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好粥后,齊歡端著粥去東間將齊秀才喚醒,喂他吃了半碗粥下肚。
吃完粥,又喂了他幾顆氫考酮。
這兩日,氫考酮的份量全是雙倍的喂,不這么喂的話,根本就壓不住老爺子身上的疼痛。
回到灶房,齊歡將鍋里剩余的粥吃光,將鍋碗清洗干凈,燒了一鍋熱水出來。
燒熱水時,她放了幾顆洗干凈的雞蛋,等水燒開了,雞蛋也就熟了。
燒開的熱水晾一會兒,之后裝進水囊里,留著路上喝。
雞蛋也是,包起來放到褡褳里隨身帶著,路上餓的時候吃。
忙完這些,離辰時還有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趁著這個時間,齊歡又將需要東西帶走的東西全都過一遍,確保沒有遺漏的。
最后,她將灶房內一大一小兩口鐵鍋全都揭下來打包,準備一道帶回村。
鐵鍋可不好買,小院長時間不住人,萬一進了賊人,這兩口鐵鍋指定是保不住的。
還是打包帶回去最好。
將所有的東西過了一遍,將從耳房出來,院門便被敲響。
齊歡并沒有第一時間去開門,而是來到院門后,問門外來的是誰。
“是齊文遠秀才家嗎?我們是車行的人……”
聽到這里齊歡便清楚了,連忙拿掉門閂,開門請人進來。
“沒錯,這里就是齊秀才家,昨兒是我到車行訂的牛車。都進來吧,東西我已收拾好了。”
“唉!”
十個人牽著五輛牛車陸續進院。
齊家的院子還算寬敞,停放五輛牛車還是能停的下的。
待他們將牛車停好,齊歡便給他們安排活計。
“留下一輛牛車拉我家老爺子,余下的四輛,兩輛拉糧食吃食,兩輛拉鍋碗瓢盆、被褥、衣裳、布匹、鞋子等……”
眾人按著齊歡說的,將她打包好的東西一一裝上牛車,并用繩子在牛車四周捆扎幾遍,以防東西掉下來。
齊家的院門沒關上,院里鬧出的動靜惹來了左鄰右舍。
尤其是對門鄒家,小張氏擠在人群里目光貪婪的看著車上的東西。
前來圍觀的左鄰右舍,不解齊歡好好的為啥要回村。
“昨兒不是說,你家老爺子病好了大半?既是好了大半,應當再請大夫好生將養,怎么就突然要回村了?”
“是啊!你家這院子布局講究,屋子院子都寬敞的緊,放著這好好的院子不住,竟是要跑回村里住。
“這是你自己的主意,還是你家老爺子的主意?”
……
眾人你一言她一語的,有好意,也有惡意。
齊歡沒隱瞞,真假各半的亂說一通:“為了給我家老爺子治病,家里的積蓄早敗光了。如今我家老爺子病好了大半,后面還要繼續吃藥,又得要一大筆銀子。
我思來想去,也是沒法子了,昨兒下晌去了趟牙行,將這院子賣給了牙人,換了些銀子回來。如今啊,這院子不是我家的了,我跟老爺子自是要搬走的。”
“哎呦喂!我就說嘛,昨兒下晌我說看到你出了胡同,偏我家那口子不信!說你一直在家照看齊秀才,等閑不出院子,就是請大夫也是托胡同里的小子們幫忙去請,原不是我看錯了,竟真的是你。”
“可惜了!這么好的院子,竟是說賣就賣了。”
“這院子作價幾何?賣了多少銀子?你們這一老一小的,攥著那么多的銀子不穩妥。”
……
面對這些善惡不明的話,齊歡早有準備,她將牛車上一個鼓囊囊的麻袋打開,露出一包包的藥來。
“這院子賣的急,牙行那邊壓了一半的價,只給五六十兩銀子。我想著回村后,請大夫抓藥怕是不方便,索性抓了這一袋子的藥。
有治病的,有補身子的,還有安神助眠的,各種藥都有!等吃完這些藥,我家老爺子的病癥也就好了!”
眾人看得目瞪口呆,這、這一麻袋的藥得花費多少銀子?
“你、你這買了藥后,這賣院子換來的銀子估摸也沒了吧?”
齊歡眉頭緊皺,嘆了聲氣:“沒法子,這治病的藥,一包藥得一百個銅子!里面有什么石斛、雪蓮、血參等,都是金貴之物!
還有那補身子的藥,人參、靈芝、燕窩等,樣樣都金貴的不得了!幾十兩銀子扔進去,連個響都聽不到!”
這話聽得眾人心驚肉跳。
什么雪蓮、血參,又什么人參、靈芝的,這些東西是他們想都不敢想,如今竟是有人一麻袋的往家買!
眾人目光復雜,盯著那一袋子藥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齊秀才已經是土埋脖子的歲數了,如今又得了這樣的重病,但凡這丫頭有一點不上心,這齊秀才怕是早蹬腿咽氣了。
等齊秀才一死,這丫頭手里握著院子和銀子,怕是家家都想把她娶回去!
挑個和順的婆家,往后的日子那是掉進了福窩里。
可誰料,這丫頭一心只想著救人,先是花光了積蓄,眼下又賣了院子,若是真將人治好了,那倒是不虧,左右齊秀才能掙銀子,有他在,這丫頭的日子也不愁。
可若是治不好,那就是人財兩空,啥也沒有了。
一個孤女,模樣又生的極為俊俏,后面還有個不懷好意的生母,嘖嘖!往后的日子怕是要艱難了。
人群中有真心想齊秀才能病好的,對齊歡安撫道:“院子沒了便沒了,回村也是一樣的過活。你是個好的,你爺也是個善的,這病一定能治好!待你爺病好了,再將這院子買回來,咱們還做街坊。”
另一位婦人也跟著附和:“李大娘說的對,就是這個理兒,先緊著齊秀才治病,旁的都不重要。”
齊歡連連點頭:“我記下了……”
擠在后面的小張氏氣得眼珠子都紅了。
她死死地盯著齊歡,心中不斷地咒罵著,罵齊歡是敗家子,竟敢將院子賣了!
她那姐姐之前可是說了,若是能幫著把這小娼婦勸回去,這院子分她一半!
從中間砌面墻,將院子一分為二,她們姐妹一人一半。
別小看這一半的院子,就這一半的院子也比鄒家如今住的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