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之后。
殺胡城。
黃巾軍麾下,前營、左營、后營、并韓部八旗。
數萬兵馬集結在此。
城外空地。
前營甲字都第一隊第五什。
黃巾小兵徐二狗。
小聲地朝著同村的什長嘀咕道。
“大強哥!”
“咋回事啊?”
“這么多人,咋都在這城外列陣?”
“弄啥呢?”
錢大強白了一眼徐二狗。
“閉上你丫的臭嘴!”
“今天是大將軍點兵!”
“你要是再敢多言。”
“出了紕漏,老子打斷你三條腿!”
徐二狗連忙住嘴。
這大強哥咋回事。
俺倆可是從小一起撒尿和泥巴長大的!
正當疑惑間。
只見遠處城門大開。
千余騎兵皆身披皮甲,手持長矛,背負弓弩。
領頭一人頭裹黃巾,渾身玄鐵黑甲。
身后一猩紅披風,迎風而起。
胯下一匹白馬,無有一絲雜色,四蹄高揚。
端的如那天將下凡一般!
徐二狗睜大了雙眼,仔細觀瞧。
忽然,軍中斥候隊長大喊道。
“大將軍到!”
原來這就是大將軍啊!
好威風!
好厲害!
恐怕連俺們村長也比不過啊!
呸!
就是里長也不行!
徐二狗心中喃喃道。
張義領著千余親衛騎兵。
從一眾黃巾軍方陣前緩緩走過。
“諸位弟兄!”
“辛苦了!”
韓當、閻柔、馬誠、馬和、趙純,等諸將連忙大喊道。
“為大將軍盡忠!”
“為黃天效命!”
“為百姓死戰!”
數萬將士在各自長官帶領下,紛紛怒吼道。
“為大將軍盡忠!”
“為黃天效命!”
“為百姓死戰!”
張義一邊沖著眾人揮手,一邊緩緩縱馬前行。
看著這數萬將士。
心中不禁豪情萬丈。
三位叔父在天之靈看看吧!
我黃巾軍又站起來了!
在一眾親衛騎士簇擁下,張義邁上提前搭好的高臺。
張鐵連忙遞來,最近墨戶司的新產品,銅皮喇叭!
張義握在手中。
“眾將士!”
“我等一路征戰,為的是什么?”
一眾軍士紛紛大喊。
“為解救天下百姓!”
“為再造黃天盛世!”
“為推翻漢庭!”
張義滿意的點了點頭。
“諸位說的都對!”
“眼下高句麗雜胡侵我邊疆!”
“欲掠爾等家小為奴!”
“占爾等田產牧馬!”
“我們該怎么辦?”
眾人紛紛怒喊道。
“北伐!”
“北伐!”
“北伐!”
張義見狀,遂大喝道。
“好!”
“眾將聽令!”
“起兵直奔高句麗國內城!”
“亡其種!”
“滅其國!”
“殺!”
數萬將士紛紛轉向朝北。
呼喊著口號。
殺奔高句麗。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高句麗國內城。
丞相烏伊、大將軍摩離等人正于府中議事。
烏伊問道。
“摩離將軍!”
“邊境斥候來報!”
“三日前,那黃巾軍已然自殺胡城起兵!”
“數萬兵馬直奔國內城而來!”
“我們可要向王城請援!”
摩離扔掉手里的羊腿,抹了抹嘴角的油花。
不屑道。
“請援?”
“我高句麗勇士何曾怕過南邊的漢人!”
“這幫黃巾軍來多少,我殺多少!”
烏伊又轉頭看了看前些日子率軍來投的,沃沮王扎合。
“扎合將軍!”
“沃沮人曾與那黃巾軍交過手!”
“那幫漢人實力到底如何?”
扎合拍著胸脯說道。
“丞相!”
“那幫漢人狡詐有余。”
“至于行軍作戰哪兒是我高句麗勇士的敵手!”
“想當年,要不是我二兄不聽吾之言。”
“又怎會落入其的埋伏!”
“以至于兵敗身亡!”
摩離此時附和道。
“我說吧!”
“漢人不足為懼!”
“況且我國內城尚有守軍萬余!”
“這國內城三面環山,依山而建,堅固無比!”
“且城內糧草充足!”
“還怕那漢人來攻城不成!”
烏伊思索片刻后。
“既如此。”
“我還是先派人告知國主。”
“若能將這幫漢人拖在國內城!”
“適時國主從王城再領兵急襲。”
“豈不是正好!”
“久聞南邊的漢人城池甚是繁華。”
“我高句麗人趁機南下奪城,也未嘗不可!”
扎合連忙拍馬屁道。
“丞相高明!”
“設下此計,定能大獲全勝!”
“區區黃巾軍,定當大敗!”
黃巾軍大營。
此地距離高句麗人的國內城尚有三百里。
主帥帳中。
大小將領齊聚一堂。
張義指著輿圖道。
“諸位請看!”
“眼下,高句麗人占據玄菟郡等地。”
“主要城池不過兩處。”
“一處是高句麗王城。”
“另一處便是我等北邊的國內城!”
“余者皆是小城,不足為慮。”
“大家說說,此戰怎么打!”
許融、吳禮二人,作為隨軍軍師。
率先開口道。
“融以為。”
“我軍可先圍住國內城!”
“以靜止動!”
吳禮指著輿圖上高句麗王城的方向補充道。
“還得提防高句麗王,狗急跳墻!”
“應在此王城方向,留下后手。”
“若其來攻,當迎頭痛擊之!”
張義點了點頭。
心想:這他娘的不就是圍點打援嘛。
古人智慧不容小覷啊!
又看向一旁的韓當等人。
“你們也說說!”
趙純搶先道。
“主公!”
“這高句麗王城距這國內城,八百余里!”
“即便是奇襲,最快也得五日!”
說罷指著輿圖上一處道。
“我等可在此殺虎口布下兵馬!”
“若高句麗王城來援。”
“此乃必經之路!”
韓當諸將看了看輿圖,紛紛點頭。
這趙純看上去年輕,想不到卻是精通兵法。
怪不得主公令其為后營主將。
張義仔細看了看輿圖。
“傳令!”
“趙純所部即刻前往殺虎口!”
“就地布防。”
趙純連忙起身應道。
“末將領命!”
許融此時建言道。
“主公!”
“當下我等距國內城不過三百里。”
“我等可相隔五十里,立下一營寨!”
“一來便于我軍轉運糧草。”
“二來以防高句麗人傾巢而出!”
張義心中亦深以為然。
“就依先生所言!”
“傳令!”
“相隔五十里立下營寨!”
“全軍徐徐而進!”
“直逼國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