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fēng)使?這不是以前在民間采集歌謠的嗎?”
聽見楊云逸的話,昏昏沉沉的宋衡湊了過去,“今天晚上看天幕不能休息,明天白天能不能補覺?”
他說著,還拉過鄭朗,試圖為自己尋找盟友,“你困不困?”
誰知,鄭朗直接搖頭,“不困啊。”
宋衡:……
楊云逸一口否決,“公主讓我們盡快趕到平縣,路上不能耽擱,你的兵馬可都在平縣等著你呢,難道你不想盡快趕過去?要不我直接給公主寫信,讓素月將軍或蕭將軍代替你過去?”
宋衡立刻搖頭拒絕,“我們還是盡快趕路的好,要不現(xiàn)在就上馬車,一邊走一邊聽天幕講吧!”
楊云逸頗有種搬起石頭砸到自己腳的感覺,“公主說了,休息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繼續(xù)說采風(fēng)使吧。”
宋衡閉上了眼睛,“我對歌謠不感興趣!”
楊云逸不再理會他,公主哪怕真要派人去采集歌謠,也定然是在天下太平之后。
那這個“采風(fēng)使”肯定是有別的用處。
【我記得課上的時候好像老師講過,“采風(fēng)使”是以前的哪個朝代,用來采集民間歌謠的。】
【昭景大帝是用了“采風(fēng)使”這個稱呼,實際卻是組建的情報組織。】
【當(dāng)然,剛開始肯定不是沖著情報組織去發(fā)展的,主要是為《行商要覽》提供信息,在一些主要的城市設(shè)立信息點,收集物價、路況、政令,以及當(dāng)?shù)睾缽姷膭酉颉!?/p>
【等到天下大亂之后,這些信息點就自然組成了情報網(wǎng)絡(luò),多方便吶。】
【準(zhǔn)備到如此地步,昭景大帝不贏才是天理難容啊。】
【不過,還是那句話,誰也不知道昭景大帝早期準(zhǔn)備這些到底是不是為了奪位。】
【這肯定是啊,要不是為了當(dāng)皇帝,耗費精力,從各個方面組建這么一張密不透風(fēng)的大網(wǎng)是為了什么呢?】
安玉姝看向安盡,她其實也很好奇,安盡到底是什么時候有了登基稱帝的想法。
但這對她而言,并非是緊要之事,她不會開口問,或許就是十幾歲的時候呢?
安盡:自從我能聽懂人話開始,在武興帝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了呢。
【還有一個我們沿用至今的東西,現(xiàn)在的名聲不太好——流水線作業(yè)。】
【其實不是流水線作業(yè)的名聲不太好,而是現(xiàn)在在流水線上的人太被輕視。】
【可是以前能上流水線的工人,那可是被人羨慕的存在。】
【為什么,這種沒有技術(shù)含量的活有什么可羨慕的?】
【掙錢啊!】
【而且我們前面提到了規(guī)模化和標(biāo)準(zhǔn)化,沒有流水線作業(yè)的形式,又要怎么實現(xiàn)這兩點呢?】
【大家猜一猜,流水線工作的形式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主播這奇奇怪怪的表情……】
【讓我們想到了前面……】
【昭景大帝?】
【一時興起?】
安盡的表情僵住了,她現(xiàn)在一點也不想聽到“一時興起”這個詞!
讓安若晞種植豌豆,確實有她的惡趣味在里面,但流水線作業(yè),她絕對沒有促狹的意思,也沒有在捉弄流月,絕對和一時興起不沾邊!
“你對算術(shù)感興趣嗎?”安玉姝突然問道。
安盡轉(zhuǎn)頭看她,臉上帶著不可忽視的茫然,“為什么這么問?”
安玉姝先是無奈地嘆了口氣,“我最近不是跟著趙謙趙大人學(xué)稅收的內(nèi)容嗎,覺得如今的算數(shù)方式單靠個人計算,效率太低,也很復(fù)雜,還經(jīng)常出錯,我因此很是苦惱。”
安盡往旁邊躲了躲,“可是,我也不擅長算數(shù)。”
這話倒是真的,安盡的計算能力只能算是普通人水平,要真比一比,她還不如安玉姝。
安玉姝不死心,“你沒有什么別的想法興致嗎?比如一時興起,就想造個東西出來?”
一時興起……
安盡:……謝謝,沒有,不想。
“真的沒有?”見安盡無語的表情,且久久不回答,安玉姝還想努努力,“你再好好想想呢,萬一感興趣一定要和我說啊!”
“雖然不是很感興趣,但我倒是很真有個辦法。”
安盡嘆了口氣,她日后一定會推行,天幕還沒有提到,她提前說了倒也無妨。
“什么?”安玉姝眼睛亮了,“一時興起?”
“玉姝!”謝皇后不贊同地沖她搖搖頭。
看安盡的樣子雖沒有生氣,不想說,但連續(xù)追問非為臣之道,萬一惹惱主君便得不償失了。
安玉姝愣了一下,明白了母后的意思,端正了身子,不再詢問。
安盡湊了過來,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一個工具,名叫算盤,一個是……”
安盡糾結(jié)了一下,阿拉伯?dāng)?shù)字現(xiàn)在叫什么名字好?
她實在沒辦法解釋“阿拉伯”三個字。
“算了,”經(jīng)過一晚上驚心動魄的安盡此刻懶得思考,直接跳過,“等天幕結(jié)束,我再和你說。”
【你們好促狹。】
【昭景大帝一時興起的時候太多了,沒辦法不這么想。】
【不怪我們,主要是主播的表情太怪了,肯定是故意的!】
【哈哈哈,對不起對不起,是我誤導(dǎo)了,這不算昭景大帝的一時興起吧,她好像單純覺得就該這么干。】
【單純覺得……】
【無論是從正史——流月的《琉璃廠設(shè)計初稿》括號,殘本,回括,還是野史——《安盡正傳》來看,昭景大帝似乎都沒把流水線作業(yè)當(dāng)回事,只是自然得認為開工廠肯定要一人一個環(huán)節(jié)啊!】
【哈哈哈,好靈魂的殘本和更靈魂的回括。】
【哈哈哈,昭景大帝:難道一個如此復(fù)雜東西還能讓一個人做下來嗎?(無語地攤手)】
安盡:……
【至于第一次運用——琉璃廠。】
流月看著眼前痛哭的四公主昏睡過去,讓人將她抬到了屋里,方才安心了一些。
聽到天幕提到琉璃廠,流月此時此刻仍然會驚嘆。
她自認家里長年經(jīng)商,曾經(jīng)也養(yǎng)著一些工人,她也算是耳濡目染。
可聽到公主問她為什么不將制作流程拆分,分給不同的人做的時候,依舊好似聽到天外來音。
偏偏公主十分理直氣壯,只覺得這是再尋常不過的方式,還有些疑惑她為什么不用這種方法。
【我這里正好有一段視頻,來自《昭景傳奇》,大家可以找找里面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