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的是苛責的話,但崔沅的眉眼神情都是放松的,語氣也近乎溫柔,顯然只是對兩個書童的一種調侃。
葉鶯自然也不會當真,她在竹苑當差這么久,多少摸出一點崔沅的性子。
長公子瞧著面冷,但心地著實是好呢。
對兩個書童,也是教大于任。
這個年紀的男孩子,俗話說雞嫌狗憎,重云跟蒼梧卻一點也不頑皮,也不像別的書童那樣,小小年紀,磨得沒有自己的性子,還很機靈活潑。
葉鶯有時候就在想,白術口中的長公子,待她們十分嚴格,但唯獨對蒼梧重云兩個書童寬縱些,可是在安慰以前那個小小的自己?
蘇合近來跟她講過長公子許多從前的八卦,大多孩子還離不開乳母懷抱的時候,他就失去了雙親,之后跟著崔相生活。
崔相嚴謹律己,公務繁忙,每日天還不亮就得出門,那時長公子年僅四歲,也跟著他的作息,雞鳴即起,讀書練大字,再去學堂,也沒個乳母或年輕長輩關心。
聽說崔相又是很嚴厲的性子,有點像守舊傳統的那種士大夫……怪不得長公子大多數時候都冷清疏離,隨身繚繞著一股生人勿近的氣息。
應該……心里也是有點委屈的吧?
所以有了獨立話權之后,才會把書童當作曾經的自己,在約束之外給予些許的寬容,不致于磨滅了孩童的天真。
她之所以容易招人喜歡,就是因為有共情能力。
就像起初因同病相憐而給公子做點心,希望能緩解湯藥之苦,還有照顧玉露容易鉆牛角尖的性子,為人十分柔軟。
這種柔軟,使得她的心思溢于言表。明明是一點就透的玲瓏心,壓根不會被認為深沉。
崔沅是個對情緒感知十分敏銳的人:“怎么了?”
葉鶯抿唇笑笑:“公子嘴上嫌棄兩位小哥,其實心里還是很疼他們的吧?”
“前幾天,重云偷吃了一塊木樨餅,公子只當沒瞧見。”
崔沅的嘴角抽抽,“孩子氣罷了。”
看吧,葉鶯眼里閃過一絲溫柔的促狹,“就知道公子會這么說。”
因為年紀小,所以覺得凡事都還可以耐心教導——崔沅的確總是這么想。
凌霄、白術、桑葉跟著他的時候,都還太小了,他護不住他們,教他們受過幾次挺重的家罰。
這一直是他心里比較介意的事情。
葉鶯喟嘆:“公子還真是喜歡小孩呢。”
崔沅其實沒覺得。
他甚至好奇她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何以見得?”
葉鶯道:“公子將他們教得很好。”
教他們,這就叫做喜歡了嗎?崔沅好笑,眉心柔和。倏爾卻想到,其實真正稱得上教的,應該是——
葉鶯與他同時產生了這個念頭。
尷尬蔓延。
葉鶯連忙把這亂七八糟的念頭驅逐掉,輕咳一聲:“早點睡吧,公子。”明天還得起呢。
長夜漫漫,醒著也是難熬,崔沅重新躺回床上,聽著外間窸窸窣窣的聲響,之后最后一盞燈也滅了,就知她也困了。
崔沅闔上眼。
這一次入睡卻很快,好像還做了夢。
夢里回到年少時,考中了進士,一甲探花,府上張燈結彩,當真是喜慶。
一轉眼,有了孩子,一對雙生胎,嘴巴肖他,眉眼熟悉。玉雪可愛,乖巧惹人疼。
生活美滿,身體健康,真是一場好夢啊。
只是遺憾那新妻側影模糊,夢醒也沒瞧清楚是誰。
次日醒來,天氣大晴。陽光照進室內,光影細碎。
換了衣鞋,桑葉進來掛起帳子,眉開眼笑:“公子昨個睡得安穩。”足足睡了四個時辰呢。
她自是不知道,兩個人晚上睡不著,又起來談天打發了大半個時辰。
下半夜她來換的時候,兩人都睡沉了,尤其是鶯兒,一雙腿蹬開,薄毯都踹到了角落里,沒個睡相。
今日起得遲了,便沒有旁的消遣,打坐后,飯食也布好了。
打眼一看,一疊白面餅子,配上各樣豐盛卻家常的炒菜,炒豆芽炒雞子炒干絲,還有夏天腌的酸菜炒肉絲……五花八門,琳瑯滿目。毫不夸張說,還沒聞見味兒,食欲就都打開了。
味道也果然如崔沅設想的那般,餅皮薄薄,又軟韌耐嚼,炒菜滋味豐足,像春餅一樣卷著吃,就著白粥解咸,間筷的醋瓜也很清爽。
崔沅咀嚼著食物,想起她昨晚那番話,信了她是真的有在很用心對待每一頓飯食。
那他若是不能用完,豈非白負這份用心?
“咦?今天的碗碟這么干凈?”葉鶯稀奇極了。
今天做得還不少呢,自己看什么都想吃,一不留神就準備了有七八種小炒菜。配卷餅吃,噴香。
也不知是什么合了公子的胃口,春餅?醋瓜?
……難道是白粥?
蘇合道:“別想啦,我來收拾,你休息休息當差去。”
葉鶯笑著脫下圍兜:“辛苦你啦,下午給你留點心。”
在灶房里,也就有這點特權,什么好東西,廚娘都能先嘗嘗味兒。
過去的時候,公子已經在屋后空地上過拳了。動作雖緩,卻行云流水,配上晨練的白袍子,有仙風道骨那味兒了。
葉鶯看得津津有味。
堪堪過完兩套拳,崔沅便克制地停住了,雖然他覺得以今日的狀態和精力還能再練會兒,但他一向是個聽從醫囑的病人,不會盲目自信,給大夫添麻煩。
身上微微發了汗,崔沅走過來,伸手從葉鶯手里取了擦汗巾帕。
相觸的瞬間,手是暖的。
之前也有一次,送點心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一起,飛快的一下。那時盛夏午后,手是涼的。
葉鶯心里一動,借著奉巾的動作抬眼。運動過后,崔沅頰上泛著緋紅,看起來氣血充足。
葉鶯倒不是有什么非分心思,只是覺得,這會的探花郎,“活了”。
以前是沒看過“會動”的探花郎,葉鶯笑道:“想不到公子渾身的文人風骨,竟連拳法也這么好。”
馬屁拍得太過明顯,崔沅坐下啜了口茶,“君子六藝,并不只是說說。”
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也。
其實很多士大夫都兼會些拳腳,近十年來,練劍在文人中益發流行。
“公子也會劍術嗎?”葉鶯好奇。
手邊就有軟劍,崔沅沉吟片刻,身形驟動。
劍勢起,寒光乍破,日光下,劍影連成一片。但見一團閃爍白光如虹,卻難覓招式,唯有所到之處帶起的劍氣削落樹葉,飄飄灑灑,如清風無形。
“!”葉鶯看得呆住了。
有道是,一劍霜寒十四州。
崔沅收劍,右手執劍負在身后。
回頭,見她一臉躍躍。
“怎么?想學?”
葉鶯:“可、可以嗎?”
哇!這個她是真的想學!
不為生計,也不為日后打算,就是覺得好厲害,好喜歡,所以想學的那種。這個應該就是,純粹的喜歡。
崔沅嘴角微翹,“不行。”
葉鶯一顆還在撲通撲通的心,瞬間涼透,跌落到了谷底。
方才有多期待希冀,現在就有多失望。
崔沅欣賞了一下這變臉后眉眼耷拉的喪氣模樣,好笑道:“浮躁。這就七情上面了,我可有說不教?”
“方才的劍法對你來說太難了。”崔沅坐回椅子上,方才的茶涼了,又重新沏了一杯,“你毫無根基,須得從基本功練起。”
茶香四溢,水汽漫騰。
“先扎馬步吧。”他啜了口茶,慢慢道,“日后……”
好像,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她就知道,長公子有教無類,對好學的人十分有耐心。
日后就可以跟著他學劍了嗎?
葉鶯眉眼帶笑,這個丫鬟當得劃算,真劃算!
卻不想,聽見崔沅道:“日后,再給你尋個師父吧。”
須得知道,習武是一門循序漸進的學問,短則四五年,才能有一定成效。
四五年啊……已經長成是桃李之年的大姑娘了呢。
他摩挲著茶杯,并沒有看見,身后少女聽見這話身體后有一瞬間的滯澀,原本粼粼的眼神,也隨著他說出口的逐字黯了下去。
她聽懂了啊……
他教不了她,不是因為吝嗇。
葉鶯輕輕眨了下眼,忽然間很想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