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么點俸祿,竟然能任由陸錦婳這么揮霍,這不禁讓李牧之想起了民間一句話調侃的話。
三年清知縣,萬兩雪花銀。
陸更年在臨安府做太守也有些年了,這些年也不知貪了多少,才能任由他的妻女這么揮霍。
李牧之暗想,等以后自己真的進入了朝堂,肯定要找準機會,好好來查查陸家。
付靈月笑瞇瞇捏著發簪等著李牧之付錢。
卻發現他的目光一直注視著陸錦婳選中的那一堆首飾。
她目光掃了一眼那一盒的東西,頓時眼里也閃過一絲嫉妒。
這人和人還真是不公平。
像陸錦婳,出身好,容貌也不錯,錦衣玉食金銀珠寶的堆砌著長大。
而她呢,出生在村里就算了,上輩子好不容易嫁了個人,竟然還嫁了個人渣。
好在上天給了她一次重來的機會,只要緊緊抱住李牧之這棵大樹。
要不了多久了,她也能當上官夫人。
等牧之哥哥像上輩子一樣權傾朝野了,這樣的首飾她要多少就有多少。
這樣安慰著自己,付靈月強忍著把自己的目光移開了那些東西。
“牧之哥哥……”
她喊了一聲,這才把李牧之的注意力拉了回來。
二人付了錢,回了家。
李母本就因為李牧之娶了付靈月的事情對他起了惱意。
此時眼看著兒子就要進京趕考,這個緊要關頭不留在家里溫習書就算了,竟然還帶著付靈月去了州府。
頓時李母可氣炸了。
兩人踏入院子,她就開始罵罵咧咧了起來:
“家里都什么情況了,竟然還有閑情逸致去州府逛,付靈月你這個騷狐貍,勾了我兒子的魂就罷了,如今竟然還勾著他出去混。”
“若是我兒子因此落下了功課,考不中會試,看我怎么收拾這個小蹄子。”
付靈月嫁過來多久,就聽了多久李母謾罵。
此時一看見婆母又開始罵人了,付靈月嚇得急忙躲在了李牧之的身后。
付靈月那可是李牧之心中的白月光,雖說兩人成親的事情有些不光彩,但是好不容易娶到了人,他也格外珍惜。
此時一見母親又開始罵人,李牧之頓時出來打圓場:
“娘,靈月是我的妻子,你別張口閉口就是那些粗俗的字眼。”
“等日后要是兒子考中了進士,是要接你入京享福過好日子的,到時候肯定要和那些達官貴人的家眷交流,別因為你的言語讓兒子受了嘲笑。”
李母三個兒子,她把未來都壓在了李牧之身上。
此時看著自己寵愛長大的兒子竟然護著付靈月,她頓時的差點要暈過去:
“李牧之!”
“你還真是娶了媳婦忘了娘,你整天和這個小蹄子混在一起,她遲早會害了你的!”
李牧之整天聽著母親這些謾罵,其實已經有點煩了。
不耐的道了一句:“娘,靈月是我的妻子,她怎么會害我!”
“只有家庭不睦,才會讓我分心!”
“為了兒子的前途,為了咱們家以后的好日子,你能不能消停兩天?”
李母被兒子這話懟的一噎,頓時捂著胸口難受不已。
想想她兒子以前多么孝順啊。
自從娶了這個女人以后,就處處忤逆她,和她頂嘴。
這個付靈月還真是個禍害。
李母已經決定了,等兒子入京趕考以后,她務必要想法子收拾了付靈月這個小蹄子。
最好把她賣得遠遠的,讓兒子一天都見不到才好。
否則等日后兒子考中的進士,肯定會被付靈月連累的!
女人向來是最了解女人的心思的。
更何況付靈月還重活了一世。
此時看著婆母的樣子,她就知道婆母心里在打什么主意了。
頓時她心里一緊。
她重活一次,好不容易擺脫了上輩子的命運,這輩子是絕對要過上好日子的,她不允許任何人來打擾。
哪怕這個人是李牧之的母親。
于是回到屋子以后,付靈月立馬就湊到了李牧之的面前。
一邊給他收拾這東西,一邊裝作苦惱的道:
“牧之哥哥,婆母不喜歡我,現在你還在家里,她都能整日對著我謾罵,要是等你走了,我都不知道我要過的是什么日子。”
“要不你帶我一起入京吧,路上我還能照顧你,我們倆也有個照應。”
她這話一出,李牧之面色立馬猶豫了起來。
他對付靈月的感情是真實的,兩人成親沒多久,正是恩愛的時候。
如果帶著她一同上京,李牧之可不保證自己是否還能靜得下心來好好溫習學業。
而且他們家這么多年供他學習已經花費了很多銀子。
此次進京,手頭上的盤纏也不夠,若是再多加一個人,說不定還會露宿野外。
于是他沉默了,隨后輕輕的把人擁進了懷里,柔聲安撫道:
“靈月,咱們家現在是什么情況你也知道,我入京的盤纏不多,路上還有可能會借宿,我不忍心你跟著我過這樣的苦日子。”
“你還是留在家里,等我回來接你吧。”
“母親那人其實并不壞,只是嘴上不饒人,在我離家的這段日子,你就盡量順著她的話,不要惹惱她。”
“等我考中了從京城回來,我們就再也不分開。”
李牧之話說的輕松,可付靈月卻是能想到,等他走后自己將要過什么樣的日子的。
她愿意面對那樣的苦日子,還是想跟在李牧之身邊才有安全感。
“牧之哥哥……我放心不下你,還是想跟著你一起去。”
看著她這么執著,李牧之頭疼:“靈月,聽話。”
“你留在家里,我會來接你的!”
他的語氣中已經有了不耐,付靈月聽得出來。
此時她哪怕再想跟著他去,也怕惹惱了他,只好不情不愿地答應下來。
“那好吧。”
李家這邊在收拾行李,陸鶴璋這邊也在收拾東西。
看著下人們把東西都搬上馬車,陸更年滿眼欣賞的看著已經和自己一般高大的兒子。
“京城那邊的事情我已經安排好了,讓右一一路送你入京。”
“到了京城后,你就去父親給你準備好的宅子里溫習,直至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