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趙德漢接著他的撈錢大業。
省委大院,高育良辦公室。
李達康和高育良相對而坐,昨天李達康可是在市委辦公室,足足等了一天,也沒等到季昌明給他回的電話。
更不用說什么逮捕丁義珍的手續了。
今天,一大早他沒去市委點卯,直奔省委這邊,讓高育良這個政法委書記給他一個說法。
高育良也是蒙圈,被李達康陰陽了幾句。
鐵青著臉才打電話給季昌明,讓他立刻,馬上到省委大院來匯報工作。
這事兒就怕細究,把鍋甩給丁義珍外逃,李達康分擔一下用人不當的責任也就過去了。
現在李達康經趙德漢和張樹立幾人的分析后,他不想承擔這點責任,何況犯錯的,還是競爭對手的人呢。
趙局長,東匯集團的蔣總來匯報工作!
(黃毛和他爹鄭西坡在家吃飯,接到一個業務電話,黃毛吹牛逼就說過,他在和東湖集團的老板一起吃飯)。
哦,還是老套路,翻看了一下東湖集團公司的賬單明細,然后才把客人請進來。
漢東能源集團,董事長辦公室。
作為漢東省本地龍頭國營企業的老大,經營范圍很廣,壟斷民用天然氣這些產業就不說了。
旗下還有煤礦,銅礦,地產公司等企業。
漢東全省遍布的加氣站,就屬于他們旗下的子公司。
資產規模大幾百億,行政級別正廳級的董事長劉新建,他當然有底氣不叼趙德漢了。
“你的意思是如果一個星期之內,我們把錢不給他們匯過去,他們要走法律途徑?”
反了天了,劉新建聽他副手一大早來給他匯報這個情況,氣的把茶杯都摔了。
氣出來,事兒還要辦,反正錢也不是他家的,真要被市國土局給走法律程序,把集團公司的賬戶一凍結,吃瓜烙的還是他自己。
趙德漢就算準了這些,民營私人老板的賬不好要,那是因為逼急了人家可以跑路。
但國營企業就好辦了,只要他不怕得罪人,對方賬上但凡有錢,就能給他要過來。
“是的,董事長,公函已經送過來了!”副總低頭小心翼翼回道。
他這會兒有苦,也是說不出啊,國土局隨公函一起送來的明細單顯示,滯納金已經快趕上所欠本金,這賬怎么平啊!
錢多錢少的無所謂,得有合適理由和明目下賬啊!
“怎么?還有事兒?劉新建看他低頭欲言又止的樣子,心里恨鐵不成鋼的問。
“董事長!主要是牽涉到滯納金,要不您找達康書記求求情?”
“求情之前是不是先要把本金和利息給人家轉過去,不然,你讓我怎么找達康書記開口說這事兒?”
“是,是,我這就安排財務去辦理!”副總擦了擦頭上嚇出來的汗,虛驚一場,他以為劉新建會問他具體金額呢!
趙德漢讓局里的辦事員,打著李達康的尚方寶劍到處宣揚的結果,明顯起到了作用。
高育良辦公室,這會兒李達康正拍桌子,對剛剛趕過來的季昌明和陳海發火。
“昌明同志!這就是你口口聲聲說的證據確鑿,最高檢的手續齊全么?”
“16號下午,你當著我和玉良書記怎么說的?”
現在,你拿個18號的搜查令是來糊弄我么?
“是不是昨天我不親自打電話給你要手續,你連18號的搜查令都不準備辦了!”
“說!”
這會兒李達康真是生氣了,不是因為丁義珍跑了而生氣,而是他堂堂省委常委,京州市書記委被人當傻子一樣糊弄!
“玉良書記,你給個解釋!”看季昌明一改平時笑呵呵的模樣,悶頭不語,李達康把矛頭指向高育良。
高育良這會兒也確實有點坐蠟,不但坐蠟,也很生氣。
他要不是信任這倆人,怎么會全盤深信兩人的匯報,而不等最高檢的手續,就下命令!
膽子真肥!省委都敢欺騙,怪不得昨天下午李達康給他打電話。
原來在這等著他呢!
丁義珍是匆匆外逃的,家里又沒有搜出來有價值的東西,這事兒真不好說!
李達康要說丁義珍被逼走的,那理由多少也能說的通。
“陳海停職反省,季昌明同志記大過一次!”
“達康書記,你還有什么補充的沒有?
高育良掃了季昌明和陳海一眼后,給出處理意見,然后轉頭扶了扶眼鏡問李達康。
季昌明快退休了,記個大過有毛用,陳海停職反省多長時間,也沒有明確說明。
李達康瞇起小眼,從三人身上緩緩掃過后,冷哼一聲,起身甩手離去。
事已至此,他還能再說什么。
看著李達康氣哼哼的離去,他郁悶的坐下后,擰開茶杯猛喝了一大口茶水。
要不是看在陳海是他學生,另外還是他老領導,陳巖石他兒子這雙重關系,今天,陳海至少也要降職使用。
“咳!我怎么說你們倆啊!”
“高書記,我們兩個也是被你那學生侯亮平,給信誓旦旦忽悠住了呀!”季昌明看找事的李達康走了,這才委屈巴巴的匯報道。
“好了,回去吧!”高育良也是弄的沒脾氣,今天在李達康面前,他面子里子都丟盡了。
“陳海!你以后多長點心吧!”高育良再次叮囑了一句,擺手示意兩人可以滾蛋了。
趙德漢不知道省委高育良辦公室里發生的事情,如果知道這種處理結果。
陳海高低得給李達康磕一個,這可是救命之恩啊!
停職反省,一毛錢的工資也不會少,說個帶薪休假,一點毛病都沒有。
跳出沙瑞金帶來的搞事漩渦,他也就不會有車禍發生了。
他今天送走了東匯集團的蔣總,迎來了昨天談好價碼的香江恒生地產王總。
兩家五千五百萬的進賬,滿滿的收獲……。
趙德漢不知道的另一件和他有關的事情,經過半個多月的發酵,他的名聲已經漸漸被人熟知。
國內研究宏觀經濟的一些圈子里,隨著《大國崛起》在高校,地方主政官,和一些財經專家學者之間傳閱,討論。
那銷售量,以匪夷所思的速度遞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