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陽光勉強穿透連日的陰霾,在教室里投下淺淡的光斑。空氣里漂浮著粉筆灰和青春期特有的躁動氣息。下午第一節課剛開始不久,大多數人都有些昏昏欲睡。
葉寧熙支著頭,筆尖無意識地在草稿紙角落劃動著。月考排名的陰影還未完全散去,那種無形的鴻溝感依舊沉甸甸地壓在心口。老師講課的聲音像是隔著一層膜,模糊地傳入耳中。
就在這時,懸掛在教室前方角落的廣播喇叭里,傳來一陣熟悉的電流“滋滋”聲,隨即是一聲輕微的咳嗽試音。
所有昏沉的頭顱都下意識地抬起了一些。這是校園廣播站臨時通知或播報的前奏。
一個清晰、悅耳的女聲透過略微失真的喇叭傳了出來,回蕩在安靜的教室里:
“現在播報一則喜訊:在剛剛結束的全國高中生數學聯賽(省級賽區)中,我校同學取得優異成績。其中,高一(三)班沈時宴同學……”
“沈時宴”三個字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瞬間在葉寧熙的心湖里激起層層漣漪。她的背脊下意識地挺直了,所有的昏沉睡意頃刻間蕩然無存,注意力被那個名字牢牢攫住。
廣播里的女聲還在繼續,字正腔圓,帶著公式化的祝賀語調,卻每一個字都清晰地砸在她的鼓膜上:
“……榮獲一等獎!在此,特向沈時宴同學及其指導老師表示熱烈祝賀!希望全校同學以此為榜樣,勤奮鉆研,再創佳績!”
廣播很短,播報完畢,電流聲微弱地響了一下,便徹底安靜下來。
教室里卻因為這短暫的消息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
“臥槽,數學聯賽一等獎?這才高一啊!”“又是沈時宴……牛逼!”“果然大佬的世界我們不懂……”前后左右傳來壓低了的驚嘆和議論聲,充滿了純粹的佩服和與有榮焉。老師的講課也被打斷,臉上帶著笑意,順勢鼓勵了幾句:“大家都要向優秀的同學看齊啊,學好數理化……”
葉寧熙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手指微微蜷縮起來,握緊了掌心的筆。
那個名字通過擴音器,被放大,被公開宣告,響徹在教學樓的每一個角落,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他的榮耀和優秀,不再是成績單上一個沉默的數字,也不再是她獨自默默關注的秘密,而是變成了一個公開的事實,一個被集體承認和贊嘆的符號。
她應該為他高興的。事實上,在聽到名字的一瞬間,一種由衷的、與其他人無異的欽佩和欣喜確實涌了上來。
但緊隨其后的,是一種更深的、無法言說的渺小感。
她和他,仿佛處于兩個截然不同的頻道。她在這邊,聽著廣播里關于他的、被簡略宣讀的輝煌戰績;而他在那邊,在一個她根本無法想象和觸及的高度,繼續著他光芒萬丈的征程。
廣播里的喜訊越是響亮,越是反襯出她內心世界的寂靜和卑微。那份深藏心底、連自己都時常覺得荒謬的悸動,在這則公開的、光榮的通知面前,顯得愈發不合時宜,愈發像是一個悄無聲息的、注定無法被聽見的秘密。
她甚至無法像其他同學那樣,自然而然地加入討論,表達一句純粹的“真厲害”。她的關注,因為摻雜了太多無法言說的情緒,而變得小心翼翼,只能沉默地埋藏在心底。
下課鈴響后,走廊里、樓梯間,似乎還能聽到有人提起他的名字和那個“一等獎”。他的名字成了一個短暫的熱點,被人咀嚼、贊嘆,然后逐漸淡去。
但對于葉寧熙來說,那個透過喇叭傳來的、略微失真的聲音,卻久久地停留在空氣里,一遍遍重復播放。
它無聲地提醒著她,他們之間的距離,遠比她所能想象的還要遙遠。他的世界正在不斷擴展,精彩紛呈,而她,連做一個合格的觀眾,都似乎隔著無法逾越的玻璃墻。
廣播里的喜訊像陽光一樣照亮了他的名字,卻也同時,將她心底那點微弱的星火,映照得更加黯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