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駐防吳起 威懾西北
吳起鎮戰役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去,王林正帶著各營主官在頭道川陣地視察善后與布防情況,一名通訊員飛馬而至,帶來了支隊司令部(兼西北軍委)的口信:“司令員請您立刻去指揮部一趟。”
王林心中微動,不知此時召見所為何事,將現場工作暫時交由王光道政委負責,隨即策馬趕往設在不遠處平臺山的指揮部。
指揮部的窯洞里煙霧繚繞,老總正看著地圖沉思,參謀低聲交談著。見王林進來,老總放下鉛筆,招呼他坐下,語氣親切卻帶著一絲鄭重:“王林同志來了,坐。吳起鎮這一仗,打得干凈利落,打出了‘鐵血后衛虎團’的威風。你們立了大功啊!”
“謝首長夸獎,我和獨立團全體同志將會再接再厲,為紅軍做出更大奉獻”王林激動敬禮道
老總點頭,接口道:“部隊傷亡情況怎么樣?戰士們情緒還好吧?”
“報告首長,還好,我團傷亡不到200,獨立團正在打掃戰場,清掃殘敵,善后和布防”
參謀長溫和地看著王林,說道:“王林同志,這次叫你來,一是代表中央和軍委向獨立團全體指戰員表示慰問和感謝。這二來嘛,”他頓了頓,語氣轉為更為正式的戰略商討意味,“是關于獨立團下一步的部署。中央經過慎重考慮,有一個關乎全局的戰略安排,想聽聽你這位團長的意見。”
老總接過話頭,目光銳利而坦誠地看著王林,手指在地圖上從寧夏、隴東劃向陜北蘇區:“王林同志,你們團在吳起鎮這一仗,打得很好,不僅打掉了追兵,更打出了聲威。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戰略選擇。主力須要南下,與十五軍團會師,這是打破敵人‘圍剿’的關鍵。而我們的西邊及西北方向,寧夏的馬鴻逵、馬鴻賓,隴東的國民黨勢力,就像一群豺狼,一直在窺伺著我們。”
他深吸一口煙,繼續說道:“軍委初步考慮,希望你們獨立團留下來,就駐守在以吳起鎮為核心的西北前沿。核心目的只有一個:利用你們團強大的戰斗力和在國民黨中打出的威名,形成強大的戰略威懾,像一尊‘門神’一樣,牢牢扼守住這個方向!”
老總的手指輕點地圖上的寧夏、隴東區域,清晰地闡述戰略意圖:“只要你們獨立團這桿‘鐵血后衛猛虎團’的大旗還牢牢插在這里,展現出足夠的力量和決心,寧夏‘三馬’(馬鴻逵、馬鴻賓)就不敢輕易東進,參與對陜甘蘇區的‘圍剿’。他們本質上是地方軍閥,最看重的是保存自己的實力和地盤。沒有絕對把握,絕不會冒著消耗老本的風險來啃你們這塊硬骨頭。”
接著用他一貫直接的方式說:“這樣一來,我們需要正面應對的敵人,就主要變成了從南面來的東北軍。壓力就減輕了一半!南邊的戰線雖然也緊張,但東北軍的情況不同,我們可以集中精力應對。讓你們留下,就是要把西北方向的潛在威脅,用你們的存在‘嚇住’、‘按住’!這個任務,不比南下打仗輕松,甚至更需要韌性和戰略定力。”
老總看著王林,語氣誠懇:“我們知道,讓你們這支剛打了勝仗的勁旅留下來承擔守備和威懾任務,而不是隨主力南下繼續擔任攻堅主力,可能會讓一些同志覺得像是被放在了二線。所以,叫你來,就是想當面和你溝通清楚這個戰略意圖,聽聽你的想法。這項任務,非強悍善戰、能獨當一面的部隊不能勝任。中央認為,獨立團是最佳的選擇。”
王林聽完,心中豁然開朗,對中央的全局謀劃深感欽佩。他立刻站起身,斬釘截鐵地回應:
“中央這是要我們獨立團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用我們的存在和實力,牢牢鎖住西北方向,為主力南下減輕戰略壓力!”
“這個任務意義重大!請中央絕對放心!我們獨立團不僅能打硬仗,更懂得如何利用威勢懾止敵人。我們留在西北,絕不是消極守備。我們將以吳起鎮為基點,前出部署,積極活動,不斷展示肌肉,保持高壓態勢。要讓馬鴻逵、馬鴻賓他們清楚地感覺到,只要敢東進一步,必將遭到我獨立團的致命打擊!我們要讓他們寢食難安,根本不敢有絲毫妄動的心思!”
“好!好!理解得非常透徹!”參謀長欣慰地笑了,“就是要這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王林同志,你有這個認識和決心,我們就徹底放心了!”
“有你們這支猛虎蹲在西北,三馬必不敢輕動。這將極大地改善我們的戰略態勢。”
參謀長看著王林,語氣誠懇地繼續說道:“讓你們留下來,除了戰略威懾,還有一層更深遠的考慮。”他的手指敲了敲地圖上的西北區域,“主力南下后,你們獨立團駐守西北,將會有一段相對其他區域而言更長的、難得的休整期。這里不像南線,面臨東北軍主力的直接壓力,大規模的‘圍剿’攻勢一時半會兒還燒不到這里。”
老總接著話頭,清晰地道出核心意圖:“中央希望你們充分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不僅僅是在軍事上扎下根,更要在政治上、經濟上、群眾工作上扎下根!你們不能僅僅是一個軍事駐防單位,更要成為一個播種機和宣傳隊。要爭取把你們的駐防區域,從單純的軍事緩沖區,建設成為鞏固的蘇維埃根據地!”
參謀長具體補充道:“對!部隊要分散開來,一邊擔任守備,一邊大力開展群眾工作。派工作隊下去,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黨的組織,成立蘇維埃政權和赤衛隊、少先隊。要讓老百姓真正認識到,紅軍是他們自己的隊伍,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而存在的。只有這樣,你們的根才能扎得深,才能真正站穩腳跟,獲得源源不斷的兵員和補給。將來無論形勢如何變化,這里都能成為我們堅實的堡壘。”
老總總結道:“這是一個將‘駐防地’變為‘根據地’的艱巨任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致的工作。但這對我們黨和紅軍在陜北立足,乃至未來的發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王林同志,這項任務,同樣是一場硬仗,一場關乎民心的硬仗。”
王林聆聽著首長的指示,腦海中現代關于“根據地建設”、“人民戰爭”的理論與此完美契合,他深刻理解這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和長遠價值。他立刻回應,語氣中充滿了領悟和決心:
“我完全明白中央的深意!‘建設鞏固的根據地’是比單純軍事威懾更根本、更長久的戰略!”
他思路清晰地說道:“請中央放心!獨立團絕不會滿足于當個單純的駐防軍。我們一定堅決執行中央的指示,充分利用這段相對平穩的時期:
第一,軍事上,采取攻勢防御,保持威懾,確保主要方向安全,為根據地建設創造穩定的環境。
第二,政治上,立刻抽調得力干部和戰士,組成強大的工作隊,深入鄉村,廣泛宣傳黨的政策和紅軍的主張。我們堅決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讓貧苦農民真正翻身做主人!
第三,組織上,積極配合地方黨組織,幫助建立、鞏固鄉村蘇維埃政權,發展黨員,組建地方武裝和群眾組織,把黨的根深深扎進群眾之中。
第四,經濟上,在可能的條件下,幫助群眾恢復和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同時,我們部隊也要開展生產活動,盡量減輕人民負擔,實現部分自給。”
王林越說越有信心,甚至融入了一些更深遠的想法:“我們有信心,通過扎實的工作,在不久的將來,向我們黨中央報告的,將不僅僅是一個穩固的軍事防線,更是一個人心向我、組織健全、能夠自我支撐和發展的西北新蘇區!這將為我們未來應對更大挑戰,提供最堅實的后方基礎!”(他心中想到的是為未來的抗戰積蓄力量)
“好!說得太好了!”參謀長極為滿意,“就是要有這個決心和氣魄!不僅要看住門,還要把院子收拾好,變成我們自己的家!”
老總贊許道:“王林同志,你能深刻理解并主動思考根據地建設問題,這非常可貴。中央會派一批有地方工作經驗的干部來協助你們。”
參謀長說:“就這么干!需要什么政策支持,打報告上來!”
“是!堅決完成任務!我們獨立團保證當好戰斗隊,更當好工作隊和生產隊!”王林敬禮,肩上的擔子感覺更重了,但方向也無比清晰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