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方等太保自然不會懷疑此事的真實性。
因為這件事,不是從其他人口中說出,而是楊林親口所言。
明明宇文成惠如此年輕,能力卻這般出眾,幸好他們不是宇文成惠的敵人,否則必然為之絕望。
“嗤!”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道不合時宜的嗤笑聲,忽然在眾人中響起,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而笑出聲的不是別人,正是二太保薛亮,他方才看到眾人呆若木雞,瞠目結舌的古怪模樣,實在是有點憋不住。
該驚訝的,薛亮之前都已經驚訝過了,所以當他看到眾人反應,感覺便截然不同了。
但薛亮的笑,并沒有維持多久,當他看到諸位兄弟凌厲的目光,頓時背脊一寒,他連忙憋住笑意,嘴角卻彎成了耐克。
這般場景,其他人怎么想宇文成惠不知道,他是有點沒繃住。之前他怎么沒看出來,薛亮竟然還有點喜劇天賦。
看到這一幕,楊林沒好氣道:
“老二,你笑什么?”
薛亮一本正經道:
“啟稟父王,兒臣想到高興的事了。”
這時候,其他太保也回過味來,先前薛亮可是奉楊林之命,跟著宇文成惠去了。
在這路上,宇文成惠立下諸多功勛,那作為參與者的薛亮,豈不是撿了天大的便宜?
一時間,眾人都有些酸了,這薛老二真是好運氣啊。
楊林亦是心領神會,他雖然有些無語,卻也沒有斥責什么,便是沉聲道:
“既然如此,你接下來就和本王一起去邪馬臺城吧,老大你們各自率領一路兵馬,前往攻取倭國各路城池。
反正本王只有一個要求,任何人膽敢負隅頑抗,不必留情,殺無赦!
如今倭國已滅,這里便是我大隋疆土,要有人想要自尋死路,那就滿足他們。”
反正薛亮跟著宇文成惠,已經立了不小功勞,楊林便是將之排除之外,讓羅成等人領兵剿滅倭國余孽。
隨著楊林下達命令,羅方等太保連忙拱手領命,神色也好看了許多。
雖然他們沒薛亮這樣的好運氣,但接下來總歸是有立功的機會。等到班師之后,也不枉大費周章來此一趟。
薛亮亦是附和,他自然沒有異議,他跟著宇文成惠拿下邪馬臺城的功勞可比這個大多了,又何必與眾人爭功?
不可否認,十二太保之中是有競爭的,但他們作為楊林義子,朝夕相處的兄弟,關系也非常不錯。
此事安排妥當,楊林讓眾人繼續清理戰場,等處理完此間之事,便可各自出發了。
——
邪馬臺城。
楊林一行,很快趕到邪馬臺城。
這座倭國的都城,此刻已經被大隋所占據。城樓上駐守的,皆是大隋將士,上面還掛著大隋的旗號。
看到這般場景,楊林不由得眼前一亮,先前只是宇文成惠描述,沒有親眼目睹,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
“哈哈,這便是邪馬臺城,走吧,我們進城去!”
楊林一派意氣風發的模樣,他興致勃勃,率先領兵進入城門。
這座城池恐怕連大隋大郡的郡城都比不上,但因為這座城池的另一個身份,倒是多了些莫名的意味。
此刻邪馬臺城中秩序井然,大隋將士并未侵擾城中百姓。
就算這些人并非大隋子民,但登州府將士受到的訓練便是如此,再加上宇文成惠的要求,他們可不敢亂來。
在城中簡單看了兩眼,也沒有什么可稀奇的,楊林直入主題道:
“倭國國王現在何處,帶他過來見本王吧!”
倭國國王也是楊林的主要目標之一。
能夠生擒一國君主,并且將之帶回去,無疑是宣揚大隋國威的好辦法。
宇文成惠帶著楊林,一路來到了倭國王宮之中。主要這城中,也沒什么辦公的好地方,只能讓楊林在王宮湊合了。
過不多時,倭國國王被帶入大殿之中。
他衣衫凌亂,神色緊張狼狽,再也沒有了作為倭國國王的傲氣。
就算宇文成惠沒有對他施加酷刑,但從一國之主到階下囚的反差,以及被關押在大牢之中的壓力,都令他心生惶恐。
當倭國國王抬起頭,他看到原本屬于他的位置上,卻是坐上了另一道身影,那挺拔的身形,散發著凌厲威勢。
不等倭國國王開口,前方之人也就是楊林,率先說道:
“你便是倭國國王?”
聽著翻譯之言,倭國國王狼狽跪倒在地,恭敬的說道:
“罪臣源仁德拜見靠山王。”
此刻的倭國國王倒是表現得頗為配合,但楊林卻不為所動。
他自然知道,邪馬臺是被宇文成惠帶人攻下的,而非倭國國王自行臣服。
先前面對大隋精銳想著負隅頑抗,現在知道厲害才在此卑躬屈膝,已經為時晚矣了。
只見楊林冷哼一聲道:
“好一個源仁德,本王倒是想問問你,我大隋本與你倭國秋毫無犯,你為何要派人侵擾大隋,害我百姓?
倭國有今日結局,皆是爾等咎由自取。”
楊林之言鏗鏘有力,他對琉球和倭國皆是無比痛恨,正因為他常年鎮守登州府,才知道登州府百姓所經歷的痛苦。
而今的倭國,雖然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但這又怪得了誰呢?
若不是他們自尋死路,也不至于落得如此結局。
楊林是大隋靠山王,自然以大隋利益為先,任何人膽敢與大隋為敵,他都不會手下留情。
倭國國王啞口無言,更是無從反駁,海寇侵擾登州府之事,本就是倭國主導,他怎么可能一無所知?
只是他從未想到,此事竟然會給倭國招來如此恐怖的敵人,實在令人絕望。
又簡單說了幾句,宣泄了心中的情緒之后,楊林便讓人將倭國國王帶了下去。
他自然不可能把倭國國王怎么樣,再怎么說,倭國國王也是一國之主,他的命運只有楊廣能夠決定。
他們做臣子的,自然不能越俎代庖。
看著倭國國王的背影,楊林口中吐出濁氣,臉上是得償所愿的表情。
緊接著,楊林看向不遠處宇文成惠,鄭重其事的說道:
“宇文賢侄,本王先替登州府的百姓謝謝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