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這邊,一大早,廚房里就開始做起了早飯,程老太知道, 程景川要帶著舒悅還有孩子們去市里,早早就起來準備早飯,到了她這個年紀, 就想看到兒孫們日子過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奶奶,不是說了,我們去外面買點就行嗎?不用這么早起來的。”
程景川起來的時候, 廚房里面已經開始煮面條了, 用的是昨晚的雞湯, 面條搟好以后,加上雞湯一煮 , 絕對好吃。
“上了年紀以后,覺少,做個早飯而已,一點也不累, 你們吃飽了出門,我才安心。”
舒悅帶著子浩也起來了, 看到廚房里面忙碌的奶奶和姑姑,心里全是溫暖 , 帶著子浩洗漱之后,讓子浩先去吃面, 舒悅得去給孩子喂奶,本來是想把小澈放在家里, 讓奶奶幫忙看著,可程景川堅持想要帶著小澈一起去,反正有車,也不會太折騰,主要是想要帶著孩子一起去 照個全家福。
等他們去軍區之后,可以給舒家人送一張,也能給奶奶留一張,聽到程景川這么一說,舒悅自然也是同意的,讓外公外婆看看孩子,也把子浩一起拍到相片里,小舅舅他們也能在想孩子的時候,看看相片, 這樣的安排,很細心, 也很周到。
一人一碗雞湯面下肚, 就連開車過來接人的王全貴也分到了一碗,吃得格外滿足,吃飽之后,這才坐車出發。
舒悅帶著兩個孩子坐在后面,小澈一路上都在睡,子浩則是睜著眼睛東看西看,現在看到的一切,全都是在牛棚那邊,完全沒有經歷過的,這兩天,沒有父母和爺奶在身邊, 不過, 有姐姐在, 確實是把他照顧得格外好 。
到達市里的時候,已經是三個小時以后, 這還是一路開得很快, 中途沒有任何的耽誤, 要不然, 估計得大半天的時間,才能到達。
下車以后,程景川給了些錢票給王全貴,讓他去買些菜,方便明天辦滿月,奶奶說,也不用請太多的人,畢竟,誰家的日子過得都不富裕, 哪怕程景川現在手里有錢,可,還有兩個孩子要養, 不能太浪費, 準備個五六桌的食材就好,有愿意來的,那就留人吃個飯, 包括程家那邊的人,他們都不會去特意邀請, 反倒是村長一家,對舒悅一直都挺照顧的,還是得請一下,別的人,也沒什么特別需要請的。
王全貴接了錢票, 讓程景川放心,這事交給他,肯定能辦好, 而且還自吹說, 自己曾經在炊事班里干過,明天就由他來掌勺, 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跟王全貴分開以后,程景種就帶著舒悅幾人,先去了醫院, 掛了兒科, 想要讓醫生給子浩看看, 為什么一直不能說話。
給子浩看病的,是一個女醫生,看到舒悅抱著個孩子,身邊還跟著一個牽著她衣角的孩子 ,嘴角撇了一下, 沒有主動問話,只是抬了抬下巴,示意讓舒悅說病情。
“醫生,是這樣的,孩子已經快三歲了,一直都不說話,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問題,想著過來找醫生看看。”
舒悅抱著孩子坐下, 把子浩牽到自己身邊, 讓醫生看看孩子,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確實不太容易, 不過也沒辦法,程景川去接熱水了,剛走開一會,醫生就叫了他們進去,舒悅無奈, 只能一拖二。
“你們這些做父母的,就是不負責任, 管生不管養, 這個孩子才兩歲, 馬上就接著生, 你這又是懷孕,又是帶孩子的,哪里有時間,把兩個孩子都帶好, 孩子爸呢? 什么也不管, 全都丟給你?孩子生病了也不管, 你們這種不負責任的父母, 這一胎接一胎的生,真的是在害孩子。”
女醫生一開口, 就說了一堆指責的話,并且沒有給舒悅解釋的機會,話密得很,一口氣說完自己想說的,根本不管說的對不對。
“醫生,我們來這里, 是讓你給孩子看病的,至于,我們是不是負責任的父母,用不著你來評價。”
程景川進門就聽到醫生說的話,很不好聽,且不說子浩并不是他們的孩子, 就算是,也輪不到醫生來說這些難聽的話,作為醫生,好好看病就是,怎么還帶攻擊父母的。
“你是孩子爸?看著也是人模人樣的, 怎么如此不考慮媳婦的身體, 一胎接一胎的生,媳婦的身體不重要嗎?一胎才兩歲多,看看這瘦的,都是皮包骨, 你這當爸的,也不說把一胎給好好養養,就把二胎給生了,這都已經滿月了,中間間隔的時間太短,是會影響女性身體的,說話還這么橫,一看就是個不會疼媳婦的男人。”
女醫生面對程景川也沒有給面子,一句接一句的說,跟個機關槍似的,重點是,程景川還真不知道怎么反駁才好,畢竟, 不會疼媳婦這幾個字, 他確實是沒有做好。
“醫生,這個是我弟弟, 我只生了這一個。”
舒悅趕緊出來打圓場,她把兩個孩子的身份,重新解釋了一下, 雖然她也覺得,沒什么太大的必要,要是被別人誤會兩個都是她生的,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不熟的人,她都不想浪費時間去解釋,只不過,聽醫生說出責怪程景川的話,那就必須得解釋一下, 子浩瘦弱,可不是程景川的錯。
“弟弟?這么小?”
醫生看了一眼子浩,再看了一眼舒悅,沒有再說什么, 自知說錯了話,也不好再說什么,拿起桌上的手電筒,給子浩檢查。
“看上去并沒有什么問題, 你們要是有條件的話,還得帶孩子去更大的醫院檢查,也有可能,孩子只是說話晚, 還有就是 ,營養不良,導致他不想說話。”
一番檢查下來,醫生給出了自己醫囑,需要給孩子加強營養 , 還得多跟孩子交流,最好,是能讓孩子去接觸更多同齡的孩子,這樣或許可以引導孩子,開口說話。
聽了醫生的話,舒悅算是舒了一口氣,至少,并不是有什么別的問題就好,遲點說話,就遲點吧, 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