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廈門各種收尾之事,這里不再贅述。他們在廈門待了不過三天,便各自踏上不同的道路,去赴一場既定的約定。
臨行前,張海琪將南洋檔案館收集的張啟山的資料盡數交給張海桐。
“我們派去的特務在長沙城走不過兩天。”
“這個人非常謹慎且報復心強,手底下的人更是令行禁止。不是正經本家出來的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很難做事。但不得不說他是聰明人,一般不會輕易起沖突。你這次過去,心里一定要有數。”
張海桐點頭,接過那看起來很詳細的檔案袋。就這樣張海桐和張海樓坐上了去往長沙的火車。這一去,注定很精彩。
……
長沙的天氣同樣很熱。
從廈門到長沙,張海樓有些不適應。這里的氣候沒有那邊濕熱,張海樓這種在水邊待慣了的人很能感覺到其中的差別。
好容易到了地方,兩人先填飽肚子,而后在街上走走停停全當消食。
長沙的辣子兇,張海樓吃的穿不住衣服,想了想自己身上的紋身,好險沒有脫下來。
張海樓看他桐叔走在大街上就悶頭走,也不說話,不知道還以為是和誰賭氣。
“桐叔,怎么一來長沙你就不大說話了?”
張海桐心想這哪能跟你講,我這是在竄勁兒呢。醞釀醞釀氣場,見著人才好談話。待會要見的人可是大名鼎鼎的軍閥,咱們兩匹瘦騾子,還真得攢攢勁。
不過他面上只是搖搖頭,示意繼續走。
張海桐肯定是不會去張啟山府上拜會的。他這種人,一旦你主動湊上去,他反而會和你打太極,當你是打秋風的,一次兩次不會成事。
如果是他主動來找,事情反而會好談許多。
張海桐反正不急,帶著張海樓走街串巷。這家伙很喜歡逛街,街上那些飾品攤子他都得看上一眼。
什么釵子耳環,都撿好看的買。
張海桐從前不明白男的怎么會真心買女人的東西給自己用。直到看見張海樓,他百分百確定這小孩就是買給他自己的。
很小的時候,張海樓便時常語出驚人。
在他看來既然學了易容,那自然是易容成女人最好。
女人很容易降低他人的防備心理,因為這個世界上大多數需要被殺的都是男人,而男人很難重視一個女人。
特務們出任務,經常需要探查情報和刺殺要員。
張海樓這套理論非常適用,事實證明確實有效。
他觀察的第一個女人就是張海琪。
張海琪身上有一種矛盾的氣質:既溫柔又凌厲,既端方又潑辣。她可以是不那么溫柔的養母,也可以是風情萬種的殺人者。
她的美麗不能一言以概之,這讓張海樓在她身上學到了很多如何扮演女人的訣竅。
這小子從小嘴巴沒把門的,干娘他不會調戲,但曾經說過張海桐這個身材和臉型很適合扮女人。
張海琪當時聽見這話,硬是給酒嗆到了。她開懷大笑,說:“海樓,你這話去你桐叔跟前說。你說了干娘晚上給你開小灶。”
年幼的張海樓不知人心險惡,或者說他不愿意跟干娘計較,也想逗大家開心。于是興沖沖過去跟張海桐展示自己的結論。
張海桐當場沒表示,沒說好還是不好,但張海樓之后幾天吃的大餅全是怪味。
也不知道他桐叔加的什么東西。
干娘確實給他開了小灶,還是肉。于是他和張海俠因為這一句話分著吃了好幾天大餅卷醬肉。
張海俠對他這種行為表示不贊同,但他還是把自己味道正常的餅分給張海樓了。
說回正題,張海樓身上是不帶錢的。出門的時候全塞張海桐身上。
因此他買東西都得問張海桐要錢,后面干脆直接喊桐叔,張海桐就得任勞任怨去付錢。
張海桐只是當消遣,何況那些東西并不貴。
但在外人看來這副場景就很奇怪了,尤其張海樓毫不掩飾自己身上那股只有張海俠受得了的氣質。
等到張海桐意識到不對勁的時候,張海樓已經把整條街都逛完了。
“桐叔,你這頭發留長點用這個別一下好看。”
張海桐看他手里的那個發夾,默默加快步伐。
張海樓在后面壓根不會讀空氣,追著張海桐推銷。
張海桐:我補藥啊!!!
這才逛了一條街,張海桐眼前就出現一個穿軍裝的男人。身姿挺拔,很年輕。看起來像個傻白甜,是很容易讓人放下戒備的一張臉。
“貴客,我家佛爺有請。”
……
張啟山這個副官是他在長沙城里經常帶的那一個,名叫張日山。他不止一個副官,常用的還有一個叫張小魚的。這些資料里都有寫,不算稀奇。
這些副官很少叫名字,都是叫“張副官”。
張海桐沒有拉關系的想法,張副官也沒有。大家都曉得的事,就沒必要再試探。
張副官路上話很少,張海桐也不說話。張海樓抱著自己買的東西,也不好說話。于是汽車里三個人安靜如雞,張海樓和張副官兩個人臉上都帶著笑意。
張海樓臉上的笑有點邪氣,張副官的笑便干凈很多。但是在旁人看來,這倆笑嘻嘻一看就不是啥好惹的人。
至于張海桐,張海桐在張海樓旁邊發呆,腦子里瘋狂刷屏各種亂七八糟的想法。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地主之誼,張副官率先開口:“海樓先生如果不介意,我這里有匣子,可以暫時保存。”
張海樓挑眉,并未拒絕。甚至還很自來熟的說:“謝謝副官,你這樣的人難怪能得重用。我若是有一個你這樣的人,不知道松快多少。”
張副官聽著張海樓不著調的“調侃”,眉頭都沒動一下。這讓張海樓眼睛里的笑意更深了一些。
雙方對各自的尿性有了一點了解。
張海桐沒有阻止張海樓說話,在雙方這里,張副官和張海樓都屬于“下屬”和“晚輩”。位格是一樣的。
南洋檔案館還在,只是暫時沒有反應能力。所以本質上來說,他們是“談判”,而不是“求助”。
沒有張啟山,他們還是可以找到莫云高,只是麻煩點。
但沒有他們,張啟山想做的事就會難上很多。
這番對話,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得開胃菜。
長沙城遍布張啟山眼線,張副官出行會帶上匣子,也是其眼線之多、情報及時且準確的證明。
這是他不經意之間的警告,意思是在長沙城里他們兩個人翻不了天。他張啟山才是這里的無冕之王。
真實情況肯定沒有這么中二,但大概意思是差不多的。
時至今日,哪怕對于張啟山來說東北張家已經是三代人之前的事,相關的人和物依舊讓他十分上心。
這個人對張家很介意,卻又會收留一些曾經趁著張家內亂出逃的張家人。
在這些事上,張啟山又很復雜。
人是多面的,態度如何,只看立場。而現在,張海桐要和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