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皇派傳人,田僓自然是所有人當(dāng)中第一個找到那妖邪此刻蹤跡的位置。
三皇分別為天皇,地皇,人皇。
既是遂古之初,人文初祖之象征,也是人之修行的三條方向,代表著天地人。
而此三條路子中,三皇派又獨獨對地脈之法研究最為深刻。
田僓三十余歲,修為卻已經(jīng)依靠地脈加持,臻至命輪之境。
他以宗門之法探聽地脈,輕而易舉便可以探查到方圓百里之異常所在。
此刻那妖邪雖然不在百里范疇之內(nèi),但也能探查到哪個方向最有可能尋找到妖邪蹤跡。
當(dāng)然,此刻還不到使用探查地脈之手段。
因為上一次妖邪顯現(xiàn)蹤跡的地方,已經(jīng)是在淮南道和河南道交接之地,且似乎還在往淮南道方向走去。
不斷靠近東海地區(qū)。
雖說有變道的可能,但大概率此刻還是在淮南道。
據(jù)當(dāng)時在場之人說,好似有一青色人形一閃而逝,而后便是太陽大作。
燥熱的程度一下子就上來了,雖說不足以曬死人,但這種溫度,也足夠?qū)⒋蟛糠种参锝o烤死。
因此有許多農(nóng)戶,稻谷還沒成熟,就已經(jīng)趕忙開始收了。
就怕直接熟在田里了。
隨著溫度上升,原本一些地方的蝗災(zāi)都消減了下去,都被曬死了。
三皇法脈傳承不俗,對于上古之秘聞,因為傳承原因,也了解的最多。
因此,他是眾人中,最先猜測那妖邪來歷之人。
只是他心中不敢肯定,因為在山海經(jīng)中,能造成此等大旱的妖邪還是有幾種的。
具體如何,還要仔細查看才能見得分曉。
所以田僓才沒有直接就莽撞的去尋那妖物。
而是在路上仔細探查其一路留下來的蹤跡,只是越探查,便越讓他心驚。
因為這越看,便越像是他心中所猜測的最不好的那一種可能。
田僓倒吸一口涼氣:“嘶!若真是如我所想,那就是要出大事了啊!”
“不行,還得再仔細查看一下,這等大事,絕對不能馬虎!”
于是,田僓由順著這妖邪遺留之蹤跡,一路向著淮南道行進。
......
豫州。
姜宸,鑒真二人奔波不停,只是短短兩日便走到了這里。
但是走在街道上,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此地的情況和許州卻似乎大有不同。
此地雖然旱災(zāi)更甚,但是百姓卻少有面露菜色的情況。
雖然一個個還是愁容滿面,卻不像是其他地方那般餓成了皮包骨。
路上雖然叫賣聲比以往少了很多,但還是能看到一些商販頂著烈陽,在叫賣干果蜜餞。
只是價格昂貴了許多倍。
這些都是行腳商,發(fā)災(zāi)難財,在這里賣完了東西,就拿著錢回京畿道。
當(dāng)然,買的人也有,而且還不少。
而姜宸和鑒真在這邊,也沒有見到那種賣孩子的慘景。
賣孩子的人,大多都不是為了自己能活下去,而是為了讓孩子活下去。
他們賣孩子,也多是賣到大戶人家當(dāng)丫鬟雜役。
“此地的百姓,看起來倒不像是有饑荒一般。”鑒真奇怪地說道。
姜宸也點點頭,如果不是這炎熱的天氣,和城外枯死了一片又一片的農(nóng)作物。
他還真以為這個地方是和往常一樣那般祥和,是個豐收之年呢。
而這時,一個身穿灰色麻衣,腳上踩著一雙草和布縫制的破破爛爛的鞋的男人,從街道上奔了出來。
男人興沖沖地抱著滿滿一麻袋,也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往姜宸鑒真兩人方向奔來。
“有吃的了,有吃的了,娘子等我,馬上就有吃的了!”
而在路上,也不時有路人向其投去羨慕的目光。
甚至有人目露兇狠貪婪之色,悄悄尾隨在兩人身后。
姜宸自然一眼就看出,那麻袋中是一麻袋黍谷。
看份量,恐怕不輕,得有三四十斤重。
只是讓姜宸疑惑的是,這男人看其衣著神色,并不像是能在這旱災(zāi)之年買到如此多糧食的人啊。
這些糧食平日恐怕值二三十文左右,但在此災(zāi)旱之年,恐怕價值可以賣到一貫錢!
看著男人遠去的背影,姜宸暗中略施法術(shù),將幾個圖謀不軌的人給定住,順便還給他們略施了一番懲戒。
而這時,姜宸他們又看到,又有一個婦人,抱著一笑麻袋糧食從街道那邊過來,小心翼翼地,神情四處張望,生怕被人搶走。
事情越來越不對勁了。
兩人找到一個擺攤賣風(fēng)車的商販,姜宸買下一只風(fēng)車,然后才問道。
“貧道一路走來,觀城外農(nóng)田成片旱死,只是為何這城內(nèi),卻并不見多少人似有饑恐?”
“方才貧道看有兩人抱著糧食從街道盡頭走來,莫非是有善人在開倉放糧?”
姜宸買了風(fēng)車后,商人的臉色也變得和善了許多,當(dāng)即回答道:
“道長有所不知,確實有大善人開倉放糧,只是這善人,不是什么員外富豪 而是這城中的乾明寺!”
“哦?”姜宸微微有些驚異,竟是如此么,看來此地佛門,倒真有悲天憫人之心。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小僧也想前去這乾明寺拜訪一番,看是哪位大德高僧了。”鑒真也有些動容。
“是啊是啊!”見到兩人都贊同他的說辭,商販更加高興了。
“大家的田地都枯死了,再種也種不出什么花來,乾明寺高僧大德,好心將這些田地收下,以此換給我們糧食,可不是我佛慈悲嗎!”
姜宸承認(rèn)他話說太早了,對佛門的刻板印象,此刻已經(jīng)具象化了。
而鑒真也面露尷尬,他不是什么都不懂,反而是玲瓏之心,只是瞬間就看穿了乾明寺之心思。
“此舉不就是兼并田地?若等到來年,這些失去了田地的百姓豈不是要餓死?”
商販不開心了。
“嘿,我敬你是道士,可你怎么能這么說佛門高僧?這些田地也種不出東西來,賣給乾明寺還能換取糧食活命,這難道不是佛祖慈悲嗎?”
“佛祖若是慈悲,怎不見得直接將糧食贈予你們?”姜宸反問。
“佛祖言,不可不勞而獲,有收獲自然要有付出!”商販理直氣壯。
“那來年百姓沒有良田耕種,又該如何?”
“高僧已經(jīng)給出了建議,說明年若是沒有田產(chǎn),就還是將田產(chǎn)交給我們耕種,他們只收取一些利息,這叫做善緣!”
姜宸都差點氣笑了,好一個善緣!
......
(今日燃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