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后衛轉前鋒包座偵察
班佑的陽光驅散了草地的陰冷與濕氣,卻驅不散王林眉宇間那抹凝重的期待。獨立團在這片難得的干燥土地上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休整。戰士們擦拭武器,修補草鞋,吃著熱乎的青稞粥,體力在緩慢卻堅定地恢復。寨子里的藏族同胞從最初的戒備到逐漸接納,甚至有些年輕人好奇地打量著這支紀律嚴明卻又帶著一身硝煙疲憊氣息的軍隊。
王林站在臨時團部門口,目光越過頭頂飄揚的“鐵血后衛虎團”戰旗,投向東北方向。那里,群山起伏的輪廓之后,就是決定紅軍北上命運的戰略要地——包座。他知道,中央和右路軍主力正在艱苦跋涉,正在一步步走出死亡沼澤。而能否為大軍打開北上的大門,關鍵就在包座。
電臺靜默的每一分鐘都顯得格外漫長。直到譯電員幾乎是捧著那張薄薄的電文紙跑出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團長!中央、右路軍軍委急電!”
王林一把接過,目光如電,迅速掃過字句。
電文內容清晰而緊迫:
“王、王并轉獨立團全體同志:欣聞你部已成功穿越草地,抵達班佑,沿途設立標記,厥功甚偉!現北上通道關鍵隘口——包座,為胡宗南部重兵扼守,其援軍49師正自松潘疾進,企圖阻我于包座河一線。包座之得失,關系全軍北上甘南之成敗,關系中國革命之前途!
經研究決定:任命王林為包座戰役前線總指揮,攻取包座!你部任務:以獨立團為主攻,堅決啃下大戒寺、求吉寺兩顆硬釘子,打開北上通道!30軍部隊負責外圍警戒及打援,重點伏擊殲滅來援之敵49師!
此戰關乎全局,望你部發揚‘鐵血后衛’虎威,克服萬難,堅決拿下包座!中央及右路軍全體同志期待你們的捷報!朱、周、徐”
政委王光道、聞訊趕來的李云龍、以及幾位營長都屏息凝神。電文的內容簡潔卻重逾千鈞:任命王林為包座前線總指揮,以獨立團為主攻,堅決拿下包座要塞!同時告知,紅四方面軍第30軍的精銳——264團和268團正火速馳援,將作為戰役總預備隊及打援力量,協同作戰,但攻堅矛頭的重任,明確無誤地落在了獨立團的肩上。
“豁!主攻!硬碰硬!這才對味!”李云龍一拍大腿,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帶著新兵營沖上敵陣。
王光道則更顯謹慎:“老林,信任如山,責任更大啊。部隊狀態……能啃得動嗎?”
王林沒有立刻回答,他閉上眼,腦海中那幅詳盡的3D地圖再次展開,包座地區的山川河流、溝壑叢林纖毫畢現,但代表敵軍防御工事的許多細節仍顯模糊,尤其是火力點的精確分布、換防規律、指揮所確切位置。
他猛地睜開眼,眼神銳利如刀:“能不能啃動,光靠決心不夠,得靠眼睛和腦子!胡宗南不是傻子,包座經營多年,硬沖就是送死!”他目光轉向一旁待命的偵察連長,“張紅土!”
“到!”張紅土一個激靈,挺直胸膛。
“偵察連全體集合!任務來了,要命的硬任務!”王林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我要你們變成我的眼睛,鉆進包座,把胡宗南的烏龜殼里里外外給我看清楚!”
團部內,氣氛肅殺。張紅土及其手下的幾名排長、骨干偵察員圍在王林身邊。桌上鋪著那張根據零星情報和王林根據系統信息綜合繪制的地圖。
“都看清楚,”王林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大戒寺”和“求吉寺”兩個點上,“這兩個點是核心,釘子中的釘子。尤其是求吉寺,后山那個制高點,不敲掉它,咱們多少人填進去都不夠。”
“團長,這地方太險了,硬摸恐怕……”一名老偵察排長面露難色。
“所以不能蠻干。”王林打斷他,同時暗中啟動了系統的“戰術模擬分析”和“高精度地形勘測”功能。他的視野仿佛接入了一個無形的無人機,從高空俯瞰包座,地形地貌、植被覆蓋、水流走向無比清晰,甚至能模擬出不同時間的光照和陰影,推斷出哪些路線可能被敵火力覆蓋,哪些死角可以利用。
【系統提示:生成最優滲透路線(3條)。標記高危觀測點(7處)。推測敵軍主要火力扇面(已標注)。提供夜間/拂曉能見度模擬。】
王林結合系統的提示和自己的判斷,開始下達具體指令,他的話語仿佛親臨其境:
“張紅土,你親自帶一排,走這條線。”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條詭異的曲線,繞過正面河道,從一片看似無法通行的密林和陡崖結合部切入,“這里,根據地形下午申時之后應該會有山體陰影,光線最暗,可以隱蔽接近到大戒寺側后三百米內。重點摸清寺外鐵絲網布置、地堡數量、射擊孔朝向,還有寺內夜間燈火最亮、天線最多的房子,可能是指揮部或通訊樞紐。”
“二排長,你帶你們排,負責求吉寺。”王林的手指移到更險峻的北側,“這條路最難走,要攀一段近乎垂直的崖壁,但也是敵人最想不到的地方。拂曉前行動,利用晨霧掩護。上去之后,不要戀戰,你們的任務是這個后山制高點!給我數清楚上面有多少個機槍巢、有沒有迫擊炮位、觀察哨的位置、換崗時間!記住,你們是眼睛,不是拳頭,看到就是勝利!”
“三排,分散成數個小組,活動在牙弄路口、嘎哇寨這些外圍據點,佯動襲擾,開槍就跑,吸引敵人注意力,為潛入主陣地的兄弟創造機會。同時觀察記錄敵軍調動規律、運輸車隊時間、援軍可能來的方向。”
王林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位偵察勇士:“記住,你們這次偵察,直接關系到主攻部隊幾百甚至上千兄弟的性命!我要的不是‘大概’、‘可能’,我要精確到米,精確到分鐘!敵人的機槍架在哪個窗口,換崗是幾點幾分,指揮所的墻有多厚,都要給我搞清楚!能不能做到?”
“能!保證完成任務!”偵察兵們低聲吼道,眼中閃爍著被重任點燃的火焰。
夜幕和晨霧成了紅軍偵察兵最好的護身符。
張紅土帶著一排的精英,像壁虎一樣緊貼著陡峭的山壁,利用灌木和巖石陰影緩慢移動。系統提供的路線精準地避開了幾處視野開闊的危險地帶。他們甚至能聽到頭頂上方敵軍哨兵咳嗽和聊天的聲音。汗水浸透了衣服,肌肉因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而酸痛,但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響。他們用炭筆在小本子上快速勾勒,用繩子測量距離,將看到的一切默默記在心里。
二排的勇士們更是上演了懸崖絕壁上的無聲舞蹈。利用鉤爪和繩索,他們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奇跡般地爬上了求吉寺后山的一處斷崖。趴在冰冷的巖石后面,他們用繳獲的望遠鏡(箐口和魯班場戰利品)貪婪地記錄著:制高點上,三個環形機槍工事,射界覆蓋整個正面進攻路線;一處加固的半地下掩體,天線林立,無疑是觀察所/指揮所;甚至清晰地看到了敵人換崗的整個過程——凌晨五點四十,持續約三分鐘,哨兵顯得有些疲憊松懈。
外圍,三排的襲擾起到了效果。零星的槍聲和爆炸聲引得守軍一陣緊張,探照燈胡亂掃射,兵力向發出聲響的地方調動,反而放松了對核心區域的警惕。
偵察并非總是一帆風順。一名戰士在試圖更近距離觀察大戒寺側翼一個隱蔽火力點時,不小心觸碰到了一根敵人設置的簡易警鈴線(絆線連著空罐頭盒)。
“叮當啷——”
刺耳的響聲在寂靜的夜里格外驚心。
“誰?!”敵哨兵立刻警覺,槍栓拉動聲清晰可聞。
探照燈的光柱迅速掃過來。
“噗噗噗!”敵人的機槍幾乎是盲目地朝著響動方向掃射過來。
“撤!”帶隊的班長低吼一聲,一把推開身邊的戰友,自己卻為了掩護戰友后撤,動作慢了一瞬。
“班長!”
幾聲壓抑的驚呼中,那位班長身中數彈,踉蹌倒地,鮮血迅速染紅了身下的草叢。但他直到最后一刻,仍死死握著那個畫滿了標記和數據的小本子。
戰友們強忍悲痛,利用黑暗和地形迅速脫離,將這份用鮮血換來的情報牢牢刻在腦子里。
天亮時分,各偵察小組陸續返回班佑附近的秘密集結點。有人帶回了詳盡的草圖和數據,有人帶回了沾著泥土和血跡的記錄本,有人則帶回了永久的傷痛和犧牲的戰友。
張紅土眼睛布滿血絲,聲音沙啞,卻帶著無比的堅定,向王林匯報道:
“團長,摸清楚了!大戒寺東南角有個死角,敵人兩挺交叉機槍有個三秒的間隙!求吉寺后山換崗時間是五點四十,持續三分鐘,那時候最適合炮火準備!指揮所就在求吉寺后院那棟最大的石頭房子里,墻厚估計超過半米!外圍嘎哇寨的敵人每天上午十點會有一次補給車隊……”
一條條、一件件,極其珍貴的情報匯聚到王林這里。
王林站在重新標注得密密麻麻的地圖前,腦海中系統的模擬圖像隨著這些真實數據的輸入變得更加清晰、精確。敵軍的防御體系不再是模糊的銅墻鐵壁,而變成了一個有弱點、有規律、可被破解的復雜機器。
他轉過身,對等待著最終命令的各級指揮員們,斬釘截鐵地說道:
“好了,敵人的底牌,我們看清了!現在,該我們出牌了!通知下去,各營連指戰員團部開會!”
包座,這只盤踞在北上咽喉的猛虎,已被紅軍的鷹眼死死盯住。一場精心策劃的雷霆打擊,即將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