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嗎?】
【你問誰贏了嗎?】
【唔,……我也不知道我問得誰。】
【……那肯定贏了,雙方反正得有一個贏的。】
【不是哦,不是雙方,是三方!】
【哦吼,經典劇本,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呃,也不算吧。】
【什么叫不算,根本就不是!】
安盡和安明澄再次對上了視線,又默默地移開。
從天幕已經講過的內容來看,已經和原著大不相同。
原書中宋衡確實中了圈套,但并沒有上演極限大逃殺,而是成功見到了彼時的主將安明澄。
后續的內容在安盡看來,極其不合理。
安明澄一見宋衡便立刻了悟,明白了夏朝的不可救藥,不僅放過了宋衡,甚至在他的勸說之下還將自己手下的兵馬交給了對方,安心地去當了一個賢內助,替宋衡料理內務,再沒有碰一點兵權。
安盡也不能說安明澄的做法不對,情況特殊,她可以說了為了百姓安全,也可以說這是最好的做法,但一見鐘情算怎么回事?安心做賢內助又算怎么回事?
雖說人各有志,但她確實因此生氣了很長一段時間,并用盡所有的文學功底給了此書一個長長的差評。
這真的很難得,因為她看書從來不給評價。
安明澄其實對自己的三妹很有興趣,天幕出現之前就是如此。
對于三公主的婚事,她了解到一點內情,所以她知道那本野史《安盡正傳》中記載的才是真的。
可作為宮中的兩個透明人,她其實并沒有對自己的未來有過多少想法,因此對于三公主對婚事的努力,也只是覺得她是在有限的空間之內給自己謀求一點安穩。
安明澄很理解,她也是這么做的。
她覺得自己其實是一個很隨遇而安的人,她在壓抑自己的脾氣不假,但怎么看也達不到火爆的程度。
安明澄倒是可以理解自己日后會試圖重建大夏,她近乎無聲無息地存活了十幾年了,父親不重視,母親也不喜愛,唯一能帶給她關注便是大夏公主的身份。
她需要這個身份。
但她想不到自己日后會帶兵收復南蠻。
也想不到自己會和不熟悉的三妹妹“小學生互懟”。
這一切對她來說都太過新奇,且難以置信。
【最主要的一點是,氣急敗壞的宋衡宣稱,安明澄如果不在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內投降,他攻下平縣后就要屠城。】
【給不了解的小伙伴科普一下,那個時候的計時單位是時辰,小時、分鐘、秒這些是昭景大帝后來改的,她更改后不久鐘表就被發明出來,可以準確計時。】
宋衡猛地站了起來,屠城?
這是他說出來的話?怎么可能,沒有人比他更知道百姓的苦,他日后怎么可能無視底層百姓的命?
楊云逸看向他,輕輕地嘆了口氣,“可能僅僅是威脅,但更大概率你真是這么想的。”
楊云逸從來都沒有相信過宋衡。
他想起那個人對他說的,“當一個人走到了更高的位置,很容易忘記他的來時路。我不希望自己如此,但總有人走著走著便會變得面目全非,連自己也不認得。”
宋衡陷入了沉默。
安盡并不懷疑,若事情真如此發展下去,宋衡大概率真的會做出屠城的事來,原著里安明澄投降得快,平縣雖被宋衡大規模征糧,但沒有發生屠城的事。
但宋衡真的間接屠過城,喊著“殺萬人為雄”“大丈夫不拘小節”的口號,漠視手下兵士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看書的時候安盡只能罵一句“有病的文盲”,可穿到書里能做的可就多了。
在錦京不遠處,天幕之下的平縣,更是一陣騷亂,“屠城”兩個字如一座大山壓向了他們,有不少人咬牙切齒地記住了“宋衡”這個名字。
要不是天幕早就說明了宋衡的身世,怕是平縣的同名者就要遭殃了。
【回歸正題,那安明澄是怎么做的?投降?或者抵抗?】
【還有第三種,向昭景大帝求助啊。】
【來不及啊,宋衡已經在城下虎視眈眈,這個時候昭景大帝就算調最近的兵馬過去都不一定來得及,而且就算她調兵去救,宋衡又不傻,再趁虛而入,可能平縣救不了,自己也得失座城池,得不償失。】
【那該怎么辦,可是我記得安明澄好像和蕭挽瀾一樣,沒有敗績吧?】
安明澄放松下來,只要能度過難關,那么過程不重要。
【呃,我有個問題,你們說得這么嚴肅干什么?】
【昭景大帝的核爆級后手已經蓄勢待發了,她們又不會真的打起來。】
【對哦,把我也帶進去了,他們根本沒打起來啊。】
“核爆是何物?”一路殺上來的武興帝對武器有著非一般的直覺,他的本能告訴他,這必是威力很大的武器。
安盡并不想理會,以她那淺薄的核物理知識,在她有生之年,能手搓核彈的可能性近乎為零,這還是委婉的說法。
安盡不想回答,武興帝卻鍥而不舍地盯著她,眼中還藏著一絲狂熱。
“野豬一般的直覺。幸虧現在造不出來,否則就是希某2.0。”安盡暗自吐槽,面上還是扯出一個笑來,“兒臣并不清楚。”
武興帝失望地收回了視線,他總覺得這個逆女有很多事在瞞著他,包括這個“核爆”。
【安明澄確實寫了求救信,但昭景大帝并沒有明面上調兵,而且宋衡很快就要自顧不暇了。】
【他手下有一個副將在征糧的時候當著眾人的面打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夫,徹底引爆了治下百姓的情緒。】
【說實話,雖說這次危機有昭景大帝暗中利用的緣故,所以才會鬧得這么大,但類似的事早晚要爆出來。】
【此時的宋衡早已不是開始起兵反抗大夏暴政的宋衡,一場接一場的勝利,尤其是攻破錦京,將各世家大族幾乎斬殺殆盡之后,他變得剛愎自負,殘忍暴虐,征糧征得越來越多,離百姓也越來越遠。】
【他的成功是因為夏朝無道,而他的失敗則是因為他自己步入了夏朝的后塵。】
【屠龍者終成惡龍。】
【此時的宋衡已經沒有辦法為自己報仇,將平縣屠城了,他必須先平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