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李學文的目光,陳成緩緩開口道:“學文,這次去見校長,心里要有數,校長對你羅店一戰的表現,是頗為贊賞的,否則也不會親自召見”
“但見了面,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要拿捏好分寸”
“謝鈞座提點,卑職明白,”李學文立刻應道:“一切聽憑鈞座和校長的教誨。
陳成微微領首:“嗯,校長問起戰況,你就如實匯報,重點突出將士用命,上峰指揮有方,尤其是友軍配合之功,切不可貪功冒進,言辭浮夸。”
這話既是提醒,也是告誡。
軍功是所有人的,不是你李學文一個人的,不要把功勞全部攬到自己頭上,要不然將來的路就走窄了。
“是,卑職牢記于心,絕不敢貪天之功為己有。”李學文鄭重的表態道。
“嗯”
對于李學文的回答,陳誠很滿意,再次說道:“你自己把握就好,另外,南京不比前線,各方勢力錯綜復雜,說話做事都要謹慎。”
“有些地方,該去的要去,該打點的也不要吝嗇,需要什么支持,可以去找我在軍政部的熟人,我會提前打招呼。”
這話就是明示了,明確告訴了李學文,南京這邊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你主動去維系關系,該走動的門路不能少,該花的錢也別省著。
畢竟在官場和軍界,光靠戰功硬闖是走不遠的,人脈和門路同樣重要。
要是碰到有人刁難,可以報他陳成的名字。
聽到陳成要為自己站臺,李學文微微有些詫異,自己沒有加入土木系,前段時間還冒犯過他。
雖說揭過去了,但是也不應該如此大力提攜啊。
難道是要拉攏自己進他的土木系?
李學文心中念頭急轉,臉上卻不敢有絲毫遲疑,立刻裝出一副年輕將領,突然被大佬提攜時感激涕零的表情:“釣座如此厚愛,學文....學文必不負釣座期望”
陳成看著他這番反應,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
他重新閉上眼睛,語氣平淡卻意味深長:“不必多想,你打仗是把好手,委座也看重,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好好做事便是,至于其他的你心里明白就好。”
聽到這里,李學文算是徹底明白了陳成的意思,就是要拉攏自己加入土木系。
要是普通將領,為了國府的資源傾斜,對于加入這個中央軍核心黨派,自然是求之不得,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不是。
但李學文志不在此,他的野心更大。
對于當陳成的小弟,李學文的興趣不大,但是對于當陳成的長官,李學文還是相當的期待。
想想陳成這老小子稱呼自己‘李長官’的場景,李學文心里就暢快不已。
心里想歸想,但是面上卻是絲毫沒有表現出來,李學文正了正神色,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含含糊糊的說道:“是,卑職明白”
雖然沒有正面回答加入土木系,但是在陳成的眼中,李學文這就是表了態了。
畢竟自己這么大的一個長官都親自邀請了,李學文這么一個毛頭小子,還敢拒絕不成?
一旁的黃維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嘴角微微勾起,對李學文投去一個鼓勵的眼神。
這位小學弟,看來是真的入了陳長官的眼,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軍列經過五個小時的行駛,順利抵達了南京車站。
火車的車輪還沒有停穩,站臺上軍樂聲就響了起來。
月臺上早已站滿了迎接的人群,除了大批憲兵維持秩序外,還有不少穿著呢子軍裝的高級軍官,記者們的相機鏡頭也在不停閃爍
陳成整理了一下軍裝,神色恢復了慣有的嚴肅與威嚴,率先走下火車,李學文和黃唯緊隨其后。
“陳總司令辛苦了”
“恭迎陳長官凱旋”
迎接的人群立刻涌了上來,紛紛向陳成敬禮問好。
記者們的鎂光燈更是對準陳誠噼啪作響,將他包圍在中心。
羅店大捷全殲十一師團的消息早已傳遍全國,作為前線最高指揮官,陳成自然是此刻的焦點,哪怕最大的功臣是李學文,記者也要先采訪陳成這個主官。
陳成面帶微笑,從容的與一眾南京將領握手寒暄,對于記者的提問,回答的也相當得體。
李學文和黃唯很識趣的落后幾步,沒有去搶陳成的風頭。
記者們采訪完陳成后,所有記者全都蜂擁而至的擠到李學文和黃唯倆人面前。
如果不是有憲兵攔著,相機能被這些記者懟到倆人臉上,鎂光燈噼里啪啦閃成一片,刺得倆沒什么采訪經驗的人睜不開眼睛。
“李將軍,我是《金陵日報》的記者,請問您是如何以寡擊眾,成功突襲日軍第十一師團司令部的?”
“黃將軍,生擒日軍少將旅團長是什么感覺?他真的是被嚇瘋的嗎?”
“李將軍,全殲日軍十一師團您居功至偉,請問您對抗日局勢如何看待?”
“黃將軍.....”
記者的提問猶如連珠炮般的向著倆人砸來,只覺得耳邊嗡嗡作響,眼前白光亂閃。
好在倆人也算是身經百戰,戰場上的復雜情況可比記者采訪難多了,很快就穩定了下來,一一回答記者們的問題。
面對記者的提問,倆人回答的很套路,功勞都是領導的,自己只是在領導的指揮下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功勞。
至于對局勢怎么看?那必須是抗戰必勝,小鬼子終將被趕下海。
就在回答完記者的提問,準備結束這場車站采訪時,一個穿著灰色旗袍的女記者,突然問道:“李將軍,您這么年輕,請問你結婚或者有女朋友嗎?”
突然提出的這個八卦問題,讓現場氣氛一松,所有記者都好奇的看向李學文等著他的回答。
特別是幾個年輕女記者,看向李學文的目光相當的火熱。
李學文愣了一下,沒想到會被問起私人生活,下意識摸了摸鼻尖,笑著說道:“多謝這位記者朋友關心,眼下國難當頭,倭寇未除,我暫時還沒心思考慮這些事。“
李學文這得體又顯高風亮節的回答,引得周圍記者們紛紛點頭,幾位女記者眼中欣賞之色更濃。
灰色旗袍的女記者笑了笑,對于這個回答明顯有些不滿意,順勢往前邁了一步,一副想要靠近繼續追問的樣子。
前面擋著的憲兵此時也放松了警惕,被這八卦氛圍感染,下意識往旁邊讓了讓,讓這個柔柔弱弱的女記者靠近李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