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時初刻,魏凝海一行人終于趕到張家藥園百草天內。
藥園內,五方勢力俱已到達,靜靜等待五彩金蓮蓮子成熟。
大家各自靜坐,并沒有竊竊私語,可能相互之間也沒什么話可以講,僅僅是因為利益聚在一起。
等到煉化成熟分配之后,那么大家的合作到此結束。
他們的到來,瞬間就驚醒正守候蓮子的五方勢力。
“這大晚上,張家藥園竟然如此熱鬧,本督主沒有來晚吧?”
魏凝海首先自報家門,亮明身份,以免遭遇群攻。
各方勢力聽到魏寧海的聲音,頓覺頭皮發麻。
日防夜防,沒想到到蓮子即將成熟之時,又多出來一方勢力,前來湊熱鬧。
此時臉色最難看的當屬白蓮教陰子騫。
“魏督主風采依舊,吳某這廂有禮了。”
都屬官面上的人物,吳道清既然見到魏凝海,自然要先打招呼。
“吳縣令,別來無恙。”
吳道清此人,魏凝海是認識的,畢竟吳道清是郡城吳家的嫡系子弟。
當初吳家得知小小的江城,居然暗自培育五彩金蓮,就聯系張家,要分一顆蓮子,后面又安排嫡系子弟吳道清來江城擔任縣令。
既為張家護航,減少官面上的麻煩,也為自己守護自己的那顆蓮子。
所以,五彩金蓮能夠保密這么長時間,吳家也是出了大力。
其實錦衣衛這邊開始也知道此事,上一任江城百戶張大彪,本來知曉此事。
但他自知無法通過功勛獲得錦衣衛府庫里的破禁丹藥,為了將此顆蓮子暗自據為己有,保守這個秘密,便殺死了探知消息的錦衣衛探子,切斷了這一條線索,所以錦衣衛其他人就不知道此事。
后面由于張大彪在執行任務中身死道消,那么這顆蓮子這才空下來。
后面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吳家探知,小小的江城,居然在暗自培育天材地寶,五彩金蓮。
根據了解的情況,還有一枚蓮子可以爭取這才通過上下打點,將吳道清安排為江城縣令,確保這顆蓮子能夠到手。
吳道清到任之后,通過與張家接洽,軟磨硬施,恩威并重,迫使張家不得不將最后一枚蓮子的份額轉交給吳道清。
并且讓吳道清保證,如果錦衣衛來追查的話,這個責任要吳道清處理。
吳道清一口答應,反正張大彪人已經死了,當初的線索已斷,后面新任百戶鐘正全一直沒有聯系張家。
張佳這才暗暗放下心來,確定錦衣衛已經不知道蓮子培育的事情。
這樣份額,才由原來的錦衣衛張大彪轉移到縣衙吳道清。
如果不是因為張大彪私心作祟,暗自想昧下蓮子,錦衣衛上下早就知道這個事情,可能這5枚蓮子的分配估計有變數。
等到魏寧海、白飛軒,鐘正全三人離開黑風坳之后。
陳成到找準時機,擊傷了一名汪直帶來的錦衣衛校尉,然后順勢換上他的衣服混入黑風坳基地。
假裝搬運尸體,逐個吸收死亡白蓮教徒的死氣值。
陳到望向眼前的面板。
混沌吞噬系統
宿主:陳到
位面:婆娑界
功法:無極道功(大成),清風訣(小成)
境界:后前煉骨境中期,先天煉氣一重初期
魔氣:0
死氣:233
備注:魔氣、死氣皆可轉化為能量,提升宿主實力。
不一會兒,面板的死氣值已經達到233,可謂大賺了一波。
除此之外,陳到在搬運尸體時,順便放出神識,暗暗探測基地內部的具體情況。
通過神識,他發現了隱藏在基地里面的吳英雄。
因為之前神視已經籠罩過吳英雄,所以此次,順利的找到了吳英雄。
吳英雄沒有逃走,看來是被黑風騎堵在了基地里面,暫時出不去。
發現吳英雄后,陳到暗暗思索,此人身上肯定帶有帶有不少好東西。
等到明天,錦衣衛撤離之后,吳英雄肯定會逃離此地,到時候他身上的這些東西陳到肯定是拿不到了。
不如趁此機會,將其斃殺,以絕后患。
此時黑風騎除部分在外站崗,其余人都已經休息,干活的都是汪直帶來的錦衣衛校尉。
說干就干,吳英雄躲避的角落頗為隱蔽,此處并沒有其他校尉。
陳到通過神識找到了機關的入口,迅速打開機關。
吳英雄見有人打開機關,頓時一驚,隨即準備出手偷襲。
陳到自然不會給他機會,機關一打開,先是一把面粉,隨即實力全開,一掌擊在吳英雄身上。
可憐吳英雄煉髓境高手,就這樣死在陳到手里。
陳到趁機將他身上所攜帶的武道功法、修煉丹藥、銀票等一掃而空。
當然,死氣值肯定是必不可少。這種好事兒,陳到自然不會落下。
吳英雄是煉髓境界,所以系統直接給了32點的死氣值。
這時陳到才明白,原來人和人之間的死氣質是不一樣的,實力越強,死氣值越多。
之前吸收死氣的時候,他也沒有太過注意。
可見此次,黑風坳白蓮教基地的人員實力普遍較高,所以他已經吸收到265死氣值。
那么,根據系統吸收死氣值的情況,陳到大致明白。
煉皮境界以下,每人1點死氣值。
之后,隨著武道境界提升,死氣值越多,基本是翻倍。
煉肉境2點,煉筋境4點,煉骨境8點...以此類推。
大致的劃分是這個樣子。
陳到將吳英雄擊斃之后,并沒有將其暴露,而是讓其繼續把他放在藏身的地方,順便將機關復位。
既定目的都已完成后,將錦衣衛校尉的衣服換回來,臨走的時候,還不忘把這個校尉點醒。
校尉眨了眨眼,隨即緩緩醒來,發現自己的衣服,居然被脫了扔在身邊,頓時大驚,剛想出聲。
隨即一想,我如果喊了,不就證明有白蓮教徒趁機逃跑了,別人怎么看我,我這不是自討苦吃。
反正也沒人知道,此人迅速穿好衣服,返回基地。
“張明,你小子干啥去了,不會是偷懶了吧。”
“李周,你可別亂講,老子不過是拉屎了,你有意見?”
在這樣的插科打諢中,此事就此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