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起得不算早,卻磨磨蹭蹭拖到快八點。
余介像塊融化的糖,黏得毫無章法。
她對著鏡子涂口紅,他就從背后環住腰,下巴擱在發頂輕輕蹭,呼吸掃過耳廓時帶著刻意的癢意;她彎腰系鞋帶,他非要搶過鞋帶幫她系,指尖在腳踝多逗留兩秒,看她皺眉才低低笑出聲;就連拿相機包時,他都得湊過來用臉頰撞撞她的側臉,仿佛多挨一秒就能攢夠一天的念想。
樓下團隊見兩人并肩走來,眼神里連點驚訝的波瀾都沒有。想來是昨晚小習那群人早把“余先生和余小姐手牽手”的畫面傳開了。
王負責人拿著行程表迎上來,語速飛快地交代:“今天去二十公里外的戈壁,上午拍靜態取景,下午等光線斜了拍追逐戲,余介老師得親自駕車……”
余放聽得專注,時不時點頭補充:“戈壁風大,鏡頭得套三層防風罩。追逐戲的安全距離定在五十米外,我用長焦跟拍能避開碎石區。”
余介站在她身側,目光卻像生了根的藤蔓,纏在她臉上。
看她說話時微微顫動的睫毛,看她抬手比劃時露出的纖細手腕,看陽光落在鼻尖投下的小陰影,這些畫面在他心里盤桓了五年,如今真真切切在眼前,卻仍覺得看不夠。
沒上車之前他還遵守夏恩制定的規矩,在外面兩人保持距離。
上了車,他就徹底卸了所有偽裝。一米九的身子硬是蜷成個大團,把余放圈進懷里,下巴抵在她肩上,整個人蔫蔫的,像被曬得打卷的向日葵,連肩膀都耷拉著。
余放翻著拍攝腳本,筆尖在紙上劃出道道痕跡,偶爾側頭跟副攝交代兩句,聲音清清爽爽,帶著工作時的利落,半點沒分給懷里的人。
余介的目光落在她握筆的手上,指節圓潤,指甲修剪得整齊。
他忽然想起以前,她還是條小狗時,總愛用濕乎乎的鼻尖蹭他握筆的手,毛茸茸的尾巴掃過他的手腕。那時候,她的眼里只有他,連睡覺都要把肚皮貼在他腳邊,呼吸聲像臺小馬達在他掌心嗡嗡轉。
可現在呢?她的注意力分給了腳本,分給了同事,分給了那些他插不上手的工作。落在他身上的目光,稀得像戈壁里的雨。
心口突然泛起一陣酸,像被什么東西細細啃著。他圈在她腰間的手不自覺收緊,指腹攥著她的衣料,力道大得幾乎要捏出褶皺。
憑什么?她明明是他的放放,是那個在他被余秋雨打罵時擋在身前的小毛球,是那個寒夜里蜷在他枕邊取暖的小家伙,現在怎么能分給別人那么多目光?
越想越委屈,眼眶像被水汽泡過,紅得發亮。他把臉埋得更深,呼吸帶著點發悶的澀,摟著她的手臂收得更緊,幾乎要將她嵌進自己骨血里。
“唔。”余放被勒得喘不過氣,側頭撞進他濕漉漉的眼里。那里面翻涌著委屈和控訴,像個被搶了糖果的孩子,眼看就要落下淚來。
“怎么了?”余放嚇了一跳,忙丟開腳本,手撫上他的臉頰,語氣都跟著發緊,“哪里不舒服?”
余介不說話,就那么直勾勾地看著她,眼底的情緒幾乎要漫出來。你怎么能不理我?你以前從來不會不理我。
余放嘆了口氣,語氣軟下來,帶著自己都察覺不到的輕哄:“暈車?靠在我身上休息?”
見她終于把所有注意力都投過來,余介心里的酸淡了些,卻仍故意抿著嘴,聲音委屈得發顫:“你從上車就沒跟我說過話。”
余放一噎,看著他這副模樣,突然想起以前她只顧著啃玩具不理他時,他也是這樣蹲在旁邊,尾巴耷拉著,耳朵貼在腦袋上,連眼神都蔫蔫的。
“我在看腳本,不是不理你。”她伸手揉了揉他的頭發,指腹穿過發絲,觸到他溫熱的頭皮。他的頭發不算硬,帶著點柔軟的觸感,像她以前最愛的那個毛絨玩具。
見他還是沒舒展眉頭,余放徹底沒了辦法,放軟了語氣哄:“晚上拍完,帶你去吃日式冰淇淋,加雙倍紅豆,好不好?”
“真的?”余介的眼睛瞬間亮了,像被點燃的星火,剛才的委屈一掃而空。
他飛快地揚起嘴角,又怕她反悔似的,把頭埋進她頸窩蹭了蹭,聲音里的雀躍藏都藏不住,“要抹茶的,紅豆要堆成小山。”
“好,堆成小山。”余放被他蹭得發癢,忍不住笑出了聲。
前排的章水握著方向盤,后背僵得像塊鐵板,心里的驚濤駭浪快把他掀翻了。
這真的是他那個三天憋不出一句話、對誰都冷冰冰的老板嗎?那個會紅著眼眶要人哄、聽到冰淇淋就笑得像個孩子的人,和那個在談判桌上能把對手逼到絕境的余介,簡直是兩個人!
還有,他們到底什么時候認識的?他跟著老板五年,怎么從沒見過這位余放老師?這哪是合作對象,分明是能讓萬年冰山瞬間化成春水的存在啊!
章水偷偷從后視鏡瞥了一眼,見后座的兩人頭靠著頭,余介正拿著余放的手,一根一根數她的手指,指腹摩挲著她的指尖,那副親昵的樣子,看得他趕緊轉回頭,心里只剩一個念頭:這班是沒法上了,太驚悚了!
車子在戈壁公路上顛簸了半個多小時,余放推開車門時,被迎面撲來的風裹著沙粒打在臉上。
她卻忘了揉,只是站在原地發怔,土黃色的雅丹地貌像被老天爺隨手劈砍過的巨石,層層疊疊往天邊鋪,陽光把巖石曬得泛著金屬般的冷光,連風里都帶著股蠻荒又磅礴的氣。這哪是“不符合自然”,分明是自然最生猛的樣子。
她定了定神,迅速從包里掏出相機。“青雨”停在不遠處的山脊下,銀灰色車身在土黃色背景里格外扎眼。
“得突出全地形能力。”她喃喃自語,手指在相機上飛快調試,“軸距 2850mm,過溝壑時把前輪懸起的角度拍出來,接近角 31度得卡準構圖。”
她蹲下身,鏡頭對準車底,“懸架行程 180mm,等會兒找段碎石坡,拍減震器壓縮的瞬間,給個特寫,得讓觀眾看見這玩意兒能扛住戈壁的造。”
助理在旁邊記錄,她又補充:“動態鏡頭用追焦模式,快門 1/1000秒,光圈 f/5.6,ISO200。等余介開車沖坡時,把輪胎碾起沙霧的軌跡拍出來,要那種‘四驅系統咬著地面跑’的張力。
內飾重點拍中央扶手箱的 15W無線快充,還有后排 46放倒后的儲物空間,越野也得實用,懂嗎?”
正說著,章水領著換好衣服的余介從臨時帳篷里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