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間的談話,齊羽聽不真切。只知道張海桐和自己父親達成了什么交易,貌似關于自己,又好像是關于九門的。
到后面,他發現張海桐時不時看向自己躲藏的地方。這個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已經被發現了。小孩子很敏銳,能感知到周圍人的強弱。何況張海桐并未掩蓋他的獨特。
齊羽聽見他說:“你家孩子很聰明,長的也端正。他的母親呢?”
齊鐵嘴的聲音有些落寞和干澀,半晌接話:“身子不好,走了。”
茶壺中的水早已煮沸,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
張海桐的聲音在其中變得模糊。他問:“我倒是很好奇,這是哪家的小姐能入你的眼?”
這回張海桐是真八卦了。
按照齊鐵嘴這人的性格,他能看對眼的姑娘得是什么奇女子?起碼性格上肯定能壓的住他。
畏畏縮縮肯定不行。
但如果太潑辣,他未必能看得上。結婚先是心里互相有對方,才能談得上日后長遠。齊鐵嘴這人游蕩多年沒個子息,除了齊家命不好,也有他在情感上要求比較嚴苛的緣故。
齊鐵嘴笑了笑,看起來苦的很。“解九族中的姊妹,是個很好的人。”
說話干脆利落,很是能干。二人相處也確實融洽。壓的住人,也胸有溝壑,更不嫌棄齊鐵嘴身家不厚。
在這個年代,齊鐵嘴身家不豐那要看跟誰比。跟解家比,確實不夠看。偏偏那姑娘家里也不如從前,她自己會打算,總覺得要找個中意的,才能把日子過順,其他的都能慢慢來。
齊鐵嘴曾經說過要給自己尋一個八字硬如金剛石的媳婦。
都說造化弄人,命不由己。
他算了一輩子命,真沒算到這種事。
想他齊鐵嘴明哲保身一輩子,反而在這里栽了跟頭。
張海桐聽到這里,腦瓜子嗡嗡的。他感覺自己的思維從混沌之初到開天辟地最后回到具體的人,然后就悟了。
吳老狗娶得解家姑娘,齊鐵嘴也娶得解家姑娘。生出來的孩子都流著解家的血。吳三省能跟解連環長得像,吳邪為什么不能和齊羽長得像?
通過后天調整,他倆不是不能一模一樣。
都不用張家大費周折了。
好家伙……張海桐想起張家的那些情報卷軸。
按照張家的情報來看,九門中最喜歡聯姻的應該是霍家。
霍家是女人當家,姑娘們為了家族,確實會想辦法高嫁。這個沒什么,男人們尚且會為了權勢想盡辦法娶高門大戶的女兒,何況女人呢?
這個世道女人立身就難,多謀算一些未嘗不可。
如今看來,解家的聯姻也不遑多讓。
有情報提到過,解家世代經商。這一代到了解九手里,在經商上更是天賦異稟。解家家大業大,發展到現在,解九絕對出了大力。
商人重利。解家的少爺小姐的婚姻無一不是門當戶對。即便是旁支,也自有他們的去處。
從前沒發覺,是因為霍家喜歡聯姻的名頭太大,又都是女人。解家的事就給蓋過去了。現在想起來,才覺得解家的根基何其龐大。以解九的聰明,怎么可能不為家族早做打算。
聯姻,是最快攀登權力的辦法之一。婚姻能夠解決的事,遠比直白的金錢交易更加曖昧,藕斷絲連。
強橫如張啟山,單打獨斗至今,也比不上解九經營家族的手段。他倒是風流強盛,能為了意中人一擲千金眼都不眨,偏偏太強硬,真落了頹勢反而不好轉圜。也難怪解九在九門排行最末,卻是張啟山最信任的智囊。
原來解家才是這張臉搞批發的源頭之一……
張海桐險些扶額發笑,只是氛圍不合適。他問了別的問題來轉移注意力。“他見過吳老狗嗎?”
齊鐵嘴不清楚他這么問的目的,只說見了,給九門眾人認過臉。
認臉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活動。有時候打過照面,認了人,你才會被某個圈子接納。叔伯見過你出生,未必真的“認”你。等孩子大些再去挨個見面,喊了叔伯婆姨,才算真的認過。
齊鐵嘴帶自己孩子將九門幾位爺認了個遍,也是出于愛護。意思就是萬一哪天老齊我不行了,我家孩子也煩請諸位兄弟姊妹多多看顧。
齊鐵嘴很快從情緒中抽離出來。說:“你每次來長沙城,停留的時間都很短。”
“有什么事就講,我們抓緊辦了。否則,我怕來不及。”
齊鐵嘴早就發現張海桐時不時看一眼簾子。這時候也不再掩飾,直接拉開門簾,將小孩抱出來走到桌邊。
“這是你桐叔。”這是要讓孩子認臉的意思。
齊羽被齊鐵嘴抱在懷里,雙眼直直看著他,隨后咧開嘴笑,喊:“桐叔。”
張海桐從善如流掏出一疊花花綠綠的錢,直接放進小孩手中。齊羽抓著錢看他爹,他爹說:“怎么真走起親戚了?”
“我就是過來走親戚的。”張海桐指了指外面,那是張啟山官邸所在的方向。不在族譜上的親戚也是親戚嘛,打斷骨頭連著筋,說一聲親戚不為過。“拿著吧。算我的心意,就當他喊我一聲的禮物。”
齊鐵嘴抱著齊羽,埋在小孩頸間,竟然覺得鼻子發酸。
多年以后的吳老狗抱著吳邪,或許也是這樣的情感。只是其中震動,遠比齊鐵嘴大。
齊鐵嘴就抓著齊羽的手,將錢塞進孩子褲兜里。這回他才是真的放齊羽走了,叫他去前堂鋪子找伙計們說話,哪怕看看風水之術也是好的。
這回徹底只剩他們兩個人。
齊鐵嘴再次給張海桐倒滿茶杯,說:“咱們說正事吧。”
世上大多東西都很難如愿,再怎么想要避免,也必須要辦。
張海桐看著外面淅淅瀝瀝落下的雨,漸漸在庭中起了一層霧。
雨天好殺人,卻不好辦事。
他要辦的事,要用的人,下雨天可不好找。等了這么久,再等一兩天也沒什么。
齊鐵嘴聽張海桐說:“再等等吧,等天氣晴了,我們就去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