陳星河補充道。
“對我們漁陽鄉而言,是一筆穩定的進項。”
“開采出來的黃晶礦,一部分可以賣掉,一部分我們自己留著,將來擴建鄉里、建造更堅固的工事、甚至嘗試煉器都用得上。”
陳守耕撫須點頭,思路清晰。
“不錯,這是天賜我漁陽鄉的財富。”
“開礦需要人手,正好能安置更多勞力,讓大家有活干,有飯吃。”
他看向陳星河,眼中帶著詢問:“星河,你看這礦脈附近…可還有別的妖怪?”
陳星河再次放出神識,仔細探查方圓數里,尤其深入地底,確認無誤后搖頭。
“暫時沒有,只有這條鐵背蜈的氣息,應是獨占此地的妖獸,已被大哥除去。”
“不過,為防萬一……”
他走到礦坑邊緣,從儲物袋中取出一張繪制好的符箓。
手指靈光閃動,將符箓打入礦坑。
嗡!
一層淡淡的黃色光暈一閃而逝,隨即隱沒于地底。
“我貼了一張感應符,若有其他妖獸或修士試圖從接近,我便會收到示警。”
“好,還是星河考慮周全。”
陳守耕徹底放下心來。
又叮囑了楊守禮和巡護隊一番,才帶著眾人返回漁陽村。
夕陽西下,將眾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陳守耕看著馬背上閉目養神的大兒子。
又看看身邊氣度越發深不可測的二兒子。
心中百感交集,最終化作一聲低低的感慨。
“地上有山,天上有河,這漁陽的天,塌不下來嘍……”
-----------------
陳大山那身傷口,在龍象鍛體訣打熬出的強橫體魄和鍛體丹強化身體的雙重作用下,恢復速度快得驚人。
不過兩三日功夫,深可見骨的傷痕便已結痂脫落,露出粉嫩的新肉。
麻癢感褪去后,筋骨反而感覺更加堅韌有力。
他閑不住,稍一恢復便又投入了巡護隊的事務。
只是這次徒手撕妖的壯舉,讓他在村民心中的威望達到了頂點。
陳守耕則迅速將精力投入到新發現的黃晶礦上。
他召集李夫子和各村里長,幾番商議,最終敲定了一套詳盡的貢獻點制度。
開采礦石按重量、品質折算貢獻點。
參與守衛礦場按值守時長折算貢獻點。
參與日常巡邏、鄉里建設、開墾荒地、維護水利。
甚至學堂幫工、醫館協助等,也都明碼標價地納入貢獻體系。
一塊巨大的青玄石板被立在鄉公所門口,上面刻著各項工作的貢獻點值,以及兌換清單。
200點:一斗赤陽米
300點:一斗青玉米
500點:一次張老郎中診治
1000點:精鐵農具或武器一件
2000點:一次陳星河仙師診視頑疾或重傷
5000點:申請入住青玄石輔助建造的新屋
……
貢獻點記錄在特制的竹牌上,定期公示。
這套制度一出,漁陽鄉的活力被徹底激發。
壯勞力涌向礦場和建設,婦孺老人也積極尋找力所能及的事務賺取貢獻點。
資源分配變得透明有序,人心前所未有地凝聚。
黃晶礦石被源源不斷開采出來,品質上佳的被陳星河收入儲物袋留作他用或日后售賣。
品質普通的則用于加固村寨圍墻、鋪設重要道路。
漁陽鄉肉眼可見地一天天變得堅實、富裕起來。
青玄石靜室內,靈氣氤氳。
陳星河盤膝而坐,面前攤開著那兩枚得自副本的煉器玉簡。
玉簡內浩瀚的知識如同星辰大海。
從最基礎的礦材辨識、火候掌控,到復雜的器紋銘刻、陣法嵌入,再到各種法器的煉制配方、失敗案例分析。
包羅萬象,體系嚴謹。
昆炎子這位煉器大師的經驗心得,字字珠璣。
對任何有志于煉器一道的修士而言,都是無價之寶。
然而,陳星河的目光中卻充滿了復雜,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冰涼的玉簡表面。
“煉器……大道煌煌,奧妙無窮啊。”
他低聲自語,帶著一絲向往,但更多的卻是清醒的克制。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狀況。
首先,他的靈根資質本就極差,修煉《小潤物訣》已是步履維艱。
全靠機緣和苦修才勉強跟上。
如今在練氣五層已停滯許久。
后續修為想要提升,需要更加勤奮和更多資源的堆積。
其次是精力分散。
制符之道是他安身立命、賺取資源的核心手段,投入巨大,且已初見成效,不能放棄。
煉神訣關乎神識根本,是制符、御獸、乃至未來斗法的基石,必須持之以恒。
寒流的培養、噬骨黑蝗蟲群的壯大、乃至新得的《昆炎子·寰宇奇蟲千鑒錄》研究,都牽扯著御獸與靈蟲之道的心神。
更別提還要分心家族事務、教導含雁、研究《滄溟水府札記》中的水法心得。
每一門都需要耗費巨大的時間和心力去鉆研、實踐。
最后,是資源的消耗。
煉器一道,與制符有相通之處,卻更為奢侈。
制符失敗,損耗的多是符紙、靈墨,價值相對可控。
而煉器失敗,損耗的往往是大量的靈材。
一次炸爐、一件廢品,消耗的靈石可能就是數百上千。
昆炎子的傳承再精妙,沒有海量的材料去堆積經驗、試錯,也難成大器。
以陳家目前的積累,支撐他和青崖、含雁的修煉以及家族發展已屬不易。
實在無力承擔培養一名煉器師所需的、堪稱無底洞般的資源消耗。
“貪多必失,欲速不達。”
陳星河緩緩合上玉簡,眼中最后一絲猶豫也化為堅定。
“此道雖好,卻非我陳家此時能承載。”
“強行涉足,只會拖慢修煉進度,耗盡家族資源,最終一事無成。”
他將兩枚承載著煉器大道希望的玉簡,連同那尊赤銅煉器爐,一起封入儲物袋深處。
這傳承,是陳家的底蘊,是未來的種子。
但現在,必須深藏。
“待他日,家族根基更厚,資源充盈,或族中出了煉器天賦卓絕的后輩,再拿出來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