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僧人過來證明常更衣所說,有位僧人跟著念了許久的往生經,就是常更衣最有力的證人。
緊接著就是葉貴人,她想了想:“嬪妾是一個人來的,只是先逛了逛小佛堂,剛進正殿不久,就遇上了葉太妃,之后便是一直跟著葉太妃一起走動的。”
葉太妃是她姑母,是否有串通的嫌疑?
苗妃意味深長的說,“葉貴人,可別打著什么互相隱瞞的心思吶!要知道,做過就是做過,沒做過就是沒做過,是藏不了的。”
葉貴人不亢不卑的說,“多謝娘娘提醒,嬪妾也這么想。不妨娘娘去問葉太妃身邊的侍女,一下就知道了。”
葉貴人身在此處,也不能串供,皇后當即派人去了葉太妃宮中,得到了肯定的消息。
那葉貴人的嫌疑也洗清了,就剩下惠昭儀。
惠昭儀慢慢說,“這段日子臣妾有些煩悶,故而帶著婢女采荷來小佛堂上香,待了兩刻鐘,有婢女采荷作證的。”
“你的婢女,說話當然是向著你的,能當什么證人?自然是要不相干的人,才能當證人。”苗妃插了一句,“難道沒別人嗎?”
“沒了。”惠昭儀察覺到苗妃的不善,反口問道,“難道依苗妃的意思,臣妾不能提供一個“外人”做證人,就有嫌疑了?!誰知道有心害人的,是不是前天,大前天溜進佛堂的?又或者是侍衛宮女,悄悄進來做的布置呢?”
“苗妃斷案,也太武斷了。”
“眼下不是我武斷,而是你惠昭儀不能提供更有效的證據,沒辦法,那就只能交給皇上斷案了。”苗妃嘆著氣,“傷了這么多人,惠昭儀真是膽大妄為。”
三言兩語,苗妃把鍋扣的嚴嚴實實。
惠昭儀還要再辯,韓舒宜輕輕扯著她的袖口。
跟苗妃做口舌之爭沒意思,苗妃擺明就是要扣鍋,自證用處不大,反擊才要緊。
惠昭儀立刻領悟,“又沒有人證,又沒有物證,苗妃娘娘也是心急的很,想著要把事情壓到臣妾身上,莫非是害怕敗露?”
“本宮害怕?”苗妃反而笑起來,“應該是你害怕吧?”
兩人口舌爭論,互不相讓,但彼此也都拿不出更有利的證據。
韓舒宜捂著胳膊,有些煩躁,她隱隱發現什么線索,但是又被這些人打斷了,眼下再想,已經摸不到思路了。
隔著窗戶,她望見一個人,那人站在門口徘徊,跟她目光對碰后,似乎下定決心,朝著小佛堂來了。
“皇后娘娘,向更衣求見。”
程皇后都快忘了這個人了,琢磨半天才想起有這么一號人物,揮手就讓向更衣進來。
其實時間不長,但向更衣變化很明顯,氣度沉靜了,人也穩重了,見面后先乖巧行禮,最后才說,“嬪妾正巧在旁邊的小間誦讀佛經,聽到各位娘娘的爭執,嬪妾可以替惠昭儀作證,她沒有做什么手腳?”
“你憑什么作證?”
向更衣只對皇后答話,“娘娘,嬪妾念經的房間,正巧對著正間的大窗戶,惠昭儀的一舉一動,嬪妾都能瞧見,她只是跪著誦讀了經書,兩刻鐘后便走了。”
“娘娘若是不信,可以去嬪妾的房間看看。”
皇后當然要去看,結果跟向更衣說的一模一樣,她的房間真能看見正殿。
那惠昭儀也沒了嫌疑,皇后只得說,“此事先暫時告一段落,讓侯總管繼續查證,不能放過這樣的歹人!”
“大家在小佛堂待了許久,先回去吧,太醫記得按時診治。”
沉冤得雪的惠昭儀抿著嘴唇,并不顯得高興,韓舒宜知道她想什么,只能安撫的握著她的手。
她們二人等其余人都走了,這才轉身去找向更衣道謝。
四下無人,向更衣也是語出驚人,“其實昨日,嬪妾根本沒去誦經,也沒見到惠昭儀的動作。”
道謝的話都涌在嘴邊,惠昭儀硬是咽了下去,“那你,是想圖什么?”
這么積極的,做偽證?
向更衣轉頭在韓舒宜和惠昭儀之間來回掃視,“兩位娘娘,嬪妾進宮的日子還短,但也漸漸明白,宮中害人是常態,跟紅頂白很常見,冷眼旁觀的,反而是好人。”
向更衣自問沒得罪誰,但這段日子來冷嘲熱諷的,實在不少,落井下石的,更多。
不主動害人,就夠了。
“嬪妾替惠娘娘做個證人,之后若是時機成熟,惠娘娘能扶嬪妾一把,就夠了。”
向更衣就求這么出頭的一個機會。
“好,我們答應了。”韓舒宜替惠昭儀答應下來,“只要你不是想踩著誰上去的話,我們自會推波助瀾。”
得到承諾,向更衣安心,關好房門,退守佛堂。
回宮路上,惠昭儀嘆息著,“剛才向更衣有句話沒錯,宮里,能不落井下石,已經算是好人了。”
“你啊,別想太多,先回去整頓你的宮女,想必是有人泄露了你的行蹤,才引出一場風波來。”
“此話怎講?”
韓舒宜把宮人都叫到外間,這才說話,“我擔心今天這事,是沖著你我來的,想使離間計。”
這也是事后,韓舒宜才慢慢想明白的。
今日三妃的站位是一起的,苗妃肯定要搶第一,但排位二三,還沒有定論。韓舒宜是瞧見麗妃先動,有跟苗妃別苗頭的心思,所以慢了一步,讓麗妃先上香。
但若論起實際情況,她的站位應該是高于麗妃的,畢竟她有子,略高半頭。
不過平日韓舒宜不愛爭這些虛的,所以沒上前。現在想想,若她第二個上去,被燙的,就是她了。再加上惠昭儀解釋不清楚自己的動向,這還不姐妹離心嗎?
惠昭儀這才反應過來,生氣道,“好毒的心思!”
燙人不是目的,離間才是重點。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想,稍有不慎苗妃危險,所以,上頭那位,嫌疑很大.....”韓舒宜點了點桌子。
“也不盡然,萬一是苗妃想要用苦肉計,來洗脫自己嫌疑呢?”
兩人對視后想,若要猜測誰是幕后之人,反而有個思路,若是查不到兇手,不了了之,苗妃嫌疑大。若是有人定罪,那便是皇后嫌疑大。
掌控六宮,指使人頂罪,皇后才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