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璃玥被小秋扶起來,狼狽地離開了。
擁堵的人群漸漸散去,那輛被困著的樸素馬車終于能動了。
趕馬的小廝回頭:“公子在看什么?”
那少年放下簾子,輕笑道:“沒什么。這清水鎮,挺有意思的。”
“公子喜歡就好。”
馬車漸漸遠去,不久便消失在人群。
......
溫葉渾身濕透,不遠處正好有間成衣鋪子。
溫葉進去買了套衣服換上,便出來了。
林氏道:“你這樣......還要不要去縣里?”
“去呀!衣服都換了,頭發不礙事。坐著驢車,風一吹就干了。”
林氏點了點頭,母女二人繼續出發。
半個時辰后,來到得財酒樓。
等秤完魔芋豆腐,溫葉真誠地送上五仁月餅一封。
汪掌柜笑著接過:“哎呦,早就聽聞過大合鎮百味餅家的大名,這回總算能嘗嘗味兒了。”
溫葉笑瞇瞇的。
汪掌柜又拿出兩盒點心來:“這是咱們酒樓給小葉姑娘的中秋禮。”
“謝謝掌柜。”
道完謝,溫葉母女便離開了。
接著去了姚縣令家。她卻沒進去,而是跟守門的小廝說,明天要來交繡品,讓小廝跟里面稟報一聲,瞧明天得不得閑。
小廝進去后,一刻鐘就出來了,笑道:“趙嬤嬤說夫人明天午時前得空,溫姑娘盡管來。”
“謝謝小哥。”
母女倆離開。
回到大合鎮,溫葉頭發已經全干了。
林氏讓她趕著驢子,她給溫葉重新把頭發挽好。
二人又去了秋月繡鋪,送了月餅,還問明天要不要一起去交繡品,柳掌柜欣然同意。
......
回到家,已經未時過半(下午2點)。
溫蘭和溫玉兒的繡品已經好了。
溫葉看過后很是滿意。
月餅全都堆在桌子上,足足有12盒之多。
晚上溫元回來,溫葉便笑道:“要不要吃月餅?”
溫元和溫蘭立刻笑了:“吃!”
“喜歡啥口味?”
“五仁的!”這個最貴!
溫葉便拿著個小刀,開始切月餅。一個月餅分成五份。
溫元急不及待地拿起一塊開吃,雙眼亮晶晶的:“第一次吃五仁,好吃!”
溫蘭說:“以前......有一年小姑給家里送過五仁。咱們只聞過味兒。”
溫葉討厭五仁月餅,她喜歡榴蓮流心月餅,可惜這個時代沒有。
她勉為其難地拿起一小塊,嫌棄地咬了一小口,嗯?
竟然不難吃!不像前世她嘗過的。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老手藝嗎?
雖然不難吃,但她也不覺得多好吃,勉為其難地又咬了一口,剩下一點全塞到溫元嘴里。
“唔......”溫元被塞了滿嘴香:“好吃好吃!”
溫葉嘴角微抽,被人塞了一嘴五仁,還這么開心!
林氏和溫蘭瞧著,都笑了。
林氏也吃了起來,只覺得香噴噴的。
她不由扭頭,只見溫老三在院子里劈著柴。
他們母子四人樂成一團,就他好像被孤立了一樣,獨自在那干活。
林氏心里堵得難受,朝著他喊了一句:“當家的,過來吃月餅。”
溫老三好像聽不到一樣,把柴劈得更大聲了。
溫葉撇撇嘴,渣爹你就忍忍忍!繼續忍!繼續憋!瞧你能憋到啥時候!
溫蘭和溫元卻被掃了興致。
林氏見此,眼圈不由紅了。
溫葉轉了個話題:“娘,明天我和姐姐都要去交繡品,到時給縣令夫人送上一封。娘明天給舅家和小姨家送。”
溫元道:“明天我休沐,一直休到中秋結束!我跟娘一塊兒去。”
“好。順道你里正爺爺、玉兒家、你福爺爺家,都送完吧!”
幾人懶得理會院子里的溫老三,各忙各的。
......
隔天一早,溫葉、溫蘭、溫玉兒和柳掌柜一起前往縣令家。
縣令夫人的院子里——
縣令夫人端坐在上,劉夫人竟然也在。
姚子盈聽得她來,便也笑瞇瞇跟著來瞧熱鬧。
溫葉幾人見了禮,便奉上那幅繡品。
繡品展開,縣令夫人等一陣驚艷,夸道:“繡出來竟比畫出來更好看。”
劉夫人道:“大多時候,畫的花樣好看,但繡出來會略有呆板,可這幅卻是繡品比畫更美。想不到你們幾個小姑娘繡活這般好。”
溫蘭和溫玉兒對視一眼。
溫蘭大著膽子道:“回、回夫人......并非我們繡活好。而是葉丫聰明。她畫的時候,就想好如何繡,哪些該如何著墨,如何下針,她都懂。咱們繡的時候,她也在一旁指導。”
姚子盈道:“哈哈,我明白了。就是這畫是為做繡品而生的,所以繡出來效果更好。”
溫蘭微微一笑:“正是。”
縣令夫人對繡品很滿意,望向柳掌柜:“回頭你就把這繡品嵌到屏風上。多少天能做好?”
“回夫人,明天就好。”
“那你明日把屏風送來。”說著,望向劉夫人:“你現在可放心把活兒交給她們了吧?”
縣令夫人語氣帶著點自豪,一副自己慧眼識珠的模樣。
劉夫人笑著說:“瞧您說的......本就沒有不放心。不過是剛巧來找你說話,碰到她們交貨而已。”
說著又看著溫葉:“中秋過后,你們也給我畫一幅畫來。”
溫葉笑道:“不知夫人是要做哪里的屏風?”
“要做大廳的,一連七扇的大座屏。”
溫蘭和溫玉兒倒抽一口氣,這可是大工程呀!
縣令夫人家的不過是三扇。
溫葉道:“這工程有些大。要不這樣,我們可不可以先到您家瞧瞧環境,如此才好作畫。”
劉夫人笑著點頭:“這就更好了。中秋后第二天,你巳時一刻(早上9點多)過來。”
溫葉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