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人等散去之后,陸離跟眼前這些鐵木工匠說到:“你們是否做過耕地的犁?做過的、會做的舉起手。”
有一大半人舉起了手。
“做過翻車、龍骨車的呢?不說做過了,知道是怎么回事的舉手。”
有一半人舉起了手。
翻車,也就是水車,在漢朝時期就已經普及,不過第一版的水車極其原始,還得人力手搖。
到了唐宋時期,輪軸讓水車版本更迭,高筒水車可以直接使用河流的流水做動力。
到了元明時期,輪軸加齒輪,版本再次更新,除了水力之外還有風力、畜力,效率進一步提高。
然后水車的發展就到此為止了,基本上已經到了人力畜力、風力水力的極限。再再后來的水車,那就是水力發電機了……
而見到有經驗的人,陸離滿意的點點頭。跟沒經驗的人交流技術,是一件比較費勁的事情,因為他們對此一無所知,你還得浪費時間去溝通,說清楚自己的需求。
“李家令,麻煩你出去借、取一個如今的犁來,還有,取紙墨筆硯過來。”
“唯。”
李家令轉頭去找人找東西,而陸離繼續跟工匠們對線,說到:“懂犁的站左邊,懂翻車的站右邊,兩個都懂得站前面,什么都不懂的站后面。”
一個很簡單的指令下去,卻有些人迷茫的站在原地,悄摸問旁邊的人哪邊是左哪邊是右。混亂了好一下子他們這才全部站好來。
這兩都不懂的人,只有一個。
“懂翻車的和什么都不懂,現在去做一個翻車模型出來,就是制作一個這么大的小翻車。”陸離伸手比劃了一下模型的大小。
然后他指了指一個看上去比較老實的、懂翻車的人說:“你叫什么名字?就你來負責這件事吧。”
那個老實人看到陸離指著自己,有些懵逼和手忙腳亂的回復說到:“監正,草民劉猴,謝過監正。”
“嗯,你帶人去做吧,大概需要做多久?并不需要做得很精美,只要能還原翻車作用就行了。”
劉猴一聽要求那么低,而且自己還有好幾個人手可以使喚,立刻信誓旦旦的說道:“監正,天黑之前草民便可帶人完成。”
“嗯,那就去做吧。”
陸離打發了劉猴幾人去干活,把目光看向剩下懂犁的工匠,說:“你們等李家令拿犁回來。”
沒有人膽敢生出疑問陸離要做什么,一個個如同鵪鶉,不敢多說一句話。
畢竟眼前這個少年可是五品官!他們都不太識字,但是作為混跡在少府監,經常能見到監作的工匠,他們還是知道五品官是什么概念的。
不熟悉對方性格的情況下,誰敢胡亂開口,嫌過得太舒服了?
他們舒不舒服陸離不知道,反正帶著烏紗帽威嚴的他挺舒服的,五品官這頂烏紗帽面對草民確實好用。
他不擔心要做的曲轅犁和水車會做不好,這個時代的人見識是少了點,但不是傻。特別是給官府做事的工匠,基本上都是能工巧匠,就算是糊弄和偷工減料,只要不是上面壓榨的太狠,他們也能輕松搞定指標完成任務需求。
除了他們是吃這碗飯的人外,還不要小瞧九族的羈絆啊!
李家令帶著筆墨紙硯過來,這時候陸離問他:“話說我能帶著我家婢女過來嗎?不是紅袖添香,我不太舒服。”
李家令:……要求還挺多。
不過秦王對陸離的要求是只要別妨礙到他干活,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就別管他了。
“當然可以。”
陸離看了一眼天色,決定明天再帶小玉過來。
直轅犁很快就被李家令派出去的人給拉回來了。
看了看這個時代的犁之后,陸離對于曲轅犁的出現更加放心了,因為直轅改曲轅很多個調整都只是微調而已。
他提筆畫在紙上出了曲轅犁的構造,跟工匠們說到:“將直轅改成這樣的曲轅,然后犁鏟和犁壁修改為彎曲的樹葉型拼接……”
他畫圖加動手指指點點,很快就將需求講了出來,隨后又瞅了瞅這些人,再度點了一個老實人出來說:“你來負責這事。”
“草民王大,謝過陸監正……”
陸離將手中的圖紙遞出去說道:“你和他們溝通一下怎么做,有什么不懂的、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說出來問我,我不想等你們做出來再一看,浪費時間了。”
人與人之間的組織、合作中,溝通極其重要。
陸離一個大他幾歲的村里兄弟畢業后做軟件開發,沒少因為產品需求的開發跟產品經理友好磋商……這就是沒溝通好需求的后果,一旦做歪,縫縫補補總是讓人心煩。
畢竟費那么大勁兒做出來,結果你告訴我做歪了?
“好的,陸監正。”王大當即和這些工匠交流了起來。
曲轅犁的改造看上去并不復雜,但是一些細節,還是需要確認的。
他們看看圖紙又看看地上犁,商討了好一會后,王大出來說:“陸監正,我們商議好了,監正你說的很清楚,我們并沒有問題。”
“嗯,那就去做吧,需要多久做出來?”
“今夜怕是不一定能做出來,木質部分好做,但犁鏟與犁壁卻是有些費時間……”
“那就先做吧。”
“唯。”
陸離打發那些工匠去干活之后,剛準備坐下,李家令就出來說:“陸監正,需要去內莊那邊看看白疊這些作物嗎?如今有白疊正值花開。”
“還沒結棉花有什么可看的。”陸離搖搖頭,問道:“小麥的植株品種都篩選出來了嗎?”
李家令道:“還在盡力收集當中。”
古代小麥和現代小麥是同屬種,只是還沒有融合各種植株品種的優點,比如的抗伏倒、生長吸收營養更高效、產量穩定……
現在的唐代小麥產量低得令人絕望,上好良田、精耕細作畝產也才百斤,導致作為后世三大主糧之一的小麥,現在的地位只能算是“雜稼”,并沒有像南方水稻那樣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這導致了李世民和長孫無垢得知道后世小麥畝產千斤,一年兩種,占據北方農作物主糧絕對主導地位的時候,也是驚掉了下巴。
而后面,這估計還得要再震驚一次不太認得清小麥地位的文臣武將。
至于更高產,更能解決糧食問題的土豆、玉米、番薯……陸離現在還不算太心急,大唐現在要養的是幾千萬人口不是幾萬萬。
而且原生的玉米和土豆產量也不是特別高,都得慢慢經過人工培育才行,現代那么高產,更是農藥與化肥雙管齊下的結果。而番薯……這確實是好東西,起碼可以用來喂豬,雖然沒辦法做主糧但不挑地還高產,確實好。
可現在確實也沒有。
更別說去美洲大陸可能會帶回來梅毒……早期出來的梅毒可不是后世那種潛伏好久的梅毒,是一但感染上半年就能要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