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此時起身,恭敬道:"王上英明。這些世家大族平日里魚肉鄉里,戰時又首鼠兩端,確實該當嚴懲。"
劉諶看向李密,臉色稍霽:”李先生深明大義,孤心甚慰。自今日起,漢中土地重新丈量,按人口分配。李先生可愿助孤一臂之力,為漢中太守?"
李密深深一揖:"臣愿效犬馬之勞。"
“如此甚好。”劉諶神情復雜,眼前的這位是譙周的弟子,不知道對方的政治信仰是不是和譙周一樣。
“殿下,李虎雖死,但賨人在漢中、武都一帶勢力較大,李虎此人在賨人中有威望,臣認為不可不察。”李密連忙建言道。
“李太守不必擔憂,左衛大將軍姜維、左驍衛大將軍廖化將會坐鎮漢中,左衛大將軍姜維也將暫時坐鎮漢中,先收服這些賨人,將賨人變成普通百姓。”劉諶連忙解釋道。
他讓姜維暫時駐軍漢中,就是為了賨人,這些人居住在山林之中,雖然作戰勇猛,但群龍無首,他相信姜維和廖化兩人很快就能解決。
“王上圣明。”李密大喜。
“諸位,來接著喝,接著舞。”
劉諶看著大廳上的其他世家豪族,臉上露出一絲不屑。
眾人這個時候,哪里還有心思喝酒,各個臉色蒼白,腦子里想著回去之后,奉上多少財物和土地,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各個戰戰兢兢的坐了半個時辰,才匆忙告辭而去。
漢中郡守府內,燭火搖曳。劉諶端坐案前,手中竹簡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今日查抄張、李兩府的收獲。姜維立于一側,銀甲上還帶著未干的血跡。
"大將軍,情況如何?“劉諶頭也不抬地問道。
姜維抱拳道:”回王上,張府查獲糧倉十二座,存糧足有三萬石;李府雖不及張家富庶,但藏有精鐵兵器數百件,賨人壯丁名冊一卷。兩府共清點出隱戶三百七十六人。"
劉諶冷笑一聲,將竹簡重重拍在案上,冷笑道:"好一個‘族中人口眾多,難以生計’!張雍這老賊,死不足惜!"
窗外,夜色如墨。漢中城內的騷動已漸漸平息,但空氣中仍彌漫著緊張的氣息。李密輕步走入,手中捧著一卷新編的戶籍冊。
"王上,這是下官初步整理的漢中戶籍。若按今日查抄所得推算,僅漢中一地,隱戶恐不下數百戶。"
劉諶接過竹簡,指尖劃過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眼中閃過一絲銳光道:“李卿可知,這些隱戶意味著什么?"
李密沉吟片刻,才嘆息道:”意味著朝廷賦稅流失,兵源不足。"
"不僅如此。“劉諶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地圖前,感嘆道:”一個漢中尚且如此,整個益州呢?十萬?二十萬?朝廷得到的人口九十四萬。現在看來實際人數怕是遠超此數!"
姜維眉頭緊鎖:"王上,如此一來,我們面對的不僅是漢中世家,而是整個益州的豪強大族。"
"正是。所以孤要先拿漢中開刀,殺雞儆猴!“劉諶目光灼灼,兇光閃爍。
李密忽然跪下道:"王上,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臣師譙周,乃成都名士之首。若王上此舉傳至成都,恐會引起朝野震動..."
劉諶眼中閃過一絲復雜之色。他當然知道譙周,那個主張降魏的腐儒,李密的恩師。弄不好漢中世家的求救信,此刻怕是已經在送往成都的路上了。
"李先生。“劉諶俯身扶起李密,嘆息道:”孤知你為難。但國事至此,若不革除積弊,大漢必亡。你既為漢中太守,當以百姓為重。而且,譙周并不看好我劉氏江山,他認為北方才是正朔呢!"
李密抬頭,對上劉諶堅定的目光,正容道:“若沒有王上,臣認為中原必勝,但現在王上橫空出世,逼降鄧艾、諸葛緒,擊敗鐘會,中原未必能勝。”
"李先生。"劉諶直視李密雙眼,"你既提起尊師,孤且問你——若必須在老師與國家之間做選擇,你當如何?"
李密額頭滲出細密汗珠。殿內燭火噼啪作響,仿佛在為他倒計時。良久,他深深拜下道:"臣...愿追隨王上,革除積弊,振興大漢。"
劉諶臉上終于露出真誠的笑容。他扶起李密,寬慰道:"有卿相助,漢中新政必能推行。自今日起,你便是漢中太守,全權負責土地丈量與人口登記。"
三日后,郡守府前的廣場上人頭攢動。姜維率領的士兵維持秩序,李密則帶著文吏登記各家交出的隱戶。
"王氏,交出隱戶六十三人..."
"趙氏,交出隱戶四十八人..."
"楊氏,交出隱戶五十五人..."
隨著一聲聲唱報,廣場上的百姓越聚越多。許多被世家隱匿多年的農戶第一次光明正大地站在陽光下,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阿爹,我們真的自由了?“一個瘦小的男孩拽著父親的衣角問道。
中年漢子眼眶通紅,向著郡守府方向跪下,失聲痛哭道:"王上仁德啊!張家霸占我們的田地十年,今日終于..."
他的話被一陣騷動打斷。一隊騎士疾馳而來,為首的正是劉諶。百姓們自發讓開道路,紛紛跪地叩首。
劉諶勒馬停住,目光掃過廣場上的人群。短短三日,漢中世家交出的隱戶已達八百余戶,遠超預期。但這只是開始。他心知肚明,這些世家必然暗中留了一手。
"諸位父老。"劉諶聲音洪亮,傳遍整個廣場。
"自今日起,你們不再是任何人的私屬。孤將按人口分配土地,每人二十畝,永為世業!"
廣場上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有人喜極而泣,有人高呼"王上萬歲",更多人則是呆呆站著,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然而在這歡騰的人群之外,幾個衣著華貴的人影悄然退去。他們鉆進小巷,很快消失不見。
當夜,漢中楊氏府邸的密室內,幾位家主聚在一起,臉色陰沉。
"劉諶小兒,欺人太甚!"王氏家主王浚一拳砸在案幾上,冷哼道:“我王家百年基業,就這么被他奪去大半!"
楊氏家主冷笑道:”急什么?我已經派人快馬加鞭送信去成都。譙周大人門生故舊遍布朝堂,豈會坐視不理?"
"可那劉諶畢竟是陛下之子..."有人猶豫道。
"那又如何?"楊氏家主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冷哼道:“鐘會都差點打到成都了,我看這天下恐怕遲早會落入北方之手,劉氏,哼,長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