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曲陽城北門。
張義此時正率領著3000黃巾青壯,集中在城門處焦急等候。
只見一哨騎飛奔而至。
“少將軍,大纛倒了!”
張義心知:這是叔父與自己約定的信號。
遂縱馬上前,面對著一眾黃巾士卒大吼道。
“眾位弟兄!”
“地公將軍率軍在西門外血戰,為的是什么?”
“為的是讓我等能有一條生路!”
“眼下北門并無官軍,只有一條滹沱河。爾等只需隨我干一件事!”
“渡河,渡河,還是他娘的渡河!”
一眾黃巾士卒聞言,皆是熱血沸騰!
齊齊高呼道:“渡河!渡河!渡河!”
城門吱呀一聲,緩緩打開。
張義一騎當先,領著3000兵馬直奔滹沱河而去。
滹沱河大橋邊,校尉張誠正領著1000兵馬百無聊奈的看守大橋。
心里不斷抱怨,也不自己怎么得罪了皇甫將軍,竟讓自己來看守這狗屁大橋。
眼下正值盛夏,天氣無比悶熱,其內心更是無比煩躁。
突然數里外下曲陽城北門,傳來陣陣喧嘩之聲,更有不少火把亮起。
作為北軍老將,其立馬反應過來,黃巾賊出城了。
“列陣!快列陣!”
“長槍手在前!”
“刀盾手護住兩翼!”
“弓箭手居后!”
張誠在人群之中不斷來回大吼道。
張義領著3000黃巾軍出城之后,就立刻命令僅有的50哨騎四散查探。
只見黑暗之中,一哨騎打馬奔回。
“少將軍,前方大橋處有1000官軍,據橋列陣!”
張義聞言,不由得感嘆:那皇甫嵩不愧為當世名將!
但此時若再撤回城中,恐怕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士氣就沒了。
若往沿河往其他地方逃竄,必然陷入那皇甫嵩的圍剿之中。
張義思索片刻后,把心一橫,對著身后的黃巾眾人大吼道。
“眾將士!前面就是滹沱河大橋!”
“過了橋,我等就能活命!”
“眼下官軍僅憑區區1000人就想攔住我等3000黃巾軍!”
“爾等答應嗎?”
一眾黃巾士卒聞言,紛紛怒吼道:“不答應!不答應!”
“好!聽我號令!”
“何曼、韓當,率1000人正面攻上去!”
“廖化率800人攻左翼!”
“高升率800人攻右翼!”
“其余人馬隨我押陣!”
張義高舉七星劍,下令道。
滹沱河大橋邊,張誠剛剛命令一眾軍士列好陣。
黃巾軍便已然殺至。
看著黃巾軍除了少數人身著皮甲,其余皆是僅有布衣。
再看看自家這1000兵馬,皆是全套皮甲,更有少量鐵甲。
張誠不禁冷哼道:“一幫土雞瓦狗!看俺老張取汝等項上人頭!”
待黃巾軍沖至軍陣前80步之時。
“放箭,快放箭!”張誠大喊道。
200名弓手一輪齊射之下,前方黃巾賊立馬倒下不少。
何曼、韓當二人,連忙趴著地上躲過第一輪攢射。
待對方弓手稍停之時。
何曼那廝連忙從地上躍起,揮舞大刀向前沖去。
“都跟著俺,殺官軍啊!”
韓當見狀,亦不甘示弱,奮力殺向官軍陣中。
有著兩個猛人帶頭,一眾黃巾青壯終于與官軍絞殺在了一起。
左右兩翼的廖化、高升,也連忙帶著黃巾軍殺向官軍。
張義在后陣仔細觀察著。
自家的黃巾軍此時僅是憑著一股血氣之勇。
反觀對面的官軍軍陣嚴整,進退有度。
雙方即便混戰在一起之時,官軍亦能保持基本的戰斗陣型。
而己方的黃巾軍卻是散亂無比,毫無陣型可言,正慘遭官軍屠殺。
正當張義急不可耐之時,只見一滴豆大的雨珠,滴落在其額頭之上。
張義心中瞬間有了對策!
其縱馬上前,揮舞著手中七星劍,奮力大喊道。
“黃天在上!”
“張太平恭請黃天降世!”
“助我黃巾軍!”
只見黑夜之中,一道炸雷猛然響起!
“轟隆隆!”
一道閃電劈下,頓時亮如白晝!
大雨瞬間傾盆而至。
一眾黃巾軍見狀,竟真以為自家少將軍請來了黃天相助。
頓時士氣無比高漲!
官軍那邊則是如喪考妣,原本齊整有度的陣型也散亂開來。
張義見狀,心知時機已到。
遂帶頭大喊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率領剩余黃巾軍,奮力殺上前去。
橋邊的黃巾軍,一邊殺敵,一邊高呼黃巾口號,一時間竟個個悍勇至極。
即便刀槍加身,亦能置之度外。
一柱香時間,官軍終于徹底崩潰了,四散而逃。
張義此時,也是累的氣喘吁吁,癱坐在地上。
何曼見狀,連忙將其扶了起來。
適才一戰,一眾黃巾將士對自家少將軍那可算是五體投地,佩服得很。
“立刻收攏士卒!”張義吩咐道。
韓當、廖化、高升聞言,立馬向四周呼喝起來。
經此一役,3000黃巾軍折損過半,尚存1400余人。
“少將軍,我們還抓住了100多個官軍!”
“如何處置,請您示下!”廖化開口道。
張義聞言,心知:這些官軍斷然留不得,否則這逃亡路上必多生波折!
“全部就地斬殺!”
“為我黃巾將士,報仇雪恨!”張義說道。
廖化聞言,皺了皺眉頭,亦不敢多言其他。
一時間,滹沱河邊直殺的人頭滾滾,染紅了這一片河水。
“少將軍,接下來我們前往何處?”高升開口問道。
張義看著這滹沱河,過了這河,要么北上安平郡,要么東去渤海郡。
自家這不過1400余黃巾軍,又該如何自處?
當下的漢庭雖內亂不斷,但400年江山余威猶在。
若是我等還敢停留在這冀州境內,恐怕早晚遭那官軍剿滅。
對了,渤海郡!
不就是在后世的滄州附近嘛!
眼下,遼東等地孤懸于外。
漢庭對此等邊地,亦不重視。
許多城池連守軍都沒有。
我若能帶著黃巾軍眾人自渤海郡,渡海去那遼東等地,未嘗不是一條生路。
張義頓時心中有了定計。
遂翻身上馬,縱馬走向黃巾士卒前。
一眾黃巾士卒,見自家少將軍來了,皆是激動無比。
紛紛抬頭仰望著張義,其眼神之中充滿了熱忱。
“眾將士,隨我渡河!”
“兵發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