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飲此杯,愿諸位后起之秀今后仕途坦蕩,鵬程九萬!”
劉掌柜進入后廂之后,嚴世蕃更是親自下場勸酒,大堂內很快便又恢復了熱鬧,甚至比之前還喧囂了許多,仿佛什么事都未曾發生。
張裕升等人紛紛起身向嚴世蕃敬酒表達謝意,少不了一番商業互吹。
不過誰都清楚,剛才的事情并未過去。
張裕升等人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更不知道劉掌柜進去之后,接下來又將發生什么,心中免不了一番好奇。
嚴世蕃則眼巴巴的等著劉掌柜討賬不成,與鄢懋卿拉扯著一同出來的狼狽情景。
只要讓這些進士看到鄢懋卿那副喪家之犬一般的丑態,這件事就算徹底圓滿了……
終于。
通往后廂的走廊中傳來了腳步聲。
大堂隨之恢復了安靜,說話的閉上了嘴巴,敬酒的放下了酒杯,起身的也悄然坐了回去。
所有人的眼睛都一齊望向了走廊出口,唯一的區別便是有的人是直勾勾的盯著,有的人則是做賊一般的偷瞄。
隨著大堂回復安靜,走廊中傳來的交談聲也清晰起來:
“鄢進士,這次真是多虧了你,鹿鳴閣在小人手中才略微有了起色。”
“哪里哪里,主要還是劉掌柜慧眼識珠,換了旁人可未必識貨,我便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不是?”
“說出來不怕鄢進士笑話,當初若不是鄢進士將進士身份搬出來,小人便是那不識貨的人了。”
“何來笑話之說,人之常情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這下一期的話本稿件,還請鄢進士務必盡力,書局上下都眼巴巴的等著開張哩。”
“好說好說……”
“……”
“嗯?”
夾雜著笑聲的和諧聲音聽在嚴世蕃耳中說不出的不和諧。
這和他預想中的情況不說是毫不相干,也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
怎么就慧眼識珠了?
什么話本稿件,竟能讓鹿鳴閣上下都眼巴巴的等著開張?
“這又是什么情況……”
張裕升等人亦是面面相覷,只感覺今日見到的奇事太多,腦子已經不知該如何思考了。
聽這番對話的意思……鄢懋卿還真和鹿鳴閣扯上了關系,而且還并非泛泛之交,連傳臚儀都沒開始,鹿鳴閣就已經找上門來求著刊刻他的話本了?
話本,就是后世常說的小說。
其實“小說”的說法早在先秦時期便已出現。
諸子百家中就有一個小說家流派,謂之:“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只不過小說這種文體,在不同的朝代又有不同的說法,比如魏晉時期將其稱作“志人”或“志怪”,唐朝則將其稱作“傳奇”,而明朝則普遍接納了宋元的說法,將其稱作“話本”。
而自明太祖皇帝松開了刊刻出版的限制,加上明朝百姓的識字率逐漸達到四成,刊刻出版行業也迎來有史以來最為蓬勃的發展期。
在此基礎上,通俗文藝作品的市場需求也在飛速增長,這才有了《水滸傳》和《三國志演義》等名著小說扎堆刊刻出版的現象。
與此同時,通俗文藝作品的創作者也自然而然的擁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
至少對于明朝的文人墨客而言,能夠有書局刊刻出版自己的文章,還能賣的出去獲得收益,就已經有了滿世界吹逼的資本,哪怕刊刻的是通俗文藝作品。
為此還有不少人自費刊刻出版自己的文章,就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
進士讀的是圣賢書,寫的是八股文,自然也都自詡文人墨客,當然不能例外。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同為進士,他們寫出來的文章除了讀卷官之外,拿出去只怕根本沒人多看一眼。
而鄢懋卿和他們一樣才到京城不久,居然就能鹿鳴閣的掌柜找上門來好聲好氣的求稿了?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這越發比殺了他們更難受,讓他們上哪說理去?
與此同時。
一個人率先從走廊中走了出來,身上只背著一個小包袱,兩手空空有說有笑,看起來好不輕松愜意。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剛剛被嚴世蕃逐出豫章會館的鄢懋卿。
他哪里有半點狼狽,更莫說喪家之犬一般的丑態。
而劉掌柜則緊隨其后,吃力的扛著一個木箱子,臉都脹得略微發紅,卻還陪著笑與鄢懋卿交談,多少帶了那么點討好的姿態。
這可真不是鄢懋卿不幫把手,實在是劉掌柜過于殷勤,死活不讓他搭手。
“嚴公子,諸位年兄,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告辭。”
見嚴世蕃和張裕升等人此刻都目光復雜的望著自己,鄢懋卿淡然一笑,最后又向眾人施了一禮,灑脫轉身向外走去。
“嚴公子,小人尚有事務在身,也先告退了。”
劉掌柜亦是對嚴世蕃微微躬身,轉身快步跟上。
“且慢!”
此時此刻,嚴世蕃心中的疑惑一點不比張裕升等人少,他實在想不出鄢懋卿究竟何等何能,竟能讓劉掌柜如此卑微作態,終是忍不住起身喝了一聲。
“?”
鄢懋卿聞聲停下腳步,身子絲毫未動,唯有腦袋扭轉過來望向嚴世蕃。
嚴世蕃注意到鄢懋卿回頭看向他的瞬間,眼中似乎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銳意,心臟不由一顫,瞳孔隨之微縮。
這難道是傳說中的
——鷹視狼顧之相?!
卅史以來,唯有一人生得如此險惡的面相,便是奸相司馬懿。
不過嚴世蕃不是相師,一時也無法確定鷹視狼顧之相是否就是如此,只是再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卻見鄢懋卿眼中的那股子銳意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知嚴公子還有何吩咐?”
劉掌柜的聲音適時響起。
嚴世蕃總算回過神來,隨即收回了目光,轉而意有所指的試探道:
“劉掌柜,你今日來豫章會館尋鄢懋卿,不知是你自己的主意,還是翊國公的意思?”
翊國公?
聽到這個爵位,鄢懋卿微微一怔。
嘉靖朝只有一個翊國公,大明朝也只有一個翊國公,明朝開國勛臣武定侯郭英的五世孫
——郭勛!
聽嚴世蕃話里的意思,難道劉掌柜竟是郭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