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父親放心,這些事情兒子都會處理好的!”
有了腦子里那些多出來的記憶。
哪些人值得信任,哪些人不值得信任,年羹堯都一清二楚。
這次必定要做好萬全之策,好好和狗皇帝干到底。
父子三人密謀到深夜,最后才各自離開。
隔天一早,天還沒大亮,年羹堯就已經整裝待發,前往了西北。
他此番前去,恐怕抵達就得要一兩個月了。
傳來捷報,大約得到過年或者年后了。
年遐齡算著兒子出征的日子,按照事先計劃好的,以身子不適為由,上奏辭去官職,回家休養。
面對他這樣的兩朝大臣,皇帝倒是象征性的挽留了幾句。
但是年遐齡都說他身子不適了,皇帝自然也不能不放人。
如今年家的幾個男人,年輕的那一輩暫且不說,光是年羹堯和父親這一代,三人在朝中都身居要職。
更別提年羹堯那幾個兒子,更是小小年紀就有了官職,超越了京城中許多權貴子弟。
如今年遐齡主動提出要辭去官職,倒是正合皇帝心意。
年家少一人當官,朝中就能空一個位置給自己人。
于是皇帝奏準了年遐齡辭官回鄉的奏章。
辭了官以后,年遐齡也怕拖了兒子的后腿,就一直在府中帶病不出,給外人一種他染上惡疾,不久于人世的錯覺。
皇帝看在年羹堯的份上,也是常派太醫來問候,不過都被府里的人應付了過去。
年府傳來父親病重的消息,宮里的年世蘭也是擔憂不已。
整日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后來皇帝來了她宮里,她幾番猶豫,也是提出了想要見見家人,詢問一下父親狀況的話。
自這段時間以來,年世蘭一改往日高傲跋扈的性格,反倒變得溫柔嫻靜,也不爭風吃醋了,像是換了個人似的。
皇帝見慣了她從前的性格,如今乍一看她轉變的性格,也是有幾分新鮮的。
聽她提出要見家人,皇帝想著還遠在戰場的年羹堯,也點頭應了下來。
“外男不能輕易入宮,不如你就帶封口信回去,讓你嫂子入宮來陪陪你。”
年世蘭早年母親就沒了,如今家中年長的女性長輩有父親的小妾,但妾室又怎能入宮見她。
就只能讓年希堯或年羹堯的妻子來入宮陪她說說話了。
聽到他同意的話,年世蘭眼里倒是浮現出了幾分欣喜,急忙謝恩:
“多謝皇上,臣妾這就讓頌芝送口信出宮。”
拋去很多皇帝狠心的時候不談,大多時候她提出的要求,皇帝能滿足還是會滿足。
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年世蘭也想明白了很多。
皇上對她的這種恩惠,全來源于哥哥。
只要她提出的要求不過分,看在哥哥的面子上,皇上都會答應。
既然她得到恩寵都事關于哥哥,那她就得物盡其用了,不能讓哥哥在戰場上白費力。
這不,尋常宮嬪想見家人都難于上青天,只能等懷孕才能見的。
她不過求上兩句,皇上就答應了。
哥哥的臉面,可真好用。
她一邊慶幸著,一邊又悲哀著。
—
隔了三天以后,年希堯的妻子郭絡羅氏就拿著玉牒進宮了。
看到大嫂的第一眼,年世蘭就紅了眼。
她自小沒了母親,那時候嫂子剛嫁入年府,嫂子也是拿她當親生孩子疼愛的。
名義上的嫂子,其實和母親也差不多了。
“嫂嫂,你來了,快坐。”
年世蘭說著,急忙招呼頌芝把冬日里難得見的水果都擺上來,自己親自拉著嫂嫂坐了下去。
看著一段時間不見,又瘦了一圈的年世蘭,郭絡羅氏也有些心酸。
“多謝娘娘。”
聽到這稱呼,年世蘭還像閨中時那樣,下意識撅了撅嘴:
“嫂嫂和我生分了。”
看著她還如同兒時嬌俏的模樣,郭絡羅氏微微一笑:
“不是生分,這是皇家的規矩,咱們理應遵循才是。”
年世蘭沒有反駁,只是推了杯熱茶給嫂嫂:
“嫂嫂,我聽聞父親病重,不知如今是何種情況?”
郭洛羅氏看見了她眼底的擔憂,臉上的神色一凜,掃了頌芝一眼。
頌芝是年府的家生奴才,幾乎是主子一個眼神,她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頓時她就默默退了下去,并且還招呼著在殿內伺候的人,全都撤去了院里。
郭絡羅氏此番前來,也是有任務的。
此時見殿內只有她們姑嫂二人了,她想起丈夫交代的話,湊近了年世蘭:
“娘娘,父親病重的消息另有隱情,我此番進宮,也是有事情要和你說的。”
“此事關系重大,等會你無論聽到什么,都不要震驚,不能讓任何人發現端倪,否則輕則處罰一通,重則是要連累滿門的。”
嫂子說的話實在太過嚴肅,這讓原本還有些擔憂神色的年世蘭都怔住了。
“嫂嫂有話不妨直言,我不會讓任何人知曉今日的談話內容的。”
郭絡羅氏也是打小看著這個小姑子長大的,想起小姑子的這些遭遇,她嘆息了一口氣:
“皇上賜給你的香里有麝香的事情想必二弟已經告訴你了。”
“這件事情我們全家都知道了,你是我們年府捧在手里的掌中嬌,父親和你兩個兄長都咽不下這口氣,不忍你受這個委屈,所以決定……”
說到這里的時候,郭絡羅氏拿過了年世蘭的手,在她的手心寫下了一個‘反’字。
看清楚了嫂子在寫什么字以后,年世蘭那張嬌艷的臉是徹底呆住了。
說話的語氣都有幾分顫抖:
“嫂嫂,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父親和兄長真要如此做?”
反賊年年都有,可是那些反賊的下場可不好啊,輕則砍頭,重則連累全族。
兩位兄長和父親作為家族的領導人,一個錯誤的舉動,可能會害了后代啊!
看著小姑子震驚的眼神,郭絡羅氏點了點頭:
“此事他們已經商議好了,如今我進宮,就是要把這個東西給你的。”
說著,郭絡羅氏就從懷里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藥,遞給了年世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