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大地震》要上映了,陳凌作為新晉的商業大導,首映禮華藝自然也邀請了陳凌,只不過陳凌沒去。
第一是這部電影太悲痛了,他上一世已經看過一遍了,不想再去現場感受一遍。
第二這部電影上映以后什么情況陳凌也清楚,各個單位政府紛紛組織包場,票房是破了記錄但吃相很難看。
這一點陳凌不太喜歡,電影已經拍好了,好壞交給市場觀眾就行了,裹挾政府下場算什么?
所以陳凌就找個理由婉拒了。
陳凌是沒去但是事情還是和陳凌扯上關系,起因是首映禮的時候有記者問了小鋼炮這么一個問題。
“馮導,你對這部《大地震》票房期望是多少?有沒有信心超過《失戀三十三天》”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問題通常一部電影首映禮上記者肯定會拿同檔期或者之前比較熱門的電影來和首映禮上的電影做對比,
這種場合首映禮上的電影主創們也基本上會放些大話,這樣電影才更有話題而記者樂意見到這樣的場景的。
一般情況下首映的電影也不會說太過分的話,畢竟只是炒作不是結仇。
只不過今天小鋼炮這句話放的有點過分了。
“《大地震》是一部真正的大制作,不是那些小成本電影能比的,而且這部電影是我親自拍的,可沒找老師當副導演。”小鋼炮說話的時候臉上很不高興,在他看來大地震是一部大制作大場面有深度的電影,拿來和失戀三十三天這種小成本愛情片比簡直是在侮辱他。
好家伙小鋼炮話一出臺下記者興奮的跟打了雞血一樣,啥意思?要向北影導演系開炮?不愧是小鋼炮每次采訪都能給記者驚喜。
“馮導,你的意思是《失戀三十三天》這部電影的導演另有其人?”
好家伙《失戀三十三天》的副導演不就是陳凌的班主任嗎?馮曉剛這是看陳凌的班主任不順眼?沒聽說他倆有仇啊?
而且陳凌的班主任可不僅僅是陳凌一個人的班主任,手底下可是教出來不少導演的,小鋼炮這是啥意思?
準備硬鋼北影?
“我可沒有這么說,還是繼續聊《大地震》吧。”
高坐臺上的小鋼炮沒有選擇繼續這個話題,不知道是反應過來自己失言了還是壓根沒當回事。
小鋼炮是不繼續這個話題了,但是臺下很多北影出身的導演演員臉色就不好看了。
畢竟林老師是他們學校導演系的班主任,向他開炮跟向在場的諸位北影出來的開炮有什么區別?
小鋼炮是只提了一句沒繼續這個話題,但首映禮結束后媒體記者可不想放過這個熱點。
這邊首映禮剛結束《大地震》的相關新聞就直接上了很多條熱搜,其中好幾條還帶上了陳凌。
…………
“震驚小鋼炮《大地震》首映禮上發言直呼《失戀三十三天》導演另有其人。”
“小鋼炮為何無緣無故對北影導演系開炮?”
“馮曉剛為何對北影導演系開炮,其中是否另有隱情?”
與此同時很多出身北影的導演演員紛紛在網上表態,對馮曉剛的發言表示斥責,網絡上一時間熱鬧非凡,
面對北影系的斥責馮曉剛罕見的沒有發文回懟,不知道是不是華藝和北影的大佬已經有所交流。
對此陳凌無疑是很懵b的,我就沒去你電影的首映禮而已,不至于這么把我往死里得罪吧,我以前可沒得罪過你馮曉剛。
“老師,抱歉給你添麻煩了。”
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陳凌給自己的班主任打去了電話,一切緣由還是陳凌喊老師來當副導演惹出來的。
“我之前和他沒什么恩怨啊,這會我讓經紀人正在和華藝聯系,看能不能讓他們那邊發個聲明什么的。”
“不用瞎忙活了,他們應該是不會發什么聲明的,早些年我和這個小鋼炮確實有點恩怨,只不過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對方還這么記仇。”
電話那邊陳凌老師的聲音也很無奈,沒想到這個小鋼炮這么多年了還這么記仇。
原來小鋼炮是沖著陳凌老師來的,當然也沒放過陳凌。
“那這件事情就這么算了?”
陳凌心里有點不爽,別人穿越都是順風順水,他這倒好,先是女朋友跑了,拍個電影還被大佬罵,這叫什么事啊?
“吵的越兇他那部電影關注度就越大,想找回場子的話不用急于一時你還年輕不用怕他。”林老師對這些看的很開。
“網上的發言不用管,學校這邊已經找人遞過話了,那邊后面不會再說什么的,只要沒人再亂說話這事過幾天也就熄了。”
這個時候北影包括華藝下場發言的都是些邊緣人物,很顯然大佬們也不想掐架。
大佬們已經統一了意見,接下來只要沒有夠分量的下場事情平息的也會很快。
“這事沒完,等下次小鋼炮電影上映我非要和他好好碰一碰!”
這不是氣話陳凌確實準備這么做,你先做的初一別怪我做十五,別說一個小鋼炮了你華藝一起上我也不怕,重活一世還能讓你小鋼炮給欺負了?
結束了和班主任的通話,陳凌又看了一下網上的言論。
“我就說一個大一新生怎么可能自導自演出來票房這么高的電影,原來是老師捧學生的啊”
“一會金曲獎一會票房記錄的,該不會又是哪個二代來鍍金的吧。”
“老實說專輯歌曲哪里來的?是不是也是別人代寫的?”
之前眼紅的已經開始在網絡上帶節奏了,當然也有幫他辯護的。
“現在網友智商這么低嗎?別人說什么就信什么?成年人基本的判斷力都沒有嗎?”
“笑死人,這年頭居然還有相信小鋼炮的話,為了他的電影票房小鋼炮什么話說不出來。”
“華藝到現在也不發個聲明,明顯是眼紅別的電影掙錢了。”
陳凌扒拉網友的評論看的正起勁的時候經紀人趙倩的電話打過來了、
“華藝還是不愿意發表聲明。”
“不發是吧,行我知道了,后續不用再和華藝聯系了。”
掛了電話陳凌已經在思考下一部電影了,你小鋼炮不是喜歡放炮嗎?下次等你電影上映咱倆碰碰,看老子怎么報仇!
…………
就這樣,在漫天的議論聲中《大地震》上映了,小鋼炮之前的發言也算是讓電影本來很高的熱度又上了一層樓。
上映的第一天,排片和上座率一騎絕塵,排片率恨不得整個影院都放映。
上映第二天一大早票房新聞報道就出來了。
“上映首日,票房豪取3900萬。”
“《大地震》有希望打破華語電影票房記錄。”
“各單位響應號召,紛紛走進電影院緬懷歷史。”
同時高的離譜的上座率也被報道了出來,很多場次上座率甚至來到了百分之百,開玩笑,單位包場,上座率能不高嗎?
受到《大地震》和最近網絡上的影響《失戀三十三天》的單日票房已經掉到一百萬以下了。
不過總票房已經來到了2.98億,三億總票房近在咫尺。
第二天《大地震》單日票房報收4660萬,打破了華語電影單日票房記錄!
第三天《大地震》票房報收4700萬,再次打破單日票房記錄而且還在上漲,業內已經有人斷言,這部電影將會打破華語電影票房記錄。
同時,網絡上面也多了很多吐槽《大地震》的聲音,不止是網友,很多電影人也紛紛下場,吐槽這種行為對電影行業的危害。
“單位包場是損害電影市場的行為。”
“包場吃相太難看,對其他電影太不公平呼吁總局制止這種行為。”
相比于電影行業人員的吐槽,網友的評論就有意思多了。
“當了這么多年牛馬第一次體驗加班看電影。”
“誰說不是呢,關鍵電影票錢還從下個月工資里面扣。”
“我就沒去,然后領導記我曠工。”
“就這吃相還吐槽別人,小鋼炮真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