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兵團搜索營李學文,參加了八十八師夜間的反攻,以傷亡七人的代價,殲滅日軍五十余人,炸毀**式坦克一輛”
“其裝甲連配合八十八師,八十七師,順利完成了昨晚的預定目標,淞滬警備司令部發報來給他們請功了”
校長把電報遞給何應欽,語氣帶著贊許:“這個李學文是誰?有些印象,但是想不起來是誰”
如果是一個普通的中校,何應欽這種級別的大佬根本不會認識。
畢竟級別差的太多,正常情況下,李學文連跟何應欽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李學文的情況,何應欽還真知道。
裝甲兵團當時是徐庭瑤負責籌辦的,在裝甲兵團籌備時,何應欽也沒少幫忙,對于李學文這樣的營級軍官還是有了解的。
團長杜聿明是徐庭瑤的下屬,而徐庭瑤又是何應欽系統中的核心人物,屬于何應欽的頭號小弟。
李學文又是杜聿明的下屬,這么換算下來,何應欽是李學文老大的老大的老大。
何應欽接過電報看了兩眼,抬頭對蔣校長說道:“委座,這個李學文,說來還是徐庭瑤向我推薦過的青年才俊。”
對于自己派系的青年才俊,有機會的話,在校長面前,何應欽還是會幫著美言幾句的。
蔣校長哦了一聲,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何應欽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委座,這個李學文是黃埔六期騎兵科的,畢業后就在教導一師的戰車隊服役,表現相當出色。”
蔣校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原來是黃埔六期的,難怪名字有些印象,但又想不起來具體是誰”
“呵呵,這小子還是您的老鄉,他爺爺以前還在您家里的店里當過伙計”
蔣校長聽到這話,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陷入了回憶。
“哦?還有這層關系?我倒記不太清了,家里以前是開鹽鋪的,來往的伙計不少,沒想到還有這么個淵源。”
何應欽見狀,連忙趁熱打鐵道:“是啊,委座,這李學文自小就聽家里人說起您的事跡,對您向來十分敬重,投身軍旅也是受您感召,一心想為國家出力。”
蔣校長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些許欣慰之色:“難得他有這份心,既是黃埔出身,又是我的小同鄉,還立了這樣的戰功,確實是個可造之材。”
思索了一下,蔣校長沖著會議桌旁的作戰參謀揮了揮手:“擬一道軍令。”
戴著金絲眼鏡的作戰參謀立刻起身,雙手捧著文件夾和鋼筆走到蔣校長面前,隨時準備記錄。
“令:裝甲兵團搜索營營長李學文,于淞滬會戰夜間反攻中,率部奮勇作戰,戰績卓著,足顯忠勇,著即授予李學文三等云麾勛章,賞法幣三千”
“另,諭李學文:望再接再厲,以先鋒姿態配合八十八師,八十七師攻堅,若能拿下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本部當再論功行賞。”
蔣校長的浙江口音在會議室里回蕩,每個字都擲地有聲。
作戰參謀寫完最后一筆,將文件夾呈給蔣校長過目。
蔣校長粗略掃了一眼,在末尾簽下自己的名字,揮揮手,示意讓參謀現在現在去發電報。
參謀敬了個禮,轉身快步走出會議室。
李學文的事情只是一個小插曲,會議很快又回到了緊張的作戰部署上。
如果不是昨晚是中央軍第一次主動進攻,再加上李學文的戰損比確實漂亮,要不然的話,這封電報根本到不了蔣校長這里。
作戰部署結束后,蔣校長從桌子上站起,語氣凝重的做出了最后的訓話:“此次抗戰,實為民族存亡之關鍵,絕非可有可無之犧牲,關乎民族榮辱,絕不能有絲毫懈怠”
“是”
南京政府全面反擊的命令以下,雖說是下午三點開始全面反攻,但是從早上天亮開始,上海這個城市就已被槍炮聲徹底喚醒。
早上七點搜索營剛剛吃過早飯,天空上就已經出現了飛機的轟鳴聲。
李學文抬頭望去,只見數架涂著青天白日徽的中國空軍霍克-3戰斗機呼嘯而過,朝著虹口方向飛去。
遠處傳來沉悶的爆炸聲,顯然**空軍已經開始對日軍的軍事目標開始了轟炸。
這只是一個開頭,從第一隊飛機編隊過去的幾十分鐘后,天空中陸續又出現了幾批中國空軍的戰機,它們以三到五架為一組,不斷飛向日軍陣地方向。
爆炸聲此起彼伏,整個虹口,閘北一帶濃煙滾滾,火光沖天。
李學文站在營部臨時搭建的掩體前,舉著望遠鏡觀察戰況,嘴角忍不住勾起一絲弧度。
歷史上只看到中**隊被日軍飛機轟炸,現在看到中國空軍轟炸日軍這一幕,李學文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振奮。
望遠鏡中,日軍的控制區域內騰起滾滾濃煙,看樣子應該是彈藥庫被航空炸彈引爆了,遠處海上一艘日軍驅逐艦冒著黑煙正在緩緩下沉。
日軍的炮兵陣地更是被炸的七零八落。
唯一可惜的就是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那個烏龜殼修的太堅固,挨了好幾發航彈的直接命中,只是炸塌了幾處外圍建筑,主體結構依然完好無損。
“學文,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正當李學文心情頗為不錯的看著小鬼子挨炸時,蕭平波手中拿著一封電報,興沖沖的找到了李學文,因為激動,他的聲音都有些發顫。
“什么事這么高興?”李學文放下望遠鏡,轉身問道,見蕭平波這副模樣,心里也泛起幾分好奇。
蕭平波激動地揮舞著電報,雙手因為用力而有些發紅:“淞滬警備司令部轉來的南京電令,昨晚的事委員長他老人家都知道了,還親自下了表彰電報,你看看”
說著,蕭平波激動的將剛剛拿到的電報遞給了李學文。
簡單掃視了一眼電報上的內容,看著那些夸贊的廢話,李學文的表情沒有任何的變化。
直到看到有三千法幣的獎賞后,臉上這才有了些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