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大為不解。
“大爺,不就是一堆草木灰嗎?任何東西一把火都會燒的干干凈凈,你不用害怕一堆灰。”
張海樓心眼壞的很,在旁邊一直點頭。一邊點頭一邊說:“對啊對啊。”
張海桐奮筆疾書之時聽見他在那里演,嘴角上揚,忍不住笑意
老頭嘆氣,猶猶豫豫說:“小楊老板,你是正經人家出身的,哪見過那些黑的灰的。”
“自從這里塌出東西之后,多的是盜墓賊過來。”
他自己也不干凈,因此說到這里的時候,語氣明顯帶著疑慮。但或許是這里給他的印象真的不好,老頭選擇繼續說。
“前幾天晚上,我發現這里有情況,就摸過來看。你們也知道,老頭子我住的偏,靠近山里。要是把這一片點著了,我也不好受啊。”
“所以當天晚上我就去看了。”
“還沒走近,我就聞到一股臭味。當時風從村子的方向來,往我住的地方飄。這里燒起來村子看不見,我看的很清楚。”
“等我悄摸爬過去,就看見幾個盜墓賊。也許是分贓不勻,他們當時在燒的很可能是尸體,而且還不止一具。”
小楊緊張的吞了吞唾沫。
張海桐和張海樓面面相覷,兩個人都從對方臉上看見了問號。
老頭還在說:“我當時本來打算走了。想我當時也是鉆林子的老手,竟然沒發現樹上還有個人。”
“我還沒怎么樣,他就提著刀來追我。當時嚇死人,我以為自己要被殺了。也是那天老天爺看我命不該絕,逃命的時候腳上沒踩穩摔進草坑里面。”
“那些人才沒找到我。”
小楊聽的心驚肉跳,問:“那你報警了嗎?這種窮兇極惡之徒不能在外面禍害社會啊。”
禍害社會的張海樓和張海桐:……
老頭自己都不干凈,肯定不會報警。他只好搪塞道:“我當時摔暈了,醒過來的時候天都亮了,人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小楊剛想說就算是這樣也可以報警立案,但老頭繼續說:“而且我當時碰見了一件怪事,所以我猶豫了。”
老頭跟小楊說,當時他昏過去之前,聽見了狐貍叫。狐貍說算他跑得快,還說要是讓它知道自己出去亂說,就要來索命。
老一輩本來就信這個,當時又是晚上。老頭驚懼之下,昏了過去。
“所以我沒敢聲張,害怕自己老命不保。”老頭苦笑一聲。“老頭子我雖然得了病,但還想多活幾年。”
“你們年輕人大概總覺得時間還有大把,但對我們這種人來說,活著的每一天都要珍惜。”
小楊明顯被觸動了。觸動了一會兒,理智回籠。
“大爺,那伙人應該就是盜墓賊,根本不是什么狐貍精。要是當時就報警,你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張海樓出聲:“你少說兩句吧。當時就他一個人,報警之后如果沒抓到那些人,說不定他能還會回來尋仇。”
“一個老人,哪里打得過那么多人。”
張海樓順勢說到:“不過這里曾經既然有盜墓賊,說明附近有盜洞。”
“我們一起找,如果真的找到了也好及時上報。”
小楊瞬間收起剛剛聽故事的心態,他也休息的差不多了,立刻進入工作狀態。
之前焚燒血尸的時候,他們本來也沒打算隱藏那個盜洞。因此打的非常粗糙,并不像從前那樣隱蔽。
張家好歹挖了幾千年的墳,在打盜洞這門技術上向來精修。加上縮骨術配合,張家人打出來的盜洞幾乎沒有讓別人進入的可能。
但是這個盜洞本來就沒打算遮掩,所以大大咧咧出現在小楊等人眼里。
小楊:“那是盜洞嗎?”
張海樓棒讀:“啊!盜洞!”
老頭:“肯定是!老板們,你們要信我。這總不能是狐貍洞吧?”
張海樓繼續棒讀:“肯定不是。”
小楊:“好大一個洞,像隨便用鏟子砸的。”
說起來這個洞還是張海桐打的,毫無技術可言,全靠蠻力硬懟。
某種意義上來說,小楊說的沒毛病。
張海樓進行了一次象征性的維護發言:“你怎么就知道盜墓賊是隨便砸的,萬一他有自己的盜洞美學呢?”
小楊一副長見識的表情。然后靈魂發問:“盜洞還他媽的有美學?”
在張家,挖盜洞確實有點子技術美學。核心思想就是:隱蔽、窄小、精準。
隱蔽,就是挖的地方隱蔽性要好,不容易被找到。免得后面來人揪尾巴,自己跑不出來。
窄小,就是盜洞整體要小,窄和小總要占一頭。這樣配合縮骨術就能進去,而且大大提高盜洞的隱蔽性。
精準,打洞要準。最好能直通主墓室,免去諸多麻煩,直接拿到冥器。
整套下來,用一個詞匯就能概括,那就是“效率”。
張海樓本來想說句當然有,不過最后也沒說,默默閉嘴了。
小楊自認為扳回一局,樂顛顛轉身找張海桐拿相機,上去對著盜洞就是一頓拍。連他們來的時候那個堆在河邊的草木灰都沒放過。
這種值得被記錄的東西,拍照之后張海桐也會如實記載。
小楊不動聲色湊過去,看著張海桐用左手飛快記錄。字跡雖然好看,但小楊總覺得這個字怪怪的。
說不上哪里怪,只是覺得張老師寫出來,不太對。
張海樓走過去,嘿了一聲。“干嘛呢,偷看老師文件。”
小楊一個激靈,連忙搖頭否認。
老頭望著那個盜洞,總覺得頭皮發麻。河谷上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了大風,先前發生火災的那面山忽然發出響聲。嗚嗚咽咽,如泣如訴。
聽起來鬼哭狼嚎。
老頭立刻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他說:“我們最多再往前走三公里就不能繼續了。那里發生過火災,可能會有安全隱患。”
安全隱患是他從領導講話里學的。目前這情況來看,牛虎蛇神顯然唬不住這群文化人。但是這個文化詞匯應該可以。
誰知小楊根本不帶怕的,直接說:“這件事,我們要聽張老師的。”
隨后問張海桐。“張老師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