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滕府尹預料的一般,處決燕青的文書流轉的很快。
提刑司見到他呈遞的文書以后,立即進行了復核,并連夜送到了官家案前。
一向怠于政事的官家這次一反常態,居然半夜從龍床上爬下來,御筆親批,給燕青判了個凌遲。
也就是俗稱的千刀萬剮。
行刑的日期,就定在了三日后。
這可忙壞了滕府尹...他連夜找上了禁軍將領韓銘,讓其派兵包圍刑場,防止梁山賊寇劫法場。
同時,還請求韓銘在東京城各處布置了大量禁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東京城四個城門的守軍,也加強了對往來行人,尤其是進入東京之人的搜查工作,嚴禁攜帶武器入城。
有了這重重保證,滕府尹相信,一旦梁山賊寇進入東京城,他有足夠的把握讓他們來得,去不得!
第二天,傍晚。
一個身穿粗布衣服、肩上挑著一擔柴火的精壯漢子,來到了東京城西門門口。
守城士兵對其進行了嚴密的搜查,甚至連他肩上挑著的那擔柴火都拆開了檢查,依然沒有發現什么以后,才不情不愿的將其放入城內。
進城以后,挑柴漢子找了個沒人的角落,將柴火全部扔進臭水溝,只留下一條扁擔。
這人,正是拼命三郎石秀。
他本來跟隨盧俊義駐守莒州,燕青離開之后,盧俊義突然有些不放心,生怕燕青前往東京找李師師,耽誤了正事,又派石秀前來追趕。
石秀到了東京,就聽說了燕青被擒拿的消息。
行刑之日,就在三日后。
不管是回莒州搬兵,還是去梁山求援肯定都是來不及了。
石秀咬了咬牙,偽裝成送柴火的樵夫混進東京城,準備劫法場救下燕青。
當年,他為了救下盧俊義,在大名府也劫過一次法場。
那一次,本來已經很接近成功了,卻因為不熟悉大名府道路,外加盧俊義驚呆了走不動,失手被擒。
這一次,他不會重蹈覆轍了...
之后的一天多時間里,石秀買了匹馬,在刑場周圍轉悠,將地形記了個七七八八以后,才放心的找了個客棧住下。
燕青行刑的日子,就在第二天的午時三刻。
石秀準備養精蓄銳,殊死一搏。
能救的了燕青更好,如果不能,大不了陪著燕青一起死在這!
就在燕青行刑的前一天晚上,武松也進入了東京城。
因為出家人的身份,守城門的士兵并沒有太過于為難武松,在武松遞出去一大塊銀子以后,甚至沒有讓武松將戒刀解下...
就這樣,武松相對輕松的混進了東京城,在刑場附近,天漢橋下的王家酒樓住下了。
這里是通往刑場的必經之路。
刑場有重兵把守,想要劫奪燕青,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半路下手。
武松讓店家給他找了個上房,將戒刀放在枕頭下方,警惕的留意著周邊的動靜...
......
第二天,正午時分。
武松坐在王家酒樓二樓靠窗的位置,手里端著酒碗,眼神卻早已經飄到了窗外...
前世作為特種兵的經驗,讓他迅速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沿街的商販,未免太過于強壯了一些。
而且,一部分商販的攤子下邊,隱隱有寒光閃爍。
更遠一點的地方,隱隱能夠看到旌旗飄揚。
武松暗暗冷笑。
他猜的一點兒沒錯,這是一個局!
一個針對梁山頭領們的局!
就在此時,一輛木籠囚車,出現在了街頭。
囚車之內,一個男子仿佛受了不輕的傷,身體軟綿綿的,頭顱低垂,長發自然垂下,掩蓋了他的面目。
雖然看不清面容,武松卻隱隱的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他感覺,這人不像燕青...
就在此時,一聲怒吼,炸雷一般響起。
“梁山之主武松武二郎在此!速速放了我兄弟!”
武松有些驚詫...如果喊話的這位是梁山之主武松武二郎,那他是誰?
隨即,武松就見一個身穿粗布衣衫,威武雄壯的漢子,肩上扛著一根扁擔,從對面的二樓一躍而下!
兩旁的攤販聽到這聲大喊,紛紛將攤子推翻,抽出藏在下方的武器。
看清這人面容之后,武松心中,一陣好笑...一陣溫暖...
拼命三郎,石秀!
他居然也在東京城!
他跟石秀并沒有打過照面,石秀自然也不會知道他已經來到了東京城。
可石秀卻依然義無反顧的,孤身劫法場,正如當年營救盧俊義一般無二。
拼命三郎石秀,沒有辱沒這個綽號!
作為真正的梁山之主,他不能讓石秀孤身犯險!
武松伸手拿起雪花鑌鐵戒刀,一縱身從樓上躍下。
一聲比起剛才石秀更加洪亮,更加霸道的怒吼,在半空中響起。
“梁山之主武松武二郎在此!”
此時的石秀,已經跟偽裝成攤販的官軍混戰在了一起。
一根扁擔,讓他耍的虎虎生風。
凡是被他扁擔打中的官軍,紛紛受傷倒地。
武松那一聲怒吼,成功的吸引了不少官軍的注意力,石秀的壓力大減。
見到武松以后,石秀越戰越勇,很快就殺到了囚車旁邊。
一個縱身躍上囚車,石秀將手中的扁擔朝著囚車狠狠一磕,扁擔瞬間碎裂,露出一口寒光閃閃的寶刀。
石秀掣刀在手,一刀砍斷了囚車上的銅鎖,拉住了囚車內的人:“燕青兄弟,跟我走!”
囚車中的“燕青”突然抬頭,朝著石秀邪魅一笑,一柄閃著寒光的匕首,以一個極為刁鉆的角度,刺向了石秀的胸膛。
異變陡生,石秀根本沒有來得及反應,眼看就要被這匕首刺中...
關鍵時刻,一柄戒刀帶著風聲,準確的穿過了囚車的空隙,刺進了“燕青”的胸膛。
“燕青”吐出一口鮮血,握著匕首的右手無力垂下。
石秀驚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武松的戒刀再晚到一點兒,他就會被那把匕首刺中胸膛!
“多謝武寨主救命之恩!”
石秀激動大喊。
武松一個箭步,沖到石秀身邊,拔出插在“燕青”身上的戒刀,跟石秀形成了一個背靠背的姿勢。
兩個人,三口刀,身邊是如潮水般涌來的官軍...