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明將敖丁與張嫣合葬于那片曾是他們溫馨家園、如今卻已化為廢墟的被燒毀的家中。
夕陽的余暉斜灑在這片殘垣斷壁上,為這片死寂之地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卻也映照出張三明孤獨的身影。
他細心地將每一捧土輕輕撒落,讓這對苦命鴛鴦在另一個世界得以安息,同時也將自己對他們的思念與哀悼深深埋藏在這片土地之下。
四周,被火焰肆虐過的痕跡依舊觸目驚心,斷裂的梁柱、燒焦的殘片,隨著最后一鏟土的落下,張三明默默地站立良久,目光穿透了眼前的凄涼,似乎穿透時間的長河,看見敖丁與張嫣在另一個世界重逢時的微笑。
隨后,便與李直等眾人告別,離開了安豐前往壽豐村,去與孤苦無依的張梅相依為命。
眾人不舍的目送張三明的離開。
之后,黎兒也默默地收拾起醫(yī)舍中的一切,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他在安豐的回憶與情感。
他輕輕地撫摸著那些熟悉的草藥,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
然而,她知道,是時候離開了,去追尋自己的師傅譚歧黃的腳步,傳承醫(yī)道。
如今,只有李直一家還堅守在這里,遲遲不愿離開,或許是因為這里有他們太多的回憶與牽掛。
這一日,化身成一衣衫襤褸乞丐的太上老君,又一次尋到了李直的家門,輕聲乞求著些許吃食以解饑餓。
李直一眼便認出了這位前幾日曾來訪過的老乞丐,心中頓時涌起一股暖流,連忙熱情地迎上前去,殷切地招呼著他進屋小憩。
“老人家啊!咱們可真是有緣,這么快就又見面了!來來來,快請進里屋,好讓我盡一盡地主之誼!”李直的話語中滿是誠摯。
“哎!不用啦,不用啦!我就是來討些吃食,進了屋反倒會弄臟!”
李直笑瞇瞇道,“那您稍等片刻,我這就去給您拿些吃食來!”
不一會兒,李直取來一小勺米。
乞丐見狀,露出不屑,“哎,就這么點啊?能不能再多一點啊?”
李直無奈地嘆了口氣,解釋道,“老人家!不是我不愿意多給,實在是我們的糧食也不多了。這一小勺米,已經(jīng)夠我們一家吃上一整天的了!”
乞丐聞言,臉上露出震驚神色,“為何我去其他人家,他們都是數(shù)不勝數(shù),到了你家卻如此貧苦!?”
李直委屈道,“哎,老人家您有所不知啊!我們一家被村民針對,田里的農(nóng)作物被破壞得所剩無幾,就只剩下這么一點糧食了!”
“對!就是這群人!如果不是他們,我大哥和嫣兒也不會慘遭不幸!”一旁的李暉氣憤道。
“哦?!你說的可是那個敖丁?”
“沒錯!前幾日我還特意跟您提到過呢,老人家,您這么快就忘記了嗎?”李直提醒道。
“哦哦哦,我記起來了!老啦,記憶力大不如前了!這安豐村的村民竟然如此對待你們,你們?yōu)楹尾浑x開呢?”乞丐疑惑道。
“唉,怎么走?又能去哪里呢?這里畢竟是我生長的地方,是我的根啊!”李直無奈地搖了搖頭,感慨萬分。
乞丐默默地點了點頭,心中已然明白了所有。
他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目光緊緊盯著李直,“李直!你心存善念,上天有好生之德!若你信任老朽,接下來的每一句話,你都必須牢牢記住!”
“老人家?!您怎么知道我叫李直?!”李直驚訝道。
乞丐并未言語,只是撫須望著蒼穹。
盡管乞丐并未透露身份,但李直不知為何,心中對乞丐產(chǎn)生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敬意。
“老人家,您請放心!您說的每一句話,我都會銘記在心!”
“好!你要記住,當你看到安豐城門前的石獅子眼睛變得通紅之時,就必須立刻搬到城外去住,否則……”
乞丐的話語突然中斷,緊接著,他的身影竟在眾人眼前憑空消失了。
李直、李暉以及馬靜三人,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眼前發(fā)生的一切。
他們心中明白,這位乞丐絕非凡人,于是決定按照乞丐的吩咐行事。
自那以后,李直便每日雷打不動地前往安豐城門前,仔細觀察石獅子的眼睛是否變紅。
就這樣,日復一日,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李直在一個黃昏,驚訝地發(fā)現(xiàn)石獅子的眼睛竟然真的變得通紅如血。
他心中一驚,立刻意識到乞丐的預言即將成真,于是慌忙跑回家中,將這一緊急情況告知了李暉與馬靜。
三人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收拾家當,趁著夜色匆匆搬家。
由于這次搬家太過突然,沒有任何征兆,他們走得十分匆忙,連家中一只正在孵蛋的老母雞也遺忘在了院子里,沒有來得及帶走。
在臨行前,李暉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悲傷與不舍,他堅持要去張嫣與敖丁的墳前再看一眼,以寄托哀思。
然而,在慌亂與匆忙之中,他不慎將一口鍋掉在了墳前,摔得粉碎。
次日,天剛蒙蒙亮,突然間,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緊接著暴雨如注,傾盆而下。
安豐城在狂風暴雨的肆虐下,眨眼間便陷落于一片滔滔洪水之中。
那些曾經(jīng)的罪惡與人性丑陋,如同沉重的陰霾,長久地籠罩在安豐城的上空。街頭巷尾,充斥著爾虞我詐、勾心斗角,敖丁與張嫣的悲劇命運,以及無辜者的苦難,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皆被這洪水徹底淹沒。
洪水如同脫韁的野馬,肆虐地奔騰而來,無情地吞噬著一切。
房屋、街道、橋梁,在洪水的沖擊下紛紛倒塌,化為烏有。
待到雨過天晴,洪水退去,幸虧的百姓驚訝地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安豐城不再是那個充滿罪惡與丑陋的繁華之地,而是一片廣闊無垠的大塘,而這便是今日的“安豐塘”。
塘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這是大自然對這片土地的一次全新洗禮。塘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安豐塘中,李直家那只被遺忘的老母雞蹲著的地方,奇跡般地沒有陷沉下去,形成了一塊獨特的小灘地,這便是今塘日內(nèi)依然存在的“老母雞灘”。
而李直家那口鍋跌落之處,并被賦予了特殊的名稱“鍋打店”。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幾千年過去了,曾經(jīng)的“鍋打店”在歷史的長河中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變遷與洗禮。
它的名字,也在一次次的口耳相傳中,最終演變成了今日的“戈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