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文大學士帶領著除老人女眷以外的全部府內人員站在府門外,等待著客人的到來。
不一會,前面就有人高喊:“劉左相前來拜訪文大學士。”
“劉大祭司前來拜訪文大學士?!?/p>
“彭御史前來拜訪文大學士?!?/p>
“游國史前來拜訪文大學士。”
那邊的喊聲結束,文大學士高聲回應:“文東明攜全府人員恭候劉相、劉大祭司、彭御史、游國史,請諸位大人入府?!?/p>
隨著一聲聲稟報,接踵而來的四只大轎停在府門口,依次下來四人有文大學士相陪,入府門,穿前院,來到了后院小湖中心的八角亭臺內。
當下時值六月,已正值瓜果上市,亭臺中的六角大桌上,擺放著各種瓜果及茶水,還有筆墨硯和一些j記載文字的木片。
此時,老霍和另外四名大人的各一位隨從,分布在亭子的四周,背對著亭內,看向湖面。
陳平則和來自各家的二十多名家丁站在湖邊,同樣背對著湖心亭,全神戒備。
雖說是在大學士府內,但安全依舊不能忽視。
今天所談的事情雖然重要,但也是在各國官員中是近乎公開的話題,而在場的家丁都為眾位大人的心腹之人,所以幾位大人都并未讓這些家丁仆人避開。
和其他人歪七扭八的懈怠模樣完全不同的是,陳平拿出了前世軍訓時的標準站姿,提臀收腹挺胸抬頭。小小的身板,卻顯得英氣十足,完全是一副鶴立雞群的架勢。
抓住一切可以表現的機會,早日進入那些大人物的視野,這就是陳平的想法。
劉相走入亭閣之后,慢慢環顧一周,然后口中吟道:“一汪碧水三面蓮,四岸湖柳舞翩躚,果然是好景色。”
“好詩,劉相出口成章,不愧是我東啟國文魁啊?!蔽拇髮W士贊道。
“劉相,我覺得意猶未盡,還請大人續完此詩?!?/p>
其他人也是一頓馬屁。
“哈哈,一時所感,一時所感?,F在有要事要辦,沒靈感了,回頭再續。其實,我這只是小道,大學士博學多才,才是我國的文魁?!?/p>
“劉相過獎了,晚輩絕不敢當。各位大人,請坐,先嘗嘗我家的桃花釀,再聊正事。”
“哈哈,就等這個呢。昨天國君把我招入宮內,言及讓我等先行商議有關上坤國宰相恒進封圣大典之事后,我就想到了你家的桃花釀,該出窖了,這才招呼大伙來你文府?!?/p>
“哈哈,這都瞞不了劉相。此酒于前日剛剛從老家送來,我還尋思哪天招呼大家來品嘗品嘗呢。三兒,給各位大人滿上?!?/p>
亭閣內笑聲一片。
待眾人品酒之后,便進入了正題。
劉相說道:“上坤國恒進封圣之事,絕非小事??此浦皇菢淞⒁粋€人的名聲威望,實則事關國運。若恒進一旦封圣,上坤國本就逐漸昌隆的國運,必然會再上一個層次,那么,離其一統諸國的目標,將更近一步。有可能十年之內,東方大陸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p>
劉相看了一下眾人:“國君的意思是,必須阻止這次封圣。在座諸位,都是我東啟國文壇魁首,還請談談你們的想法。”
“劉相,我認為,可以聯合各國,采取不承認不參加的方式。大多數國君也必然會同意。”
“彭御史,封圣之事很不簡單,它主要看的是民心。禮圣他老人家,當初可曾進行過封圣儀式?但在東方大陸,所有人都從內心里承認。恒進,雖然不是開創性地提出了‘法’的概念,但他卻是集大成者。這一點,其實和禮圣是一樣的。而且,現在各國都在逐漸學習推廣恒進的‘法理論’?!北娙酥心挲g最大的那人說道。
稍稍停頓了一下,此人繼續說道:“雖然與禮圣相比,恒進現在還有明顯的差距,但這些畢竟是因時間較短造成的。從長遠來看,‘法理論’在整個東方大陸得到廣泛推廣,只是早晚的事。所以,上坤國才舉行封圣大典,匯集并提升人勢,助其一舉成圣?!?/p>
老者喝口茶水潤潤嗓子:“至于其他國家派不派人去,承不承認,其實并不重要。因為大家都在學習推行‘法理論’,封圣大典產生的影響力,也將很快就波及到各國。也就是說,大勢已起,人力難擋。”
“祭祀大人,這么說,此事很難阻止了?”彭御史問。
“極難?!奔漓氪笕藫u搖頭。
“我昨天還試圖從其著作中找缺陷漏洞,現在看來,即使有,用處也不大吧?”第四位官員問。
“是的。游國史,你該清楚,任何理論都會有不足之處,但只要瑕不掩瑜,該理論就是對的。禮圣他老人家的一些觀點,不也是不太符合現在的情況嗎?比如葬禮,現在各國都在推行精簡節約。但禮圣的名望,卻并未減少絲毫,反而隨著年代的久遠,越發得到推崇?!?/p>
“大祭司所言極是?!迸碛伏c頭。
劉相看向文東明:“大學士,你怎么看?”
“我只是一個專心做學問的,對政事、大勢,都不擅長。我就單純從‘法’和‘禮’的本義上談點自己的看法?!?/p>
“從時間和覆蓋的范圍上來講,‘禮’出現的年代,更久遠,其包含范圍,也更廣泛。自人類誕生,就有‘禮’。其實,動物中也有‘禮’的存在。比如,猴王,狼王等的地位,遠超其他個體,這就是‘禮’。所以,作為將‘禮’集大成者的第一人,紫仲尼成為禮圣,當之無愧。”
“誠如恒進所言,‘法’為更嚴格的‘禮’,‘禮’為更寬泛的‘法’。這也是恒進的聰明之處,他不但沒把‘法’獨立于‘禮’,反而借勢。這就為‘法’的合理性找到了根基。”
“但也正因如此,我們可以提出,‘法’本就在‘禮’之中,并未獨立門戶,所以,不易封圣。但因為‘法’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極大,其勢之強勁,無法打壓。所以,可以提議,恒進當為亞圣?!?/p>
“大學士果然博學,而且所處的角度與我等不同,但更有效果。”游國史贊道。
劉相輕輕點頭:“確實如此”接著其又輕輕擺手:“不過,昨天我也曾和國君考慮過,即便恒進被封為亞圣,在當下圣人不出的情況下,一樣會凝聚大勢。最多會將其統一的腳步,拖得稍稍慢點,影響并不是很大?!?/p>
“劉相所言甚是。凡帶‘圣’字,就代表著其為人族之領袖,無人能出其右。其一言一行,就能影響甚至左右人族大勢。所以,亞圣之名,也不能給。”大祭司點頭贊同。
彭御史皺眉道:“那此事就很難辦了。好在時間充足,容我等再想想?!?/p>
“來來來,諸位,先吃點瓜果,前天剛剛送到的,清甜爽口?!贝髮W士招呼。
陳平就站在距湖心亭不過十四五步外的小棧橋邊的柳樹下,眾位大佬們的談話聽得清清楚楚。
雖然他依舊身姿筆挺,也一言不發,但不妨礙他胡思亂想。
初聽劉相的那半句詩,陳平覺得其意境確實不錯,但他為理科生,文學功底一般,不敢言其優劣。
待聽得封圣之事,腦海中的想法開始翻滾。
華夏大地,五千年歷史,真正得到公認而沒有非議的圣人,只有兩位。一個是儒圣孔子,另一個是心學派圣人王陽明。
孔子,講的是人與人的關系。王陽明,講的是人自身的心靈。他們從事的主要領域不同,確實可以并列為圣。
這位恒進,確實不簡單。但其所講的‘法’,從屬于‘禮’,絕對沒有成圣的資格,最多可以稱其為亞圣。這點,文大學士分析得很有道理。
在華夏,成圣必須有三個標準,那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是指樹立德業。也就是指具有仁愛之心的人能夠做到恩澤于民并取得很大的功績,從而獲得百姓的認可,德高望重。
立功,就是此人為大多數人做出了重大貢獻。
立言,就是創立學說,成為名言,永為后人流傳。
因為對恒進一無所知,陳平也就無法評述對方。
就在這時,他聽到似乎有人在談論自己。
“咦,那個小矮個是誰?從我進入這亭閣內,就見其有如一根木樁一般筆直站立。這么久了,竟然能一直保持這個姿勢。雖然其個子小,但這精氣神,遠超那些大漢。大學士,你這府里有人才呀?!?/p>
“呵呵,劉相過獎了。此人為我準備招收的弟子,準備幾天后舉行拜師禮?!?/p>
“哦,既然是你準弟子,不妨讓他過來,我隨便問問?!?/p>
“好嘞,劉相?!?/p>
文三少三兩步就跑到陳平跟前,笑著低聲說道:“陳平,來好事了。劉相招呼你進去問話。記住,禮節一定要足,不得胡說。”
陳平早就聽到,也想好了自己該怎么做,連忙點頭:“謝三少,我這就去?!闭f罷便跟著文三少走上棧橋。
離湖心亭閣還有三步遠,陳平便停步,卻沒有按當前的禮儀行跪拜禮,而是雙手抱拳拱手道:“晚輩陳平叩見諸位大人,給諸位大人請安?!?/p>
在座的幾位大人中,已經有人不爽,但看在文大學士的面子上,并未有人指責。
劉相微微皺眉,心中已是不喜,語氣冷淡地問:““剛才我看你一直保持一個姿勢,有如一根木樁般筆直,是從哪里學的?”
陳平上身微微前傾:“回大人,這是我爺爺教的。我爺爺說:是人,就要有精氣神,這和貧富無關,也和地位無關?!?/p>
劉相那微皺的眉頭放開,“哦,你爺爺倒不是個普通人,他做什么的?怎么稱呼?”
“劉相,我之所以收他為弟子,就是因為他爺爺。他老人家姓啥,我也不知,但確實博學多才,還對文家有恩?!蔽拇髮W士插話道。
劉相點點頭說:“奧,如此人物,不知現在何處?可愿為國家出力?”
“回大人,我爺爺半年前病死,就葬在城西的亂墳崗。”既然大學士不遠透露爺爺的真實情況,陳平自然也不會透露。
“奧……”劉相拉著長音,繼續問道:“那你爺爺還曾教過你什么?”
“回大人,爺爺還教我讀書識字,還有習武。我也偶爾聽他談論過恒進?!?/p>
這最后一句,純屬陳平瞎編。
他剛才在棧橋上的這幾步路上,就想好了,決定冒險一搏。
假如出現差錯,若是有大學士全力作保,他應該不會死。但也有可能出現意外,畢竟文大學士雖聲望高,卻無權去勢,若劉相絲毫不給面子,文大學士也無可奈何。
陳平之所以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去拼死一搏,自然是為了巨大的利益。
做這個世界從沒有人做過的事,去定義一個圣人,這完全屬于三級創新,分數是以百為單位的,而且其后續的影響還非常巨大。其最終收益,有可能超過五六百。
四級的創新,陳平想都沒想過。
宇宙這么大,要做出整個宇宙都沒有的東西,呵呵,洗洗睡吧。
所以,不管成功與否,可能以后都很難碰到這么大的創新成果了。
高風險,才能獲得高收益。
陳平靜靜地等待著。
劉相慢悠悠地驚訝道:“咦……這倒巧了?!?/p>
但突然,他變得十分嚴厲冷酷地呵斥道:“跪下,竟然是個投機取巧之輩。拉遠點,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