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瓷器好啊!
陳文聽到這話,心里立刻有些期待了起來。
這在宮里的瓷器,那基本都是官窯出來的,價值自然不用多說。
最重要的是,瓷器和玉器在古董行都是非常熱門的品類,不僅能賣得上價錢,還好出手變現(xiàn)。
任何事物,都講究個需求,有的東西價值再高但沒有人買,無法變現(xiàn),那價值就是虛的。
而瓷器和玉器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怎么都能找到愿意要的人。
所以這王老太監(jiān)能拿出來瓷器,陳文是有些期待和驚喜的。
不過面上,陳文還是沒有過于激動,只問著:“卻不知是個什么樣的瓷器?”
王老太監(jiān)沒有直接應聲,而是起身從交椅上站了起來,轉身走進了身后的屋里。
陳文沒有問什么,也沒有跟著,站在原地等著王老太監(jiān)。
很快,王老太監(jiān)手捧著個小木盒走了出來。
“瞧瞧吧。”王老太監(jiān)走到陳文身前,抬手打開了木盒,露出了里面的物件。
陳文仔細一看,卻是一個青花小碗,和之前從陳家女那里交易來的有些類似,但并無瑕疵,且整體看起來也更為精致。
再細看,發(fā)現(xiàn)這瓷碗的造型簡約,敦實而端莊,胎質細膩堅致,釉汁瑩潤亮青。
再看紋繪,其外壁繪纏枝菊花和茶花,二者交替出現(xiàn),內壁繪六組折枝祥花瑞果紋,分別是荔枝、茶花、枇杷、月季、柿子、茶花,花果交錯布置,彼此留空開闊,讓人一看見著就覺得清雅尊貴。
就這精致漂亮的程度,別說是古董了,就是現(xiàn)代工藝品,怕也不會多么便宜。
“好東西。”陳文現(xiàn)在對于古董鑒賞還未入門,但也能看出眼前這瓷碗的珍貴。
贊嘆了句后,陳文倒也不恥下問:“敢問王老,這瓷碗有個什么說法嗎?”
王老太監(jiān)語氣里也帶著幾分得意,應道:“這叫青花折枝花卉紋墩式碗,你可知是用來做什么的?”
陳文搖搖頭。
王老太監(jiān)繼續(xù)道:“其實咱大明是沒有此等形狀的瓷碗的,這是外邦傳進來的,國朝燒制出這些墩式碗來也不是自用,而是用來賜贈西洋諸國的。”
稍頓,王老太監(jiān)又補充道:“聽說西洋諸國的人更習慣用這類器形。”
原來如此。
陳文心下了然,用來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賜贈,自然不能敷衍了事,肯定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而且放在古董收藏層面來看的話,這青花墩式碗還具備了不一樣的歷史價值和意義,在價值上是有所增加的。
最重要的是,這類瓷器肯定少見又難得,畢竟是送給外邦的物件,在國內留存得非常少。
“王老,既是賜贈西洋諸國的物件,您是怎么藏了一件的?”陳文心下有些好奇,也直接問了。
王老太監(jiān)蒼老的臉上帶著些追憶:“洪武年間我有次負責協(xié)同監(jiān)督清點入冊這些物件,當時禮部的官員擔心出現(xiàn)意外,所以特地多燒制了一批墩式碗。”
陳文聽懂了,后來沒出什么意外,那這多燒制出來的這批墩式碗自然也就大家一起分了唄。
這種情況別說是在明朝了,在任何時期都很常見。
陳文真正關心的點是這墩式碗還是洪武年間的物件,那年份價值還能多一些了。
“王老,這墩式碗我很喜歡,咱們就換一換?”陳文也不多說。
王老太監(jiān)都把這壓箱底的東西拿出來了,自然也是愿意交易的,便也點了點頭。
見狀,陳文松了口氣,主動把首飾盒遞給了王老太監(jiān)。
后者倒也是個講究人,同樣把裝著墩式碗的小木盒遞向陳文。
兩人各取所需,當陳文拿到小木盒時,腦海中也出現(xiàn)了交易完成的信息。
妥了!
陳文心里暗喜,收好小木盒,知道距離停留時間還有個十分鐘左右,便道:“王老,我最多還有個一刻鐘不到就會離開這里,到時候您一看就知我不會被人發(fā)現(xiàn)的。”
王老太監(jiān)聽到這話明顯也有些好奇:“莫非你還會什么飛天遁地的法術不成?”
陳文笑了笑:“姑且算是吧,但我可不是什么神仙中人。”
王老太監(jiān)倒是一把年紀了,還服侍過朱元璋,也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可能心底對陳文有些驚詫,卻也沒有深究的想法。
陳文則好奇地問:“王老,您后面是準備用這對耳墜做些什么?”
王老太監(jiān)重新在交椅上躺下,說著:“看有沒有機會獻給哪位娘娘,求個讓我出宮的恩典。”
果然。
這王老太監(jiān)還是想要出宮去,畢竟他現(xiàn)在在這后宮中也沒有什么職務,就天天這么躺著等死是有些太過孤獨了。
而想要出宮,多半是在外面還有家人在?
陳文也直接問:“您在宮外可還有親戚?”
王老太監(jiān)點點頭:“有個弟弟,就住在應天府外,生了幾個孫子孫女了,咱家要是能出去,倒也不愁沒人給咱家養(yǎng)老送終。”
陳文應道:“挺好。”
對于太監(jiān)來說,到老后的念想無非要么是認個干兒子干孫子什么的,死后有份香火,要么就是有個侄兒侄孫,求的也是一份香火。
或許香火什么的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覺得是虛無縹緲的事情,但在古代多數(shù)人還是很在乎這些的。
至少在古代不信陰司地獄的人還是不多的。
“對了。”陳文又想起什么,問:“您在這宮中多年,認識的人應該不少吧?不知道您知不知道一個姓陳的宮女?”
雖說陳文知道王老太監(jiān)知道陳家女的可能性不大,但問一問也沒什么所謂,萬一對方知道呢?
只可惜,這幾率確實太小了,王老太監(jiān)笑了笑:“這后宮里宮女不知凡幾,姓陳的也不少,我如何能知?你要說是有個位份的,我或許還能知道。”
陳文雖有所預料,但聞言還是心里暗嘆,想著也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機會再見那位自己的老祖宗陳家女了。
畢竟陳文不能控制自己夢回古代的時間和地點,那能不能再次見到陳家女就真是要看運氣了。
如此,陳文也就不再多問,趁著還有點時間,干脆問著:“王老,您服侍過太祖爺,能和我說說太祖爺長什么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