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宇目睹此景,驚愕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定在了原地,動彈不得。而他那三位家仆,則蜷縮在地,痛苦的低吟聲此起彼伏,更添了幾分凄涼。
此時,劉軒的聲音如洪鐘般響起,字字鏗鏘有力,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氣,“王辰宇,你若有真憑實據,便盡管使出來吧!我劉軒行得正坐得端,何懼你任何手段!”此言一出,仿佛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不容侵犯的威嚴,讓人不由自主地為之側目。
李星禾也被方才黑衣之人動作所震撼,行云流水,在他看來,這樣的速度與力量,已遠遠超出了凡人的范疇,唯有妖與神,方能擁有如此高深莫測的武功,看來這劉軒并非那么簡單。
“好,劉軒!劉軒,你此舉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今日我前來討回公道之債,卻未曾想,你竟以知縣之子的身份,行仗勢欺人之實,公然違背律法,阻礙我正當的追討。各位鄉親父老,請你們睜大眼睛,好好看看這一幕,這難道不就是典型的仗勢欺人,知法犯法嗎?“ 王辰宇言辭犀利,巧妙地轉換了戰場,將話題引向了對劉軒行為的道德批判,試圖在村民心中種下懷疑與不滿的種子。
剎那間,人群如同被風卷起的落葉,紛紛議論,多數聲音竟不謀而合,附和著王辰宇的言論,對劉軒的動機展開了激烈的質疑與抨擊。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輿論壓力,劉軒并未退縮,他深知王辰宇的意圖,更不愿讓無辜的嫣兒受到牽連。于是,他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聲音清晰而有力:“嫣兒,你欠下的債務,我來承擔!”這句話,不僅是對嫣兒的承諾,更是對在場所有人的宣告。
然而,這一舉動卻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更大的漣漪。村民們的好奇心與八卦之心被徹底點燃,他們的目光開始在劉軒與嫣兒之間來回游移,竊竊私語中,兩人的關系被無限放大,成為了眾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王辰宇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微妙時刻,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探究與戲謔:“劉少,你與嫣兒姑娘之間,莫非有著不凡的交情?以至于你甘愿挺身而出,為她償還債務。若真要相助,五十兩銀錢對你這位知縣府的二少爺而言,自是輕而易舉。然而,我等心中難免生疑,你此舉背后,究竟藏著何種深意?在這民風淳樸的村落之中,你如此行事,難道就不怕引來村民們的議論紛紛,乃至是誤解與嘲笑嗎?”
“我...“ 劉軒一時語塞,竟被這突如其來的反駁說得啞口無言,心中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哎呀,劉少,依我看,您何不回歸府邸,盡享那少爺的悠然時光呢?何必與我們這些粗人混跡一處,萬一此事傳入知縣大人耳中,豈不是讓您平添幾分不必要的煩惱與辛勞?“
在這一刻,劉軒終于卸下了所有的防備與遮掩,他毅然轉身,目光溫柔而堅定地落在了嫣兒身上。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嫣兒不禁心頭一顫,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不解,輕聲細語道:“劉軒,你這是……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