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做為長久跟隨校長的絕對心腹“土木系”大將陳呈,當然瞬間明白校長的心意。
急忙接道:“敬之兄所言差矣!建生雖有小諸葛之稱,但和校長相比,就像是稚嫩的幼苗與參天巨擘,螢火蟲之光對日月之亮,校長的軍事造詣,那是屹立于巔峰,無人可與之并肩!
建生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當年中原大戰,校長親自指揮不到一個月就輕松擊潰桂系德公與建生的聯手,甚至再加上閆老西和馮............”
“詞修(陳呈字),可以了!
還提那些陳芝麻爛谷子干什么?
現在‘大敵當前,國難當頭’,一切不利團結的話,今后不要再講,否則...............哼!”校長雖然是在厲聲的呵斥,但眼中的笑意卻是怎么也掩飾不住的!
“這樣吧,也不必再討論了,孟肖(唐聲之字)是松坡先生(蔡鄂字)的高徒,做為金陵衛戍司令,雖然淞滬戰事下來的大多數精銳都已前往淮海地區加緊補充修整,但整個金陵還是精銳的中央軍教導總隊桂永箐部,和孟肖直屬的滇軍2個軍4萬余人,加上從貴州剛剛到金陵的黔軍103師何之重部,粵軍66軍和83軍,總兵力高達15萬。
《孫子兵法》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就把情報傳遞給孟肖,放權讓他指揮吧,相信不久就會有捷報傳來!
嗯!把上次全公亭大捷的全部作戰計劃也一并發給孟肖,讓他抄一次作............不對,讓他借鑒!就這樣吧!”校長也未等其他人發話,直接拍板道!
而此言一出,坐在最后一位的滿臉病容的“高級顧問”蔣白里卻極其困難的站起身來道:“委員長,不妥啊!
孟肖雖然號稱是松坡先生的高徒,但其實‘志大才疏’且實戰經驗匱乏,松坡先生當年護國討袁,靠的是雷霆之勢與軍心所向,孟肖雖得其名卻未得其髓。
金陵城防看似兵力雄厚,實則滇軍、黔軍、粵軍與中央軍各成體系,指揮系統龐雜,孟肖久在滇地,對中央軍嫡系的脾性未必全然知曉,強行讓其統籌調度,恐生掣肘。
全公亭之戰的戰術固然精妙,可那是特定地形、特定敵情下的產物,如今金陵面臨的局面與全公亭截然不同,敵軍兵力部署、武器裝備皆非昔日可比,一味照搬無異于刻舟求劍。
再者,孟肖此人雖有熱血,卻剛愎自用!
先前在滇西與地方勢力周旋時便顯露過獨斷專行的毛病,若將如此重任交予他,又不派得力之人加以輔佐,萬一戰局稍有波折,后果不堪設想啊!委員長,此事關乎金陵安危,還請三思而后行!”
已經起身的校長聽聞此言,卻不由的皺了皺眉方道:“方震‘老’先生(蔣白里字)怎么可用‘志大才疏、剛愎自用’來評價一位功勛卓著的老將軍!
至于輔佐之人,我認為猶青(羅捉英)將軍做為副總司令足矣!先生身體欠佳,還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蔣白里一聽還想在說些什么時,身邊的好友行政院長汪晴衛卻急忙將其拉住坐下,示意其不必再多言!
蔣白里見此,也只能無奈的嘆息了一聲!
金陵、紫金山衛戍司令部。
總司令唐聲之接到電報后再也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他抓起那份泛黃的作戰計劃,手指快速劃過紙面,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全公亭之戰打得如此漂亮,日軍還不吸取教訓的故計重施?
這下我老唐一定要讓他們嘗嘗什么叫“履教不改”哈...............!”
“傳我命令,馬上命羅副總司令、劉參謀長半小時后到作戰室開會”!
到達作戰室的羅捉英、劉興看完電報后同樣也是一臉興備之色!
而等待二人期間唐聲之早已通考慮好了整個作戰計劃,見二人坐定,便急不可耐的轉身對著作戰沙盤,拿起指揮桿指向“南福山塘”方向道:“趙參謀,記錄命令!
我命令!嗯!那個甲:黔軍103師何之重部立即前往南福山塘布置防守陣地,等日軍海軍陸戰隊重藤支隊到達后,與日軍接戰半小時,立刻詐敗佯輸,后退25里至古里鎮誘敵深入!
那個乙:我們滇軍抽調第182師安恩付部,184師張充部,等日軍重藤支隊與黔軍103師交火后,立即左右成反八字型,對日軍左右夾擊。
那個丙:命令中央軍教導總隊桂永箐部迂回穿插至日軍重藤支隊后方,截斷其退部!
那個丁:......................對,命令粵軍66軍和83軍分別駐守紫金山和雨花臺,扼守金陵門戶!直至戰死最后一人也無命令不得撤退,誓與金陵共存亡!
那個,那個,那個什么來著?”
趙參謀趕緊小聲提醒“總司令,戊,下面是己!”
“啊,對!戊:命令從淞滬戰場撤下來的中央軍殘部,第74軍51師王要武部、第83軍鄧籠光部、72軍孫原良部做為總預備隊!
已:嗯................命令以上各部,務必血戰到底,違令者,軍法從事!”
聽到這兒,副總司令羅捉英和參謀長劉興面面相覷,半晌羅捉英才道:“總司令,屬下認為不妥!”
唐聲之正在滿心歡喜的要聽奉承之言時,突然聽到的居然是不妥,登時臉色變不好看起來道:“羅‘副’司令認為有何不妥啊?”還特意把“副”字加重了語氣!
羅捉英當然聽出了總司令的不悅,但軍人的性子和責任還是使他硬著頭皮說道:“總司令,這樣肯定是不行的,首先黔軍103師何之重部是有名的‘兩槍兵’一手拿步槍,一手拿煙槍,個個抽大煙,戰斗力極其低下!
讓他們擔當誘敵詐敗只怕立即就會由詐敗變成真敗,后退25里這些大煙鬼只怕跑到連命都丟了一半,何談在就地抵抗?
其次滇軍兩部雖然是您的嫡系,但您更清楚,他們的火力根本不足以左右夾擊下能擊潰吉野支隊!
他們沒有重炮,連重機槍都少的可憐!
第三中央軍教導總隊桂永箐部迂回穿插雖然沒有問題,但前、左、右三個方面都無法取得決定性優勢,斷其后路就成了沒有任何意義之舉!白白的把戰斗最強的部隊浪費了!
而且中央軍的第74軍51師王要武部、第83軍鄧籠光部、72軍孫原良部雖然損失巨大,但論戰斗力絕對要比滇軍和黔軍要強的多,讓他們當總預備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